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螞蟻金服劉偉光:抓住未來金融科技六大發展趨勢

小螞蟻說:

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已經為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商業化打下了基礎。除了共享經濟等網際網路特色的經濟模式,移動支付的普及還為中國銀行業的移動數字化轉型打下了基礎。

首先,移動支付推動新零售發展,推動消費更新,讓金融真正與生活結合;與此同時,移動端成為銀行業轉型發展的新型藍海。

另一方面,近日有關消息顯示,2019年中國的5G商用時代即将到來。5G,意味着移動戰略的再一次更新,以新的姿态點爆我們的生活和互動方式,深刻影響金融業的未來。

螞蟻金服劉偉光:抓住未來金融科技六大發展趨勢

前言

在近日螞蟻金服于杭州舉辦的首屆《移動智惠金融峰會》上,螞蟻金服副總裁劉偉光針對目前網際網路發展的背景和趨勢,針對中國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做出了6點總結,具體來說日前報道已有解釋,在此不做贅述。

螞蟻金服劉偉光:抓住未來金融科技六大發展趨勢

想說的是,這些新的環境、新的國家戰略下,科技推動傳統行業都向資料驅動型或者軟體驅動型企業轉變,對于金融行業來說,所産生的變化并不止增加了海量的資料,不隻是打通線上和線下的連接配接,而是觸及金融業底層基礎設施、未來商業模式的變革。

戰場總在看不到的地方誕生:技術想象力驅動金融創造力

随着5G時代的到來,網際網路科技的效應将持續發酵。跨入移動互聯時代,網絡的角色已經從人們擷取資訊的“視窗”變成驅動生活的引擎。人們依靠網絡擷取生活服務,所催生出的場景資源也促使着金融服務不隻是原有的金融産品銷售與購買,而是全方位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場景中。金融服務從前台,走向了生活的背後,成為一種“生活即金融”的融合狀态。

在這裡,時間和空間都不是問題,手機等移動裝置終端成為了人們不可或缺的部分,成為零售業務推廣和處理的最重要的接觸點。在這裡,“零邊際”效應讓銷售成本趨零,并極大地增強客戶黏性。

而與此同時,以創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AI、大資料、區塊鍊等新型技術也給金融數字化轉型帶來很多新的想像空間。

在首屆《移動智惠金融峰會》上,中央财經大學金融學院博導、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在人工智能、區塊鍊、大資料、生物核身等技術支援下,銀行同樣可以獲得智慧營銷、人工智能投顧、線上身份認證與客戶識别、大資料風控、智能定價等科技金融業務的能力,用技術支撐更多的場景和業務量并發。

舉個例子,餘額寶有這樣一個資料:幾年前排名中國第一的基金公司用了20年的時間積累成了中國的基金行業的老大,而天弘基金攜手餘額寶,在螞蟻金服技術力量的推動下,用三年時間将天弘基金變成世界第一,這就是技術推動變革的最鮮活的例子。

此外,據稱,支付寶的資損率已長期小于百萬分之一,在螞蟻金服智能風控大腦的基礎上,系統可以7*24小時對每一筆交易進行風險識别,識别速度隻需人眨眼時間的1/10,而運用“人臉+眼紋”等生物識别技術後使用者身份識别率則達到99.99,超過人眼的97%。

但這并不是終局。技術創造更多的可能性,現在隻是新的起點。

以區塊鍊為例,區塊鍊将會建立信任連接配接的基礎設施,在多方機構跨組織、跨機構的環境下,能夠打造一系列的可信服務。區塊鍊技術除了目前的公益、溯源等場景發揮了作用,也将會誕生出金融機構和外部機構連接配接的新業務場景。

又比如,很多網點可以看到超級櫃員機,這是人工智能技術體驗的最初始階段。未來人工智能技術将貫穿金融業的更多場景、智能客服,智能投顧、人機互動等環節将客戶體驗會帶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工智能技術将帶來更多全新的客戶體驗。

