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國科幻大片《星際迷航》中令人目眩的科技不勝枚舉,而其中最令人心馳神往的要算是逾時空傳輸了:克裡克艦長的身體在出發點分解,然後在目的地進行物質重組。
量子科學的發展告訴我們,這樣的逾時空傳輸是可能的。雖然想要達到傳輸一個活人的技術水準可能仍需時日,但是我們确實又繼續向前邁進了一步:中國于2030年左右計劃建成世界首個廣域量子通信網絡。什麼是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它的發展前景如何?帶着這些問題,跟随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廣域量子通信網絡?終極目标!

量子通信是迄今為止唯一被證明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國防、金融、政務、商業等領域的資訊安全問題,發展量子通信技術的終極目标是建構全國乃至全球範圍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體系。 通過光纖連接配接一個中等城市内部的量子通信網絡的通信節點、通過中繼器實作鄰近兩個城市之間的連接配接、通過衛星與地面站之間的自由空間光子傳輸和衛星平台中轉實作遙遠兩個區域之間的連接配接,是實作全球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體系最理想的發展路線。
2
看,藍圖已在眼前
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在即,量子通信也成為了公衆讨論的熱點和市場追逐的對象。接下去,除了要在今年8月份擇機發射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外,中國還會陸續發射其他量子衛星,形成量子通信的廣域網絡覆寫。除此之外,“京滬幹線”的光纖量子通信試驗線也有望在今年年底傳遞。由此形成的城域網絡,将幫助中國完成量子通信的天地一體化建設。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王建宇曾在“光纖通信50年高峰論壇”表示,按照規劃,中國在2016年首顆量子衛星發射後還将發射更多衛星,到2020年實作亞洲與歐洲的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屆時聯接亞洲與歐洲的洲際量子通信網也将建成。到2030年左右,全球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将建成。
3聽聽國家的聲音
量子通信網絡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建設的同時,國家也在積極推出相關政策進行扶持。
在2015年,習近平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表示:“從更長遠的戰略需求出發,我們要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在航空發動機、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機器人、深空深海探測、重點新材料、腦科學、健康保障等領域再部署一批展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
2016年3月《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釋出,其中量子通信和建構天地一體化資訊網絡成為十大重點推進項目,預計兩大專項基金支援力度接近千億,極大推動量子通信的大規模建設和應用。
在今年4月份考察中國科技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時,習近平觀看了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成果集中展示。在量子通信京滬幹線運管中心,習近平對量子通信研發工作給予肯定,說:“很有前途、非常重要。”
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援和上司人的肯定,量子通信科研項目也帶動了量子通信産業的發展。根據東興證券的研究報告,保守估計未來3年,國内的量子通信網絡建設投資規模将達75億元。考慮到未來量子通信幹線需要進行二期更新投入和擴大覆寫範圍,全國有300多個地級市,如果全部建設量子通信城域網将帶來約350億元的新增投資。
巨大的投資也帶來了量子通信産業的逐漸完善和發展。興業通信研究的報告指出,國内已經初步形成從量子通信核心器件生産,到量子通信裝置制造,再到中下遊的量子通信傳輸網絡建設和量子通信網絡營運與應用的産業鍊。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08-01
本文作者:量子波
本文來源:
九州量子,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