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1975年3月下旬,一位白發蒼蒼的胖老太太很高興地對着身旁的女兒說:“你要有爸爸了!”

在上海統戰部的上司的陪同下,老太太在北京火車站見到了自己思念了27年的丈夫。

她丈夫的名字叫黃維,曾經的國民黨進階将領,也是在淮海戰役中被俘的一級戰犯。

在27年前的淮海戰役中,黃維兵團在雙堆集地區被解放軍包圍,指戰員黃維于同年12月25日被俘。

在淮海戰役結束之後,黃維的妻子一度以為他死掉了。因為,國民黨曾為這位“烈士”開了盛大的“追悼會”。

誰承想日後一路山重水複,兜兜轉轉中這對夫妻在日薄西山的年紀再度重逢。

然而,看似柳暗花明的喜悅并未持續多久,這對老夫妻就上演了一出人間慘劇。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迎接丈夫的蔡若曙

1976年春天,也就是黃維被釋放快滿一年的時候,這位60多歲的老太太投入了永定河。

苦盡甘來之際,她為何要投河?

“不嫁給你,我會瘋掉的”

蔡若曙出生于杭州西湖畔。她年輕時貌美無比又飽讀詩書,身後的追求者無數。

但她對那些追求者都不屑一顧,偏偏愛上了貴溪農家出身的黃維。

1933年初春的晚上,蔡若曙當時還使用“蔡維新”這個名字。在父母舉辦的家庭舞會上,她結識了29歲的國民黨軍官黃維。

當時的黃維少年得志,不到而立之年就做到了副師長,并且成為了陳誠部下的王牌指戰員。17歲的蔡若曙對戰功赫赫的黃維很是仰慕,加上這位年輕的軍官又長相俊朗、舉止儒雅,他們很快就墜入愛河。

但是,黃維在19歲時曾被父母包辦,與貴溪鄉下女子桂仙梅結婚,并且在不久後誕下了2個兒子——黃新和黃哲。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蔡若曙與黃維

黃維與自己的鄉下老婆之間,并沒有什麼感情。在離開貴溪後,他和趙澤芸談過戀愛。但是,這位軍官之女得知他有家室後,主動退出。

而情窦初開的蔡維新可沒有趙澤芸的定力,她很快就沉溺在黃維的甜言蜜語中無法自拔,在與黃維戀愛不久後,居然未婚先孕。

自知惹上大禍的黃維告訴蔡維新,自己本來是有家室的。

然而,這根本就沒有半點效果。

“今生不嫁給你,我會瘋掉的!”

經過與女方父母的一番鬥智鬥勇,窮小子出身的黃維迎娶了杭州的白富美蔡維新。

成婚之後,黃維給蔡維新娶了一個新名字——蔡若曙,希望她能夠成為照亮他生命的那一縷曙光。

後來的事實表明,蔡若曙的确是黃維在黑暗中的曙光,而黃維卻沒有為這個癡情的女子帶來光明。

新婚燕爾的黃維迫于壓力,不得不帶着蔡若曙回老家貴溪。

結果卻吃了個閉門羹。夫妻兩人當時跪了整整兩天,黃母都沒有心軟,隻得悻悻離開。

最終還是在黃維的軟磨硬泡下,黃母才算認同了黃維與蔡若曙的關系,但她還是偏愛與自己一起長期生活的桂仙梅。

黃母告訴黃維,桂仙梅離婚不離家,依舊在黃家生活,而且蔡若曙不能管自己叫媽。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蔡若曙

最過分的一條是,蔡若曙死後不能入黃家祖墳。

黃維全盤答應了母親的條件,才算搞定了這件事情。但就在他後來回家與桂仙梅辦理離婚手續的過程中,竟然又導緻其懷孕,并且順利地誕下了三子黃理。

但即便是如此,蔡若曙也沒有過多地責備黃維。

一位出身嬌貴的大家閨秀姿态竟然如此卑微,真是令人扼腕。

蔡若曙與黃維的女兒在1934年出生,他們起了個名字叫黃敏。

伴随着這個女兒的到來,黃維逐漸迎來了事業的高峰期,但這對于蔡若曙來說并不是值得慶幸的事情。

黃維在抗日戰場上的英勇表現,令其在羅店戰役中一戰成名,黃維兵團也是以名聲大噪。

一向被人諷刺為“書呆子”的黃維徹底揚眉吐氣,成為了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悍将。

