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治世明君還是無所作為?戲說隆慶的功過是與非

隆慶皇帝,即明穆宗,原名朱載垕,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父親是大名鼎鼎的道士皇帝-嘉靖。明朝曆經父親嘉靖一朝,傳到他手上時已經積弊已深:雖然權奸嚴嵩一黨在嘉靖末期已經倒台,倭寇也幾乎被戚繼光掃除殆盡。但因為嚴嵩父子倒台時間尚短,導緻嚴黨并沒有完全肅清;倭寇的根本問題沒有解決,仍然肆虐猖獗;同時蒙古經常侵擾北方邊塞。

隆慶皇帝正是在這種内憂外患的情況下登上大明最高權力寶座!

他登上大明最高權力寶座後,因為這種局勢,使得本身才能不顯的他,不得不更加依靠朝臣來治理國家!典型如徐階、高珙、張居正,這也直接導緻了延續其父嘉靖一朝的内閣權力傾軋!所幸這種權力傾軋算是比較良性的,并沒有嘉靖一朝像夏言那種斬首棄市。而在這幾位能臣的輔佐下,隆慶一朝也締造出了一個河清海晏的盛世給其子萬曆。

治世明君還是無所作為?戲說隆慶的功過是與非

圖1,隆慶皇帝朱載垕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一下隆慶皇帝在幾位能臣的輔佐下制定的一些政治舉措,以及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隆慶開關

說到隆慶時期的暴走大事件,開關不得不提,這項主要針對經濟方面的政治舉措,影響了明朝之後直到滅亡七十年左右時間的經濟!它施行于隆慶元年,因福建巡撫塗澤民上書:“請開市舶,易私販為公販”,同時隆慶皇帝自身也認識到:“市通則寇轉為商,市禁則商轉為寇”,于是下令解除海禁,民間商人的海外貿易合法化,從此民間海外貿易空前活躍,中國的茶葉、絲綢遠販東西二洋,大力的促進了民間經濟的發展,使得民間海貿逐漸取代官方的朝貢貿易!

在絲綢、茶葉等國内常見商品到海外大受歡迎的背景下,因為人們的逐利思想,也間接促進了種茶業、絲織業、造船業、棉紡織業等其他相關行業的蓬勃發展,民間也出現了大量與之相對應的手工作坊。蘇杭二州、南北兩京更是出現了大批的手工作者,使之成為最早的市民階層,進而影響到社會方方面面!民間則靠海外貿易積累了大量的資本。據保守統計:隆慶開關後到明朝滅亡的七十年間,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銀高達三億三千萬兩,為萬曆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和張居正後來的财政改革打下了基礎。

同時也應了隆慶皇帝的預言-市通則寇轉為商! 因為開海禁後,倭寇逐漸滅絕,徹底解決了明朝中期為禍數十年的南倭。

明東林七君子之一周起元亦曾言:

“我穆廟(穆宗)時除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賈,熙熙水國,刳艅艎,分市東西路(東西洋),其捆載珍奇,故異物不足述,而所貿金錢,歲無慮數十萬,公私并賴”。

說明了穆宗時期隆慶開關後:民間海貿之盛,商品經濟之發達,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也是以後來人将隆慶開關和永樂時期的鄭和下西洋相提并論!

治世明君還是無所作為?戲說隆慶的功過是與非

圖2,隆慶開關後海船往來盛景

而在隆慶一朝,還有一件大事足以和隆慶開關相提并論,那就是俺答封貢。

俺答封貢

俺答封貢是隆慶五年徐階緻士後,在高珙和張居正策劃下:俺答之孫把漢那吉因為和俺答家事沖突投降明朝,高珙和張居正在其中嗅出了政治機遇,對他加以厚待。并以他為籌碼最終與俺答達成封貢互市的一個政治大事件,事後俺答被明廷封為順義王,徹底解決了大明和蒙古二百年對峙的局面!

之後雙方互通友好,近百年間再無大的戰事!

《明史.穆宗本紀》也記載了這件事情的詳細經過:

己醜,封俺答為順義王。甲寅,順義王俺答貢馬,告廟受賀。丙辰,俺答執趙全餘黨十三人來獻。秋八月癸卯,許河套部互市。九月癸未,三鎮貢市成。

治世明君還是無所作為?戲說隆慶的功過是與非

圖3,俺答封貢

同時穆宗在位時期重用名臣高珙,而高珙知人善任,除這兩個大事件之外,還有很多政治舉措保障了人民生活安定,促進了社會發展。比如起用水利專家潘季馴治水,黃河再無大患;用時任江西按察使的殷正茂為佥都禦史,巡撫廣西平叛,維護了祖國統一;再用王崇古鎮邊,間接促成俺答封貢,保證了邊疆安定!

治世明君還是無所作為?戲說隆慶的功過是與非

是以隆慶皇帝雖然自身才能不足,但很有自知之明,能知人善任;縱使生活作風多遭诟病,但性格溫和、善待群臣,使得群臣無不盡忠職守!更在高珙、張居正的輔佐下一下子解決明朝中期最大的邊患-南倭北虜。同時為其子萬曆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和張居正的一系列改革打下了基礎,開隆萬大改革之端。

可以說他在位的短短六年間:掃嘉靖後期乃至明朝二百年之弊,開隆萬大改革之端。使得邊疆穩定,經濟發達,百姓生活穩定富庶!這些種種對于今天研究那段史料都具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王朝開國二百年仍有如此局面!

《明史.穆宗本紀》亦肯定了其功績:

穆宗即位之初,繼體守文,勵精政事,興利除弊,任賢用能,端拱寡營,躬行儉約,蠲賦省刑,澤披生民,朝野呼号感激,誠令主之所為也。又許俺答之封貢、互市,熄北疆百年之烽,甯谧邊陲,其功甚偉矣!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多人把穆宗私生活不檢點作為攻擊的理由,我覺得更多的要看對當時的奉獻和對後世的影響!隆慶皇帝差不多都做到了。他雖然給臣下權力,但并沒有形成臣下專權、蒙蔽聖聽的局面,是以很多人說的無所作為其實用垂拱而治來形容更貼切!

人無完人,政治家并沒有好壞之分,我們需要對他們進行全盤考慮、綜合去分析!盡量不要帶有私人情感,千萬不要因為某一方面而否定他好的一面!除了穆宗皇帝之外,很多曆史人物也是個沖突體,比如寫出“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蘇東坡最終還是續了铉;寫出“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的李紳後期成為巨貪;寫出“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汪精衛後期成了漢奸,凡此種種,莫衷一是,很難說清楚!一葉障目,難見泰山。

以上僅為一家之言,如有錯誤希望大家及時指出,版權為日月千年依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參考文獻《明史.穆宗本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