鉀是幹農作物的1-4%,具有許多營養功能。鉀激活多種酶(調節生命的化學物質)。是以,它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合成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鉀可以改善作物的水分狀況,提高作物抵禦霜凍和鹽水的能力。鉀供應充足的作物受疾病的影響也較小。
鉀肥的作用:
1.促進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當鉀不足時,植物中的蔗糖和澱粉被水解成單糖,當鉀足夠時,澱粉樣蛋白合酶被激活,單糖在合成蔗糖和澱粉的方向上進行。
鉀能促進糖的聚合,有利于纖維的合成。是以,鉀肥在棉花、麻等纖維作物中具有重要作用。
2.促進光合作用産品的運輸
鉀可以促進光合作用産物向水果的運輸,果實迅速膨脹。
3. 協調"源"與"庫"的關系
普通鉀肥:
氯化鉀氯化鉀:K2O 50-60%(K 52%,Cl 47.6%)。
性狀:白色、淡黃色或紫紅色結晶;易溶于水,化學中性;吸濕,長效團塊,生理酸性肥料。它适用于基肥,施用在酸性土壤中,最好使用有機肥,鹽漬土地不宜施用,氯作物不宜施用。
硫酸鉀K2SO4:含有K2O 50%-54%(含鉀43.8%,S17.6%)。
性狀:白色或淡黃色結晶;易溶于水,化學酸性;吸濕性低;生理酸性肥料。基肥,肥料可以,硫酸鉀适用于各種作物,特别是毒死蜱作物,施用時應适當濃縮。
硝酸鉀KNO3:K2O 45%-46%(K 38%-39%)。
性狀:白色粉末或結晶;
二氫磷酸鉀 KH2PO4:K2O 34%-35%(K 28%-29%)。
性狀:無色至白色結晶性或結晶性粉末;溶于水,化學酸性;空氣穩定性;生理酸性肥料。目前,多用于浸出和生根施肥,效果非常好。
草灰:是農作物稭稈的殘留灰燼,枯枝和樹葉燃燒,燃燒過程中幾乎全部流失氮氣,含有多種灰分元素,如鉀、磷、鈣、鎂、硫、矽和各種微量元素。鉀和鈣含量,用于草灰作為鉀肥。草灰中的鉀主要是碳酸鉀,約90%可溶于水,是速效鉀肥,是以在儲存和使用時應防止雨淋,以免造成養分流失。
生物肥料是一種矽酸鹽細菌劑,它可以用來混合種子、根系,也可以施用于土壤中,施用的細菌實際上是為作物的根系接種,使矽酸鹽細菌對根系周圍的土壤中的鉀、磷、矽、鐵等元素被根系吸收利用。
鉀肥使用注意事項:
首先,因為土壤的使用。由于鉀肥資源短缺,鉀肥應首先放置在土壤嚴重缺鉀的地區。一般來說,當土壤中的速效鉀低于80mg/kg時,鉀肥的效果明顯,應增加鉀肥,當土壤速效鉀為80~120mg/kg時,不施用鉀肥。從土壤質地來看,砂質土壤速效鉀的含量往往較低,應增加鉀肥:粘土速效鉀含量往往較高,可少施或不施用。硫酸鉀可以施用于缺鉀和缺硫的土壤,氯化鉀不能施用于鹽堿地區。
第二,因為作物施用。适用于鉀作物,如豆類、馬鈴薯作物、棉花和煙草等經濟作物,以及谷物中的玉米。氯化鉀可以施用于雨區或灌溉條件好、排水條件良好的地區的大部分作物,少數經濟作物為了提高品質而不宜施用氯化鉀,根據農業生産對産品特性及其用途的要求确定鉀肥的合理施用, 由于鉀的需求量不同,根系吸收鉀的能力不同,作物對鉀肥的反應程度也不同,從多年施用鉀肥的結果來看,玉米、棉花、甘薯、油料作物的鉀肥産量是最好的。其他作物,如小麥,是下一個。
第三,注意鉀的旋轉。在冬小麥和夏季玉米輪作中,鉀肥應首先施用于玉米。
第四,注意鉀肥品種的合理組合。煙草、糖類作物和果樹應選擇硫酸鉀,而氯化鉀更适合纖維作物。由于硫酸鉀成本高,硫酸鉀可用于高效經濟作物,而較便宜的氯化鉀是一般大田作物的首選,除了少數對氯敏感的作物
脂肪的種類
含鉀礦物,特别是可溶性鉀礦鹽,是生産鉀鹽的主要原料,也可從鹽湖水、鹽井水和鹽水中提取。
關于鉀肥的命名
鉀肥屬于強堿酸,它的名字和它所對應的是什麼酸根,而硝酸鹽對應的硝酸鉀的名稱,而硫酸對應的硫酸鉀的名稱,而鹽酸(又稱鹽酸)對應于氯化鉀,而碳酸鹽對應于碳酸鉀的名稱, 和磷酸鉀(磷酸鉀,二磷酸鉀,磷酸鉀,聚磷酸鉀,聚磷酸鉀等),以及有機鉀(醋酸鉀,檸檬酸鉀,檸檬酸鉀等),以及矽酸鉀對應的矽酸鹽根...
