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電影《愛情神話》裡的一頓吐槽,飄看着實屬過瘾。

馬伊琍飾演的李小姐和倪虹潔飾演的格洛瑞亞以精妙的形式吐槽,中國男性導演完全不懂女性,總是塑造兩種女性角色——

“一種多情女,一種清純女,一種是傷過他的壞女人,一種是像他媽一樣的好女人,而且最後不管哪種女人,都要尋個老實男人嫁了。”

徐峥飾演的老白,站在投影的中間,慫慫地說:

“我代表中國男導演向你們道歉。”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哈哈,這不就是長久以來我們的女主在影視作品中的形象嗎?

當男性創作者自信滿滿地以“你們不就想要女性獨立爽劇嗎?都有了呀”的态度時,真正豐富而飽滿的女性角色,離我們越來越遠。

回眸2021,飄發現:

有驚喜,女性影視角色形象,終于成為豐富飽滿的“主體”;

有從單一到多元的女性第一視角呈現,盡管是單薄的呈現;

銀幕和熒幕上占更大比例的,仍是粗制濫造,依然是男性壟斷視角的“女性失語”。

從“大女主”,到“獨立女性”的口号和概念,喊了這麼多年,我們的“女主”,拿到了自己的解釋權了嗎?

真真假假大女主,逃不過飄的眼睛。

以下鑒定開始。

2021年度驚喜:把女性還原成一個人

年底,飄終于在銀幕上看到了真正豐富飽滿的女性角色,出自《愛情神話》。

《愛情神話》的要義,不過是像主演之一馬伊琍所說的:

把主角當做一個個鮮活的人來寫,有人的欲望和興趣。

雖然還是常見的男性視角叙事,但三位女主都可以做到反客為主,奪回自己對生活和感情的自主權。

當女性演員終于掙脫過往陳舊劇本和角色的束縛,她們也終于有機會綻放自己本身的魅力。

過去熒幕形象中多為賢妻良母的吳越,這次多了一些反叛——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倪虹潔,不再飾演這幾年經常出演的母親角色,有錢有閑,老公失蹤。

她的銀幕魅力,風情萬種終于表現得淋漓盡緻——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馬伊琍曾在最近的采訪中說,近幾年自己不會再出演家庭倫理影視作品。

這次的女性角色形象,終于出演更接近她本人個性,理智,有規則感的上海女性——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愛情神話》中的三位女性,她們既有獨立自主的一面,但也有接地氣和在生活夾縫中不堪的一面。

如女性導演邵藝輝說的:

“過往的銀幕裡,有太多悲情女人、聖潔女人、蛇蠍女人和風騷女人了,我想讓女人不再淪為被凝視的客體,不再是傳統男性想象中的符号。”

這部電影裡,女性不再是客體,不再是符号。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堪稱2021第一“靈”。

又靈又輕巧的,還有今年的女性群像劇,《愛很美味》中的夏夢。

堪稱2021年女性群像劇的大跨步,更接地氣更真實,更有人味兒。

來自導演陳正道的靈魂發問——

“為什麼女一永遠傻白甜,女二永遠妖豔賤貨?”

“為什麼女性的反擊總要依靠更強大的男性?”

陳正道的設想,是做中國版的《欲望都市》。

尺度當然無法複制,但還是做到了還原女性最真實的一面。

王菊飾演的夏夢,也徹底推翻了以上兩種公式。

女高管,終于不是霸道總裁安迪的翻版變體複制體異形體。

夏夢,職業女性、高層管理者,但第一眼看上去,長相普通,微胖,在家時就是最真實的素顔。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真實就真實在,被社會規訓了這麼久的女性,強大堅固的自信,哪會一蹴而就?

你看,女性高管在喜歡的人面前,也會有身材焦慮。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被男友嫌棄自己太強大,她終于下定決心分開,在閨蜜面前,坦然承認一開始看上健身小哥,是因為他的身材。

健身小哥還扭扭捏捏時,夏夢已經主動接吻确定關系。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尺度更大,更主動擁抱顆粒感更強的俗世生活的。

飄一定提名《俗女養成記2》中的“俗女”陳嘉玲。

第一季,年過39歲,在大城市打拼然而一無所獲的陳嘉玲,回到了台南鄉下買了一個小房子。

你以為接下來的陳嘉玲,就從此在鄉下過上歲月靜好的生活嗎?

