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濟南故事:順河高架下的英賢橋——502歲了,天子都走過

文 | 張繼平

濟南順河街的西圩壕上,有一座平橋,名叫英賢橋。别看這座小橋不起眼,其實它的來頭卻不小。啥來頭?一是曆史久遠,有500多歲了;二是天子多次走過這座橋。

英賢橋,過去一直叫“迎仙橋”。西圩壕古時也有個美麗的名字,古時叫“錦纏溝”(現在還有條街叫錦纏街呢,系因錦纏溝故道而得名),是一條排洪河渠,最早由北宋齊州知州曾鞏為導流南山洪水而主持挑挖的,1860年修建圩城時,改挖為圩壕。據《續修曆城縣志·山水考八》記載,英賢橋,最早時也不叫“迎仙橋”,而是叫“迎恩橋”,是古代皇帝駕臨濟南時,百官迎候皇帝入城之處。康熙皇帝、乾隆皇帝數次來濟南都是由十王殿(館驿街西首)經過此橋到達濟南城西門的。

濟南故事:順河高架下的英賢橋——502歲了,天子都走過

(濟南圩城永鎮門,即今英賢橋。)

英賢橋最早是明武宗正德十五年(1520)修建的,距今已有502年,曆史上該橋多次圮塌,又多次修築。修建這座橋的原因,清嘉慶十二年(1807)《重建迎仙橋碑記》說得很明白:“錦纏溝,無源之水也,而湍悍特甚。夏秋山水暴漲,自重壩乘高而下,黃流滾滾,沮滞行旅,此迎仙橋所由建也。”而且在曆史上,該橋為濟南的一處咽喉要地,所謂“橋當省城孔道(必經之道),北走燕冀,東連齊魯,為濟南咽喉重地。”至于人們為什麼将“迎恩橋”改為“迎仙橋”,碑文是這樣說的:“《舊志》名‘迎恩橋’,後人改為‘迎仙橋’,于義無所取。然相沿已久,不能易也。”

碑文說“于義無所取”,是相對“迎恩”而言。實際上,明清時濟南的舉子、仕宦進京,這座橋都是必經之路,古時又常用“登仙”一詞用來比喻由地方調入京師高升或進京趕考登科。他們離濟、回濟時,一般都在此迎送,故而人們把該橋稱之為“迎仙橋”。明代著名詩人王象春在《濟南百詠·西門道》一詩詩注中,就有“行者自況于登仙,送者緻美于青雲”的說法,可做佐證。

嘉慶十二年,清代著名建築師、濟南人魏祥(字緻和)倡導重修迎仙橋。經過三個月的重建,迎仙橋“堅樸耐久,行人百年可不病涉矣”。迎仙橋東至原焦家隅首南與花店街相連的一段街巷也被稱之為“迎仙橋街”(見乾隆《曆城縣志》)。現橋南有“迎仙泉”一處,每天都有市民來此汲水,成為一景。

“迎恩橋”也好,“迎仙橋”也罷,終于在上個世紀30年代被改成了“英賢橋”,與此同時“迎仙橋街”也改成了“英賢街”,并一直沿用至今。(别說學堂)

壹點号山東金融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