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尼古拉特斯拉獎”獲得者諸自強:我曾經一直批評“特斯拉”

徐昙

假如這世界上有兩個穿越而來的人,一個應該是達芬奇;另一個應該是尼古拉·特斯拉,一個被奉為幾乎接近于神的科學家。

馬斯克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特斯拉汽車,既是對偶像的緻敬,也意在宣告特斯拉公司是技術驅動的高科技公司。

尼古拉·特斯拉生于1856年,被稱為“交流電之父”,9次提名諾貝爾獎,直到今天,仍然充滿神秘和争議,他在電氣領域的科學成就毋庸置疑,但是科學和商業的邊界在哪,科學家是否一定要有企業家的思維,仍然具有争議性。

經濟學家張維迎曾在2021年12月的一次訪談中評價特斯拉說:“尼古拉·特斯拉的創造力、貢獻不比愛迪生差。愛迪生把電變成照明,特斯拉則把電變成一種動力,變成機械力,最後替代了蒸汽機,這是特斯拉的貢獻。特斯拉最後貧困潦倒,他沒有企業家的素質,他完全是一個科學家,是一個發明家。”

尼古拉·特斯拉是美國籍塞爾 維亞 人,從小就表現出了非凡的科學天分,據說可以靠直覺來指引他的設計和發明。愛迪生發明了直流電後不久,1882年,尼古拉·特斯拉發明了交流電。

特斯拉早期在愛迪生的公司擔任工程師,負責公司直流電機的重新設計,使愛迪生公司獲得了很多專利所有權和巨大的利潤。當特斯拉向愛迪生索取5萬美元報酬時,據說愛迪生回應他:“特斯拉,你不懂我們美國人的幽默”,因為愛迪生違背了諾言,兩人分道揚镳。

尼古拉·特斯拉在科學和商業上的沖突的典型案例,是他和金融寡頭J·P·摩根的分歧。

尼古拉·特斯拉離開愛迪生後成立了特斯拉電燈與電氣制造公司,J·P·摩根曾經支援他建設沃登克裡弗塔(無線電能傳輸塔),目的是進行無線電通訊建設,摩根看中的是商機,不是科學。但特斯拉在沃登克裡弗塔主要做的實驗卻是超前的無線供電(無線供電是指通過非實體接觸的電能傳輸方式,是繼無線通訊、無線網絡之後的第三次無線革命,美國麻省理工學院2007年才開始此項目)。

1901年12月12日,意大利科學家馬可尼發射的無線電資訊成功穿越大西洋,馬可尼是以獲得無線電的專利。這讓摩根非常生氣,停止了對特斯拉的資助,也使特斯拉負債累累。據說摩根還動用政經界的巨大影響力,讓美國所有課本都删除了特斯拉的名字和貢獻,這也是後人對特斯拉知之甚少的原因之一。

特斯拉的後半生堪稱一個瘋狂科學家,始終嘗試世人了解不了的怪異發明,并不斷向火星發送訊息。這一點應該也是馬斯克崇拜特斯拉的原因。

特斯拉的崇拜者視他為“創造出二十世紀的人”,因為特斯拉是美國最偉大的電子工程師之一,全球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美國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1975年為紀念電磁學創始者尼古拉·特斯拉,設立了“IEEE尼古拉特斯拉獎”,這就像電氣領域的“諾貝爾獎”,以表彰在發電和用電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

2021年10月,IEEE尼古拉特斯拉獎頒給了一位華人——諸自強,這是該獎項50年來第二位獲獎的華人。以表彰他在永磁交流電機及其驅動的設計、模組化、控制和應用方面 作出 的貢獻。

諸自強擁有衆多頭銜,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謝菲爾德大學頂級教授,美的集團上海電機研發中心主任等等。諸自強畢業于浙江大學,後赴英工作至今。在電機領域從業約35年,與西門子、豐田、寶馬等許多國際著名企業有長期的合作。

近日,作者就電機、新能源車以及科研等話題與諸自強教授進行了一次交流。

以下為作者與諸自強教授的對話:

“尼古拉特斯拉獎”獲得者諸自強:我曾經一直批評“特斯拉”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諸自強

問:您是近50年來第二位獲此獎項的華人,您是因為 哪些 研究獲此獎項的?能說說您的經曆嗎?

諸自強:我是1977年考上大學的,在浙江大學讀了大學和碩士,畢業後就留校做了4年老師。這4年間跟中國的好多企業都有合作,是以比較了解國内企業對技術的迫切程度。

1988年,我到了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工作,一直做永磁電機的研究,并組建了一個科研團隊。

我獲獎是因為在永磁電機的設計、模組化、控制和應用方面的技術貢獻。我個人感覺應該就是兩個方面,一是學術方面,二是應用方面。

學術方面因為我研究永磁電機比較早,我到英國至今33年了,在這裡一直搞永磁電機,而永磁電機的曆史還不到40年。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現在的團隊,謝菲爾德大學電機和驅動研發團隊,在全世界永磁電機領域是最有名的,也是永磁電機系統領域全球最大、國際領先的謝菲爾德大學電機和驅動研發團隊,包括89名教授、32名進階講師、34名講師、100多名博士生和博士後,另外我們也參與建立并主管多所科研中心。

問:在新能源汽車這個賽道裡,中國公司的電機技術處于一個什麼樣的地位?