第二季,40多歲的陳嘉玲,依然有點小野心,有點不甘平庸。

但也會焦慮自己快要停經,焦慮自己再也不能像年輕人一樣熬夜,焦慮自己40多歲了但好像一天都沒有美過。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有中年“俗女”,也有中年“熟女”。

《華燈初上》蘿絲&蘇媽媽。

熒幕上久違的中年熟女+惡女,有案底,有欲念,有城府,有手段。

中年女性身上的“惡”和一股狠勁,也是可以被欣賞的。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30、40+的女性,還有綜藝《再見夫妻》中的郭柯宇&朱雅瓊&佟晨潔。

雖然是綜藝,但飄認為它同樣有鼓勵人心的意義——

看到中國真實版的《婚姻故事》,真實婚姻中的女性縮影。

當一個影後進入一段錯誤的婚姻并成為家庭主婦;

當一位曾經的超女常年在一段不平衡的婚姻中被PUA;

當一位中國第一代超模還要糾纏于是否生孩子。

親密關系固然錯綜複雜,難說孰對孰錯。

但從女性視角出發,呈現她們的困境,讀懂她們的眼淚,或許就是我們重新了解女性的開始。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多樣化的女性第一視角:呈現即是一種力量

2021的開年,是一個好的開頭。

《你好,李煥英》票房54億,張小斐也憑借這部片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這部片不算是帶有立場的女性電影,但它是女性第一視角出發的母女親情電影,也是少見的女性創作班底。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李煥英》的成功,向整個行業傳遞了一種積極的可能性——

我們的女性導演和女演員,也是可以扛票房的。

2021年,中年女演員的角色,有了更多的呈現和豐富的變化。

《小敏家》,周迅飾演的中年母親。

雖然劇情發展到後續有逐漸狗血的迹象,但一直是仙女代言的周迅,終于出演了一位接地氣的中年母親。

她可以是慈愛的母親,也可以談甜甜的戀愛。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八角亭迷霧》,主演吳越,溫峥嵘、郝蕾。

難得的,女性視角為主的懸疑劇。

尤其是郝蕾,飾演的是一個在底層打拼的小鎮打工妹。

落魄又有自己的自由靈魂和傲氣的中年女性形象,不多見。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可惜的是。

因為劇本底子的虛弱,讓一衆優秀的中年女演員隻得出演着不配才華的劇情。

同樣由于劇本和破碎的剪輯,而讓人忽略的女性叙事電影,有《兔子暴力》,萬茜飾演的曲婷一角。

電影本身是難得的女性視角,一個更加非典型的母親。

曲婷在年輕時意外生下了一個小孩,就抛棄女兒,追求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她似乎從來沒有什麼母愛本能。

一個女性如果生了一個小孩,那她就會成為一個合格的母親了嗎?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更讓飄覺得遺憾的,是《我的姐姐》。

這部電影不可否認有着強烈的女性視角,讓重男輕女的女性困境終于露出水面。

但電影還是将重點放在家庭倫理的選擇和紛争上,擠壓了本應該深入讨論議題的空間。

比起設定更加程式化的女主,飄更喜歡的,是朱媛媛飾演的姑媽一角。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朱媛媛也憑借這個角色獲得今年金雞最佳女配

從小被重男輕女的父母剝奪了自己的夢想,照顧弟弟長大,結婚後繼續照顧癱瘓的丈夫。

就連弟弟家出事了,還顧着照顧他的孩子。

最戳人的場景,是安然說曾經寄養在姑媽家時,“被男孩子當靶子,被姑父偷看洗澡。”

姑媽愣了一下,兩人不再說話。

待一個人時,姑媽輕輕地錘了幾下床上癱瘓的丈夫。

無聲的哀鳴,是中國多少無私奉獻的女性一生的縮影。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其二,叙事更踏實、職業角色更多樣的職場女性。

以往的女主職場劇,要麼是職業單一的公關、金融行業,要麼是以職場之名行戀愛之實。

今年的幾部劇,不太炸,有硬傷,但飄可以看出一種更踏實的“新鮮感”。

《理想之城》,孫俪飾演的建築行業的造價師。

這樣樸素的女主和真實的國企辦公場所,專注于爾虞我詐的職場線,不多見。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我在他鄉挺好的》,喬夕辰&胡晶晶&紀南嘉。

拍出了真實的“社畜”:

被無良老闆免費辭退;加班還沒地鐵坐,打車還嫌貴。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對手》裡顔丙燕飾演的段迎九。

國家安全局的偵查員,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和妻子,但卻是為工作灑熱血的職業間諜。

裝混子時是一股油膩味,回歸到本尊時,專業、從容、大氣。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一些小成本制作的甜寵網劇、古裝劇中的女主,竟然也給了飄很多驚喜。

《司藤》中,有着強大的女性力量,但又有些小傲嬌的司藤。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我的巴比倫戀人》中的陳美如。

名義上的瑪麗蘇女主,實際上的社恐、普通人。

當她幻想中的瑪麗蘇結束時,也治愈了無數想和世界和解的普通女性。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禦賜小仵作》的楚楚。

職業上專業,不戀愛腦,和女性共情、互幫互助。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說白了。

有時候我們的女演員足夠給力,人設也有了初步的輪廓。

但缺少真正有個可以徹底表演她們的瑕疵和不完美的本子和制作體系。

飄想起凱特·溫斯萊特有一次采訪中,說到導演曾想把《東城夢魇》中她的肚腩做美化處理,修掉她臉上的皺紋。

她拒絕了。

“我知道我的眼睛邊上有多少條褶皺,請把它們放回去。”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而我們的中年女演員,可以像凱特·溫斯萊特一樣。

盡情享受絕對女主身份,盡情揮灑她們的皺紋,她們的演技,她們的魅力嗎?