而正當黃維得意志滿的時候,他的妻子蔡若曙卻在家中憂心忡忡。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抗日戰争時期

黃維打仗是出了名的不要命,這一點令蔡若曙很是擔驚受怕。

面對經常不回家的丈夫,蔡若曙的姿态一直比較卑微,但她對黃維的愛純真無疑。

當時流傳着與黃維有關的一則傳聞,說黃維在戰場上動員士兵的方式格外不同,口号是“保衛嫂子”。

“嫂子就在日本人旁邊,你們忍心讓她受到日本人的踐踏嗎?你們忍心讓老百姓受到踐踏嗎?”

正是在深知丈夫不要命的性格後,蔡若曙才經常睡不着,生怕他在前線出現什麼差池。

蔡若曙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抗日戰場上接連告捷的黃維,在淮海戰役中敗給了解放軍。

44歲的黃維血氣方剛,1948年11月率領黃維兵團的10萬進軍徐州。

結果,他在雙堆集被陳赓大将包圍,10萬大軍在頃刻之間煙消雲散。

當時的黃維脾氣很是倔,拒絕向俘虜他的解放軍投誠,這可害苦了在家中等候丈夫歸來的蔡若曙。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陳赓大将

“隻有戰死的士兵,沒有戰死的将軍!”

黃維此時俨然以文天祥自居,他認為自己被俘反倒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了。

脾氣倔的黃維思想問題花了很長時間來矯正,前前後後27年沒有被特赦。

而蔡若曙這個癡情的女子,也苦苦地守候了丈夫27年。

但在黃維被俘之初,蔡若曙并不知道他還活着。

因為當時國民黨内部謠傳黃維被處決了。不知道是假消息的蔡若曙一度傷心欲絕,她幾乎喪失了活下去的勇氣。

“聽說爸爸戰死,媽媽很是着急,她當時都快活不下去了。

黃慧南在回憶這段往事時依舊難掩悲傷。

但蔡若曙看着自己嗷嗷待哺的三個兒女,深知自己必須咬緊牙關堅持下去。

這位一向不缺錢花富家小姐,這時也不得不低下頭去申請撫恤金。

很快,蔡若曙就領教到了世間的冷暖。原先對她客客氣氣的故交們一個個都形同陌路,“敗将遺孀”的身份令她飽受恥辱。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黃維的副手胡琏

“10萬大軍都覆沒了,還有臉來要撫恤金?”

胡琏作為黃維的副手,是當時軍團中唯一逃跑的軍官,如今他卻理直氣壯地指責丈夫黃維。這簡直要氣瘋了蔡若曙。

但沒辦法,家裡的孩子都那麼小,沒有錢可怎麼養活他們?

面對咄咄逼人的胡琏,蔡若曙隻能打掉牙往肚裡吞,陪笑着領取那一點點撫恤金。

無奈之中,蔡若曙因為沒有積蓄又沒有收入,隻能在解放戰争結束後,以黃維遺孀的身份帶着孩子們前往台灣。

來到台灣之後,蔡若曙原本以為自己的一生就這樣了。

但沒想到,意外得知的消息改變了蔡若曙的命運。或許,她命中注定與黃維要經曆這一段分分合合。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蔡若曙帶着孩子離開大陸

他還活着,卻害苦了我

偶然的一次,蔡若曙從友人那裡打探到了黃維的下落。

原來他并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被關押在戰犯所。

得知丈夫還活着,喜出望外的蔡若曙馬上就做出了決定——繞道香港逃回大陸。

此時的蔡若曙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莽撞的少女了。作為3個孩子的母親,她已經在生活的磨砺中變得堅強。

