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乾隆皇帝,在位長達六十年,而後又當了三年多的太上皇,八十九歲駕崩,成為中國曆史上壽命長的皇帝。後世對乾隆的評價褒貶不一,但有一點可以确定,他在古代幾百位皇帝中,屬于才華非常突出的一位,博覽群書,喜歡寫詩作賦,據說他一生創作的詩詞多大幾萬首。

幾乎每個帝王身邊都有寵臣,乾隆自然也不例外,和珅和紀曉岚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受到一些曆史劇的影響,許多人誤以為乾隆、和珅與紀曉岚年紀差不多,其實大錯特錯。乾隆比紀曉岚大十三歲,比和珅大三十九歲,和珅受寵的時候,乾隆已經年過六旬。
正史中的紀曉岚,與和珅并非死對頭,換句話說,他根本不是和珅的對手,為何這樣講呢?紀曉岚的确很有才,名副其實的進士出身,後來擔任《四庫全書》總纂官。但是,他充其量隻是禦用文人,和珅就不一樣了,不僅是内務府總管,還是内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紀曉岚之是以能成為皇帝身邊的紅人,因為他的文學水準高,擅長吟詩作對,乾隆恰好需要這樣的人才。閑暇之餘,乾隆會把紀曉岚叫到身邊,君臣二人切磋對聯水準,或者微服私訪的時候,把紀曉岚帶着,陪他聊天解悶,是以他們之間留下不少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乾隆覺得皇宮裡太無聊,想去京城附近的農村轉一圈,權當放松一下,順便呼吸新鮮空氣。本打算讓和珅陪同,結果和珅當時去外地出差,并不在京城,乾隆就讓太監喊來紀曉岚。兩人換上普通百姓的衣服,戴上一頂草帽,一邊走一邊唠嗑,不知不覺來到一處農田。
由于天氣太熱,乾隆建議在樹下休息一會,然後再繼續趕路。乾隆突然看見一隻老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身邊跑過去,頓時來了靈感,轉身對紀曉岚說:“紀愛卿,朕這裡有一個上聯,你願不願意聽?”紀曉岚不敢拒絕,笑着回道:“微臣洗耳恭聽。”
乾隆開口說道:“鼠無大小皆稱老。”猛一看很簡單,意思也不難了解,無論多大的鼠,哪怕剛出生的,都被人們稱為老鼠。但是,若要對出下聯并不容易,需要考慮到“大小”和“老”這幾個形容詞。紀曉岚沉默片刻,給出一個下聯:“鹦有雌雄都叫哥”,乾隆聽後哈哈大笑,說紀曉岚不愧為大清第一才子。
幾個月後,乾隆在群臣的陪伴下登上泰山祭祀岱廟,恰好廟前有戲班子在演出。一向喜歡湊熱鬧的乾隆,就走上前聽戲,當時演的是戲曲《西廂記》。傳回京城的途中,乾隆腦海中還想着看戲的場景,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和珅很聰明,主動聊到《西廂記》,紀曉岚在一旁也時不時附和幾句。
過了一會,乾隆随口說了一個上聯:“東嶽廟,唱西廂,南腔北調。”在五嶽當中,泰山被稱為東嶽,那個唱戲的用的是南腔北調。不得不承認,乾隆才思靈活,竟然把東南西北四個方位融入對聯。和珅聽後直接懵了,以他的對聯水準,想破腦袋也無濟于事,隻好通過眼神求助于紀大學士。
紀曉岚抽了幾口煙,吐出華麗的圈圈,而後巧妙對出下聯:“春和坊,賣夏布,秋收冬藏。”以“春夏秋冬”對應上聯的“東南西北”,幾乎稱得上完美,和珅向紀曉岚豎起大拇指,表示由衷的敬佩,乾隆也連連點頭,對紀曉岚的才學表示極大肯定。
如果給你上聯“東嶽廟,唱西廂,南腔北調”,你能不能想出合适的下聯呢?歡迎留下你的高見。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