諸自強: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國外企業的電機我認為創新做得比我們要好。寶馬、豐田、日産,他們在電機領域都有自己的創新結構。但是我看中國新能源汽車裡頭的電機沒有哪家有創新的。

我跟國内很多公司負責電動汽車的相關負責人聊過,他們的概念和心理是這樣的,就是反正我隻要賣得出去,國外的電機拿過來為我所用就好,這個想法我覺 得 還是有問題的。研發很花時間很花錢,然後研發成果又容易被侵犯知識産權,被抄襲。索性不去做創新,這不利于企業長遠 的 發展。

問:我看到過去幾年您一直在“批判”特斯拉?

諸自強:哈哈,這個”特斯拉”(特斯拉汽車)不是那個”特斯拉”(尼古拉·特斯拉)。特斯拉汽車一開始用的是異步電機,馬斯克當時吹牛說這個加速度很快,這個電動汽車續航也很好,我開始不太相信。

後來發現特斯拉沒有吹牛,說 的 完全正确,這個異步電機有兩個很大的特點,第一就是它的過載能力很強,超過所有的電機,超過永磁電機約2倍。第二,異步電機跑長途的時候,在高速公路上的時候效率很高,是以這個很适合美國。

為什麼特斯拉後來也改成了永磁電機?因為目前電池續航有問題緻使異步電機目前效率有問題,新能源車在城市裡頭的應用更多一些,剛好城市裡環境污染比較嚴重,是以異步電機就不是很合适了。實際上特斯拉還沒有改成永磁電機之前我一直在批評特斯拉,我還專門寫了一篇學術論文。為什麼?我認為他用錯了,目前電池續航有問題,而異步電機系統運作效率比永磁電機低了15%左右,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幾乎所有廠家都用了永磁電機。

問:目前,永磁電機在新能源驅動電機中約占有99%的市場佔有率,而永磁電機的材料中往往需要稀土,中國是世界上稀土儲量最為豐富的國家。這似乎也是永磁電機的使用有争議的地方?

諸自強:目前永磁電機基本是“稀土永磁電機”,而且稀土資源基本上都在中國,中國擁有世界80%以上的稀土材料,國外就很擔心這個,萬一被中國卡脖子了怎麼辦。

是以國外現在研究的重點跟中國的重點有所不同,我們中國用稀土永磁電機,國外雖然也在用永磁電機,但是他做了好多的研究如何來替代永磁電機。

國内部分企業也在追随國外的一些方案,這沒有必要,企業自身需要有研發上的判斷力。

問:家電企業的傳統思維都是“營銷主導型”,這幾年美的董事長方洪波把美的定位調整為“技術主導型”公司。您選擇和美的合作,與方洪波這一政策調整有關系嗎?

諸自強:與美的合作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美的對技術的渴望程度讓我非常驚訝,認為不進行技術轉型,企業就不能長久持續發展,是這麼一個狀态,這是我得到的一個印象。

國内有個普遍狀态,就是大家都要搞科技領先,但如何做到科技領先卻不清楚。剛好我們團隊有這方面的經驗,就是跟國際大公司合作的這個經驗。這也是美的選擇我的原因。

美 的 打動我的還有一點,我覺得美的的轉型是想變成一個科技領先、技術研發型的公司,我覺得這個思路非常對,是以當場就答應了。美的上海電機研發中心是美的集團的一個異地研發中心。

我們曾在上海一家酒店裡租了一個房間面試工程師,有點皮包公司的感覺,哈哈。真的非常感謝工程師們對我的信任,最終建立了一個研發中心。

問:您對接的國際國内大公司較多,提升公司技術實力的要點是什麼?

諸自強:第一就是人才,人才很難定義的,博士學位的人就叫人才嗎?不是這樣的。一個領域要有一個頂級的領軍人物,比如中車就有好幾個資深專家。

第二就是要有技術,既然是科技型的領域,技術很重要。

第三是要有市場。怎麼去占領市場,是要靠産品。你的創新也必須展現在産品裡面。

問:國際一些大公司的專利布局意識比較強,甚至已經成為設定競争壁壘的手段?

諸自強:公司需要有産權意識,并進行專利布局,公司需要把細分領域内的國際專利研究清楚,基于此進行專利布局,疊加公司自身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進而達到最終用科技領先去占領市場。

一旦完成科技領先占領市場的布局,競争對手 再 競争就會變得很困難,需要支付技術轉讓費。國内驅動電機企業真正做專利布局的很少,雖然這些企業也有發明專利,但在知識産權競争中競争力并不強。

問:您在國外的研發中心很多是大公司資助的,取得的研究成果,最終的知識産權歸誰?

諸自強:我目前跟企業的合作,所有的知識産權都是歸企業所有,為企業所用。

比如我的團隊和西門子公司合作,所有的知識産權都歸西門子所有。我們現有200多項專利,我是發明人之一,但是這200多項專利沒有一個是我擁有的。公司把這個專利産業化,獲得收益又以科研經費的形式返還給學校和科研團隊,我們研究中心再去 招 新的博士和博士後。

這和國内有所不同,因為英國的大學獲得政府科研經費資助很難,政府的支援力度沒有國内大,是以更多是和企業合作獲得科研經費,我們團隊在學術和應用結合這方面做得比較出色一點,即産學研做得比較成功。

仔細看我們科研中心合作的很多公司,它不隻是英國的公司,而是全球的公司,比如總部在德國的西門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