蔡若曙偷偷地帶着自己的兩個女兒與桂仙梅兒子黃哲,在友人的幫助下抵達香港。然後,她設法回到上海并落戶。

此時的她又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的希望,憧憬着丈夫黃維出獄以後,一家人又能重新團聚。組織上對蔡若曙很照顧,考慮到她的實際情況,安排了一些寫寫算算的工作讓其養家糊口。蔡若曦每天回到家中,看着自己三個兒女逐漸長大,雖然清苦但也覺得日子還有盼頭。

但黃維在戰犯所的表現,卻着實害苦了妻子蔡若曙。

日後她一時想不開跳進冰冷的永定河,與這一時期的經曆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功德林戰犯

黃維作為一級戰犯,與杜聿明、宋希濂這樣的進階将領被關押在功德林戰犯管理所。

組織上對于這些戰犯是很寬容的,周總理在1957年的政協會議上,就根據毛主席“一個不殺”的訓示,公開提出了“分批釋放”的政策構想。

“釋放戰犯的問題很快達成共識,同時,不能一次性全部都放了,要分批釋放。先放少數,試一試,看有沒有效果,循序漸進。”

在公安部拟定的《處理在押蔣介石集團戰争罪犯》這份檔案中,按照四個等級劃分在押的871名國民黨戰犯,計劃在1957年底、1958年和1959年上半年寬大處理。

對于一些罪過較低且認罪态度良好的戰犯, 組織上将在考察合格後予以釋放。

在建國十周年大慶前夕,毛主席更是緻信劉少奇——關押滿10年的蔣介石集團以及僞滿洲集團戰犯,确實改惡從善的,應當予以特赦。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建國後首次特赦戰犯

這封“特赦令”一經頒布,被關押在北京功德林的國民黨首要戰犯都激動不已。

他們知道,這是他們重獲自由的絕佳機會。

1959年12月4日,共有30名國民黨戰犯得到了特赦,其中就包括了杜聿明、宋希濂、王耀武這樣的進階将領。他們因為在功德林表現良好而重獲自由。

按道理來講,黃維與杜聿明、宋希濂等人的地位不相上下,也應當在特赦名單之内。

但事實卻并非如此,黃維在改造所的表現實在是不盡人意。他成為了被關押最久的一批國民黨戰犯。

黃維在功德林戰犯改造所獨來獨往,拒絕服從監管人員的安排并多次頂撞。

他以于謙和文天祥自居,認為自己才是忠貞不二的良臣,而杜聿明等人不過是軟骨頭的奸佞。是以,黃維對于戰犯所内的學習改造一概不理,甚至多次在公開場合大放厥詞。

“國民黨軍隊是合法政府的合法正規軍,他們在中國的領土内有什麼罪過呢?阻撓國軍的才是叛賊,我要寫什麼認罪書?”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被關押在功德林的戰犯

黃維的言行引起了管教人員的注意,被多次“開小竈”。

但面對管教的苦口婆心,黃維依舊無動于衷,繼續我行我素。

杜聿明在功德林戰犯所的表現相當不錯,認罪态度十分良好,卻是以遭到了黃維的諷刺。

黃維不僅公開挖苦杜聿明,還與其他的戰犯發生鬥毆,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黃維始終認為自己不應該戰敗,宣稱自己唯一的遺憾就是打了敗仗,無顔面對蔣介石。

在心情郁悶的時候,黃維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一句話:“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不料被其他人看到後,這引發了質疑。

黃維十分不屑地告訴别人,“誰要做龍虎就是龍虎,誰要做魚蝦就是魚蝦”。這其中暗諷的意義十分明顯。

不堪忍受侮辱的同組成員與其扭打在一起。當時,已經40多歲的黃維絲毫不顧顔面,在戰犯所内公然鬥毆。

黃維在戰犯所固然潇灑快意,卻絲毫沒有顧及到為他提心吊膽的妻子蔡若曙。

即便是在兩人見面後,黃維的表現也令蔡若曙十分傷心。

正是由此,導緻她日後得了精神疾病。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改造時期的黃維

蔡若曙于1956年,終于獲得了探監的機會。

她特意為丈夫黃維準備了豐盛的飯菜。誰料黃維在聽到蔡若曙是來勸他好好改造的傳聞後,竟然當場勃然大怒,将筷子狠狠地摔在了桌子上:

“你以後别來看我了,我也不再吃你做的飯!”