主要産品
草木灰
主要含有鉀、磷、鈣、鎂、硫、矽等多種微量元素,但主要是鉀、鈣。它是速效堿性鉀鹽。存放時避免下雨和水泡。不宜與铵氮肥、水溶性磷肥和全腐有機肥(如人、動物尿液)混合使用。富含鈣質,不能與過磷酸鈣混合、混合。适用于除鹽漬土以外的所有土壤,尤其是酸性土壤。
草灰可用作基肥、肥回收和覆寫肥,也可用于根系肥料。劑量為50至100公斤/英畝,施用前加少量水使其濕潤。在制作基肥時,建議集中施用,使用溝渠施用或鑽孔施用,施肥後施用土壤。施肥時,可以噴灑葉子表面。施肥時,它被用作蔬菜種子床覆寫物。用1%的草和木灰水浸出液作為根部外肥,既能防蟲。
氯化鉀
鉀含量為60%,商品肥料含量為50%~60%,适用于除鹽漬土以外的各種土壤。應注意在酸性土壤或長期大量施用氯化鉀的土壤中配合有機肥、磷酸鈣鎂肥、磷粉或其他堿性肥料的施用。氯化鉀應在中性土壤上長期施用,并應伴有鈣肥。在果蔬種植和保護用地的條件下,應嚴格禁止施用氯化鉀和氯化铵基雙氯肥,根據合理的作物和土壤條件或少量。在旱季,需要适當增加施用于土壤的鉀的量。
可用作基肥,肥料,不适合脂肪。在制作基肥時,适合與有機肥、磷礦粉等一起在中性、酸性土壤中使用。對于肥料收集,應盡早施用,施用量一般為5~15公斤/畝。基肥的施用量可以略大于施肥量。不應施用馬鈴薯等對氯敏感的作物,可以使用硫酸鉀和其他無氯離子的鉀肥。
優點:價格低,鉀含量高,速溶性好,中性肥料。
缺點:溶熱吸收,易吸濕,含氯量大,長期使用有一定的副作用。
硫酸鉀
含鉀48%~52%,硫磺18%,淺灰色或微黃色,易溶于水,為高濃度速效鉀肥,适用于各種作物和土壤,特别适用于氯、硫類作物,如馬鈴薯芋頭、大蒜等。鈣鎂磷肥、磷粉或其他堿性肥料應施用在酸性土壤上或長期施用,以防止土壤酸化和闆結。在缺硫土壤和硫密集型蔬菜如洋蔥、韭菜、大蒜施用效果好,是以應首先用于對氯敏感和鉀樣硫的作物上。它不适合用于水生蔬菜。在中性肥和石灰土施用中,配合施用有機肥。對于保水性和保肥能力較差的沙質土壤,應與基肥和肥料回收相結合,分開施用。
可用作基肥、肥回收、種子肥和葉肥。它适用于肥料追求的早期施用。在制作基肥和施肥時,采用帶狀施肥、溝槽施肥、施孔集中施肥的方法,施肥量為7.5~15 kg/畝。用于育種的肥料量為1.5至2.5公斤/英畝。葉片施肥的濃度為2%~3%。
優點:價格低,鉀含量高,不易吸收水分,可提供硫磺。
缺點:溶解吸熱,自身酸度弱,是一種生理酸肥,含有硫和鈣容易結合形成微溶膠硫酸鈣,施用會引起土壤酸化和闆結。
二氫磷酸鉀
磷含量為52%,鉀含量約為34%,是化學中性,生理中性的肥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一般開花前後,可用于促進根系萌發和花蕾分化,為果實坐花提供能量,着色期可促進粉化,增加果實甜度,果實采摘後使用後可促進老枝成熟,提高果實木質程度。
可用于浸泡,混合,生根,灌溉根,葉噴霧,根部施用。在作物生長的關鍵時期,使用既經濟又更有效。如種子前浸泡、混合播種、糧食作物在提取期、吊索期、孕穗期、棉花、油菜、花生、蔬菜、馬鈴薯播種期、開花期使用效果最佳。
優點:不易吸濕,磷酸鉀總含量高,是目前高含量粉狀水溶性肥料的必要原料。同時,添加磷、鉀,用量小,效果明顯。
缺點:一定要說,就是有點假!購買時請确定正式制造商
硝酸鉀
含氮13.5%,鉀46%,化學中性,生理中性肥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長期施用,不會導緻土壤酸化。适合于果樹幼果膨化期至早期着色,可促進果細胞的擴增。由于它含有硝基氮,不建議使用後期着色,容易造成變綠。
易在土壤中移動,适用于作物肥料,特别是在肥料恢複的中後期使用。
優點:價格适中,瞬間溶解性好,不易吸濕,肥料中性,提供氮素吸收快。
缺點:溶解吸熱可降低地面溫度,在逆境下容易造成亞硝酸鹽在農作物(禁止有機農業)中積聚,硝酸鹽,在儲存和加工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鉀肥的有效應用
