天天看點

古代技術這麼落後,人們是怎麼找礦的?

中國人對礦産資源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好幾千年前的先進時代。石器時代結束之後,我們就順利進入了青銅時代,乃至于鐵器時代。礦産資源的使用幫助我們進一步提升了生産力,還留下了燦爛的青銅器文明。但是問題出現了,在當時人們的知識和認知都很薄弱的年代,人們是如何找到銅礦和鐵礦的?

古代技術這麼落後,人們是怎麼找礦的?

現代礦業工作者已經有了五花八門的探礦儀器,比如最簡單的金屬探測器,但是在當時人們是沒有儀器的。銅礦的開采,從夏朝的中後期就開始了。人們在不斷尋找銅礦的過程中,積累了不少找礦的經驗。比如在《管子·地數篇》中,就總結了對七種金屬礦的尋找經驗,包括當時最重要的銅礦和鐵礦,以及所有人都夢寐以求的金礦和銀礦,還有對當時冶煉銅鐵很重要的鉛鋅礦,以及當時對煉丹術士很重要的汞礦。

古代技術這麼落後,人們是怎麼找礦的?

這是當時人們找礦的最樸素經驗,比如紅褐色礦脈,就是赤鐵礦,如果發現了磁鐵,那下面就是銅礦或者金礦;如果在岩層中發現了方鉛礦,那下面很可能就是銀礦,古代人總是認為,鉛是銀的重要伴生物。雖然這兩種礦石本身沒有什麼關系,但是鉛和銀的确有非常密切的共生關系。

古代技術這麼落後,人們是怎麼找礦的?

和鉛,銀關系類似的,還有汞和金。這是當時人們發現的基本關系,現在找礦基本已經用不了這種知識了。人們當時利用樸素的知識,尋找到銅礦和鐵礦,至于銅為什麼是青銅,那主要是因為冶煉溫度不夠造成的,後面人類創造的溫度越來越高,就能夠利用鐵礦制造刀劍了。

大家怎麼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