夫妻好不容易的一次見面機會,沒有溫存軟語、共訴衷腸,卻如此劍拔弩張、如臨大敵。

在“書呆子”黃維的眼中,“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他看不起妻子的“背叛”。

但即便如此,蔡若曙還是整理好碗筷,将飯菜放在黃維的面前。

當時年過不惑的蔡若曙,已經從他人的口中得知了特赦的事情。苦苦等待了8年的她覺得好日子快要來臨了。

是以,即便丈夫如此粗暴地對待自己,蔡若曙還是能夠忍受的。

但接下來的事情,就沉重地給了這個癡心的女子一擊,讓她直接癱倒在地無法接受。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黃慧南從未見過父親,黃維被俘時她才3個月大

一句“滾”,成了最後一根稻草

在與丈夫黃維見面3年後,蔡若曙等到了“國慶十周年特赦名單”的公布。

蔡若曙在此之前得到了消息,估計丈夫會在第一批特赦戰犯的名單内。因為他與杜聿明等人一樣,關系到兩岸關系的改善。

在毛主席此前的訓示中,就有意無意地提到過這個問題——“不能殺他們,以免對台灣造成消極的影響”,杜聿明、宋希濂、黃維等人理應在名單之内。

果然,蔡若曙在名單内找到了杜聿明與宋希濂的名字,滿心歡喜的她翻來覆去地找,卻發現自己撲了個空,一直沒有看到丈夫的名字。

一番打聽後,蔡若曙才明白:黃維起初的确在第一批特赦名單内,但他在戰犯所的表現實在是過于極端,組織上經過研究劃掉了他的名字。

從1948年到1959年,蔡若曙獨自苦捱了11年光陰。

她再也承受不了這樣的打擊!

兒女們也長大了,心如死灰的蔡若曙對一切失去了希望。她開始了第一次自殺行動。

在一次下班後,蔡若曙獨自留在辦公室内吞服安眠藥,然後癱倒在了地闆上。

幸而,她被同僚發現并送到醫院,得到了及時救治。但從此以後,蔡若曙的精神就出現了問題。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特赦戰犯名單

眼見自己的丈夫錯過了特赦,蔡若曙以為他再也不會被放出來。

于是,她在生活中時常喃喃自語,巨大的壓力摧毀了蔡若曙的肉體與精神。

在出現幻聽、多疑、失眠等症狀後,蔡若曙被判定為精神分裂症。

幾年以後,她因為健康問題,不得不提前退休。

當年西湖邊上的絕代佳人,如今卻變成了這個樣子,真真令人心疼。

但黃維在獄中,對家裡的事情毫不知情。

他在獄中又開始折騰起來。當年一起被關押的戰犯們大都被釋放了,他再做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也沒有什麼觀衆。

當時已經年過五旬的黃維,表現了對科學的強烈興趣,他要來了大量的科普書籍閱讀。

在一番研究後,黃維覺得“永動機”是個好東西,決定要将理論付諸實踐。

曾留學德國的黃維并非沒有科學常識,“永動機”這種13世紀就被提出來的設想,在牛頓熱力學定律出現後就被證僞了。

但他依然如此執著的原因,無非是想以這樣的方式逃避改造。

當然,黃維對改造所的看守人員有着另一番說辭。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晚年黃維

“解決能源問題,造福中國,造福世界!”