鉀肥的有效施用技術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土壤類型、肥力水準、作物類型、施肥方式等因素影響較大。
鉀施用于土壤
土壤缺鉀程度是鉀肥有效施用的前提,首先要考慮土壤速效鉀含量對鉀肥效率的影響。鉀肥的有效粒度與土壤速效鉀的缺乏密切相關,即在相同條件下土壤速效鉀含量越低,本季鉀肥的效果越好。
土壤速效鉀含量小于40毫克/千克對于極度缺鉀的土壤,鉀已成為作物增産的限制因素,應優先施用,每畝用量(K2O)5~10公斤,每畝鉀或硫酸鉀10~20公斤,無論什麼土壤和作物,增産效果都非常顯著。土壤中速效鉀含量為40~80 mg/kg,屬于缺鉀土壤,每畝鉀肥用量約5 kg,增産效果也顯著。當土壤速效鉀含量大于80 mg/kg時,除一些富鉀經濟作物外,糧食作物可少施用或不施用。同時,還應考慮土壤緩效鉀的含量,土壤質地和成熟度。
土壤慢效鉀不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和利用,是土壤速效鉀的來源和後備,在土壤速效鉀含量相近的情況下,土壤慢效鉀含量越低,向速效鉀的轉化越慢。鉀肥施用的肥力往往更好。然而,作為本季施鉀的指南,土壤中速效鉀的含量是主要依據。
質地粗糙的沙質土壤,由于鉀含量低,加上土壤中速效鉀易溶解而流失,施鉀對這類土壤的效果往往比粘性土壤好,成熟度高的土壤一般不如成熟度低的土壤有效。由于前者鉀含量豐富,并具有良好的土壤理化特性,供應鉀的能力較強。我國南方土壤含鉀量低,南方應重視鉀肥施用,但北方土壤缺鉀面積正在逐漸擴大,特别是在一些高産土壤中,缺鉀現象越來越嚴重。
鉀施用于作物
在土壤缺鉀的情況下,鉀肥應首先用于鉀類作物,鉀類作物,豆類作物>洋芋,甜菜,甘蔗,西瓜,果樹>棉花,大麻,煙草>玉米>水稻,小麥。富鉀作物是相對的,在嚴重缺鉀的土壤中,無論種植什麼作物,産鉀效果顯著,在富鉀土壤中,富鉀土壤往往不增加。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種對鉀肥也有不同的反應,以水稻為例,雜交水稻、低稭稈高産的優質種子梗水稻比高稭稈品種提高鉀肥施肥效率,水稻和正常水稻更好。
大豆、油脂、小麥、果樹和水稻作物在寒冷、幹旱、缺乏陽光等惡劣環境下,增加或早施用鉀肥可增強抗寒性,減少霜凍損害,增産效果很好。如東北黑土,土壤速效鉀和慢效鉀含量較高,但近年來對黑土大豆的試驗表明,在寒冷幹燥的年份施用鉀肥具有增強大豆抗寒性、抗旱性的作用,施肥效果也較為明顯。
鉀肥的施用量
鉀肥的使用也伴随着補償的減少。在缺鉀土壤中,作物産量随着施鉀的增加而增加,而每公斤鉀肥的産量随着使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當劑量超過一定範圍時,不可能進一步增加産量。
鉀肥的适量應由土壤中速效鉀的含量、作物種類的平衡和各種養分決定。在目前鉀肥相對較少的情況下,一般不能完全滿足作物的需要,以每畝鉀肥(K2O)3~6公斤的量為宜。在缺鉀土壤中,水稻産量可增加5至10公斤(K2O)。本季度鉀肥使用率為40%~50%。土壤缺鉀嚴重且富鉀的作物,如大豆、甘薯、煙草、甘蔗等鉀肥可适當增肥,土壤缺鉀不嚴重且農業用肥量充足,鉀肥可少施或無施用。
鉀肥的應用期限
鉀肥可用作基肥、肥料或肥料回收。鉀肥和磷肥一樣,在基肥或早期施肥方面比較好,因為作物的幼苗期值是鉀的關鍵時期,對鉀的反應非常敏感。雖然幼苗期鉀素吸收率小于總肥力期的1%,但苗期個體種群較小,相對較大。
一種鉀肥的施用方法
(1)澆注後,用犁推入土中
(2)種植時,用種子或種子附近的條帶施肥
(3)施用後的淺耕(土地或田地)
(4) 洞穴應用
(5) 表面灑水
(6)噴灑葉面
資料來源:孟玉龍達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