《小敏家》裡,飄留意到,周迅時而出現的眼袋和皺紋,也沒有被濾鏡遮掩,被修圖師修掉。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這或許是一個好的開始——

有機會去呈現,才有可能去展現細膩豐富的女性角色。

女性失語:以大女主之名的“男性邏輯複刻”

在變化之下,飄不得不提醒:

還有更多的粗制濫造、挂羊頭賣狗肉的大女主劇。

飄最生氣的,是一些青春純愛電影。

如以《你的婚禮》為首的《我要我們在一起》《當男人戀愛時》們。

片子的爛是技術問題,關鍵是處處都是男性凝視。

《你的婚禮》下,一條豆瓣短評說得好:

“中國男導演/制片,如果真的實在無法了解愛情電影中的女性視角,那完全可以放棄賺女性觀衆的錢。”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在這些男性凝視和直男自我感動視角下。

我們看不到這些女主角色的複雜性。

她們一會是學校裡的乖乖女兼女神一樣的存在,一會又被男主莫名其妙的求愛感動得稀裡嘩啦。

這些女主就是導演的工具人,男主的瓷娃娃。

她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襯托男主為愛付出一切的偉岸身軀。

《你的婚禮》裡,就連女主的名字,都是不屬于自己的。

男主是遊泳隊的好手,女主的名字就叫尤泳慈(諧音遊泳池)。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男性凝視是隐性的,消費女性困境,更加明顯。

《門鎖》,獨居女性的困境,成為了被奇觀化的困境。

電影為女主制造了一連串離奇罕見的犯罪者形象,吓人是夠吓人的。

但絲毫看不到對“獨居女性”“女性被上司灌酒”這樣嚴肅議題的深入探讨和敬畏。

電影宣傳全程打“獨居女性”這樣的關懷女性旗号和噱頭,但還是用一股濃濃的男性視角去窺探女性的困境。

這還不是消費女性困境是什麼?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資本最喜歡的女性群像劇,成為批量制造的“大女主”爽劇。

用戴錦華老師的話來說,這些劇口号為女性主義,實則是對“男性邏輯的複刻。”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什麼叫“對男性邏輯的複刻”?

典型的,如馮小剛的《北轍南轅》中的戴小雨&尤珊珊。

大女主投資人,有錢有勢,開個餐廳,是為朋友吃飯聚會,給剛認識幾個小時的朋友借錢,也是分分鐘的事。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戴小雨作為公關的業績,就是在飯局上揮斥方遒。

這是徹底忽視和刻闆化女性的形象,把女性的魅力,粗暴化等同于成功男性的強權。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刻着厭女基因的影視作品,飄不一一列舉。

在今年優秀的作品下,更多的作品是男性視角下的文化霸權産物。

如何打破霸權?

如戴錦華老師所說的——

讓越來越多的女性創作者進入到創作鍊條中。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正如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憑借《三塊廣告牌》獲奧斯佳最佳女主後,她邀請現場所有的女創作者、藝術家起立。

梅姨作為老戲骨第一個起立,包括好萊塢新生代的羅南等女電影人、制片人、導演、編劇、攝影師、作曲人統統起立鼓掌。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呼籲整個行業,關注這些優秀的女性創作者。

“請大家看看周圍,我們每個人都有故事要講有項目要談,請邀請我們去你們的辦公室,或者來我們的辦公室,我們會把所有的故事都告訴你們。”

她們不是不優秀,隻是缺少一個機會。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如果這一天,暫時還沒有到來。

飄希望在資本喊出各種口号前,真正去看見,女性,女性角色身上的價值和魅力。

《鄙視》一書的座談會上,黃昱甯老師這些話深得飄心。

所謂“大女主”,不過是把女性也視為一個有着豐富飽滿情感的人。

女性不再隻是你看到那個傻白甜那一款的

男女互相都應該意識到

對方的思維都是複雜立體的

大部分隻是承認自己的複雜

不承認對方的複雜

像這種冒犯男人的電影麻煩多來點

也趁着開年之喜,祝福我們的女主繼續一路開挂,穩定着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