對于黃維異想天開般的“志願”,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第一時間就予以駁斥了,但他充耳不聞。

原本就被丈夫折騰成精神分裂的蔡若曙,在知道這件事情後更加睡不着了,日夜擔憂着改造所内的黃維。

小女兒黃敏南多次去過黃維所在的看守所,勸告他老老實實地接受改造,不要再搞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但沒有任何的效果。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黃維的思想卻開始有了轉變,主動接受了後期的改造。

原來,此時黃維已經年近70歲,明顯地感覺到了身體的衰敗,而改造所内的醫護人員與從業人員竟不厭其煩,都在精心地照料他。

生病之後的黃維開始忏悔,筆下的文字開始出現了感恩的字樣。

這為他的生活帶來了新的轉機。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黃維與管理人員讨論永動機

1975年3月21日,被關押27年之久的黃維成為最後一批特赦戰犯中的一員。

年過古稀的黃維給毛主席寫了一封感謝信,随後與妻子蔡若曙在北京重逢。

這一天的蔡若曙格外清醒,精神煥發的她還在出門前特意換上了潔白的襯衣,在北京火車站等候丈夫的到來。

在即将見到黃維的那一刻,喜極而泣的蔡若曙十分激動。

她不斷地對小女兒黃慧南重複一句話:“你要有爸爸了!”

但随後出現在面前的黃維,卻與欣喜激動的妻兒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淡漠的神情,使得周遭一片肅殺。

蔡若曙苦等27年,終于迎來了丈夫的自由。她覺得這樣的結果已經是萬幸,畢竟自己在有生之年還能與他生活在一起。

對于丈夫的冷漠與薄涼,蔡若曙認為這隻是他剛出獄不習慣,時間會讓一切回到正軌。

然而,蔡若曙的人生結局并不像她自己原本所期許的那樣。

這個被黃維視為“曙光一樣的妻子”,卻在一天午後獨自走出家門,義無反顧地跳入永定河中。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1975年黃維特赦

黃維出獄以後,因為政府在各個方面都給予他很大的照顧,黃家人的生活還算是不錯的。

重新擁抱生活的蔡若曙,幻想着回到從前的日子,那時候黃維對她多麼溫柔啊。

可随着日子一天天過去,蔡若曙的幻想又逐漸破滅了。

朝思暮想的丈夫黃維就在眼前,卻變得跟陌生人一樣。他拒絕與家裡人有過多的交流,一心研究所謂的“永動機”,甚至到了癡迷的地步。

蔡若曙多次勸告無果後,隻能就此作罷。

假設黃維出獄後隻是研究一下永動機,那還不至于令蔡若曙傷心欲絕。

他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才是壓倒這個女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黃維的大兒子黃新平反後,寫信到北京說自己的工作已經穩定下來,而且不久後就要結婚了。

蔡若曙興沖沖地把這封信拿給黃維看,卻隻得到了頭也不擡的丈夫一個字的回複。

“滾!”

霎時間萬念俱灰,蔡若曙覺得自己27年的努力都付諸東流,受到刺激的神經再度錯亂。

黃維坐在書桌前研究永動機,對妻子情緒上的變化渾然不覺。

他當下毫無料想過,自己要為一個“滾”字付出如此沉痛的代價。

1976年北京一老太跳河,生前苦等黃維27年,特赦一年後為何自盡?

黃維晚年的家庭成員

萬念俱灰的蔡若曙,回想起自己這些年含辛茹苦的經曆,又比對丈夫出獄後的行為,精神被徹底地擊垮。

在黃維惡語相向沒幾天後,蔡若曙的屍體被發現在永定河中。

一代佳人以如此慘淡的結局收場。

“若曙難妻,黃維敬挽。”

在妻子蔡若曙死後,黃維這才幡然悔悟,想起她這27年的忍辱負重。

可是到如今,這又能有什麼用呢?等到失去的時候想到珍惜,無疑是世間最愚蠢的事情。

喪妻後的黃維大病一場,無法參加葬禮的他隻能以一副挽聯聊表心迹,在滿面的淚痕中為自己曾經的桀骜與薄涼忏悔。

1989年,黃維因心髒病去世,他的一生到此也戛然而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