銀行戰略轉型:線上線下業務融合的分布式銀行核心系統

是以,面對移動端如此的資源優勢,以及創新科技的支援,國内外領先的金融機構在新的戰場上進行戰略布局時,呈現出幾大趨向選擇,其中最明顯、也是變革最大的是開放式平台經營,以及分布式計算、微服務化。分布式系統解決了大資料時代高并發的容災能力,微服務則解決了海量交易和複雜業務邏輯處理效率和敏态開發。它們向上支援着“一個手機就代表一家銀行”的平台化移動智惠銀行能力。

根據調研,過去幾年,國外頂級銀行如花旗、彙豐關于數字化轉型的讨論,其中80%話題都集中在如何建構在雲上基于移動終端的未來數字化銀行。今天,當生物核身技術、安全風控技術足夠強大,意味着銀行可以将所有的業務移植到手機端上。未來的手機銀行将已經不再隻是APP、超級APP的概念,将是融合APP、大資料營銷、生物核身、智能風控,互動體驗技術,業務營運于一體的新型的全管道的業務,這就意味着前台能力越來越厚,其位置越來越重要。這相當于,過去銀行經營是以車拉萬馬,而平台化經營将局面轉變成為以萬馬拉車。

這樣的平台化模式,既借鑒了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的銷售營運模式,也意味着背後需要一套靈活靈活、具有強大吞吐量,并能夠保證資料一緻性安全的分布式網際網路架構核心。每一個适應數字化轉型的金融機構,都意味着對自身分布式能力體系的建築。

劉偉光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未來的核心技術将釋放出更多能力給中台。中台将承載着更多的功能。以資料中台為例,今天大資料不再是一個以Hadoop為核心的日志管理平台,也不是以資料倉庫為核心的曆史資料平台,它将是貫穿銀行、保險、金融業的360度的視圖的資料中台。資料不再隻為決策和分析,會更加會用于支撐數字化營銷、風控、智能推薦、智能投顧和未來更多的應用場景。資料會成為未來銀行業一個新型的資産,各家需要的是一個全行級的大資料中台。

是以,這樣新型的中台最重要的核心是能夠支撐今天的業務和未來的業務,以及未來不可預料的新型金融業務。

是以,今天的金融機構需要的是一個分布式平台,真正支撐快速疊代、分布式一緻性的研發平台,包括資料庫、開發平台、全鍊路分析、壓測的業界全棧式技術平台。

“根據螞蟻自身的不斷實踐和探索,已經對目前市場的研究過程中,我們做出了這些趨勢的判斷,是以螞蟻金服展開了覆寫上述環節的全管道、全棧式技術開放戰略。”劉偉光稱。

“單點金融科技不代表金融科技的精髓,因為單一技術不足以支撐一項完整的業務,金融機構要完成數字化轉型,是有兩個必然的環節,一是企業管理者經營者的思想的轉變,因為未來,不僅是金融行業,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會變成以資料驅動或者軟體驅動型的企業,這才是企業未來的最重要的核心競争力之一,是以隻有深刻的認識到這點,才能根據每個金融機構自身的特點制定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和路徑。于是才有了其二:這個過程可以是從前端管道入手;也可以是從資料平台入手,同樣也可以從核心系統更新開始……無論路徑如何,最終科技手段将與業務目标互相融合互相促進,互相融合。”

劉偉光表示,螞蟻金服從誕生開始就是一個百分百的數字化企業,而各種自身業務的高速發展讓我們沉澱和打磨了一系列技術,“從分布式資料庫到分布式中間件,從全棧式大資料分析平台到移動開發架構,從金融級生物核身到智能風控平台、從人工智能到擁有最多專利技術的區塊鍊平台,我們的技術是可以完整的加速客戶在各個方面,各條路徑上的轉型過程。全方位科技開發,才是螞蟻金服秉承的金融科技開放政策,并且是與市場友商相比最大的特點和優勢。”

據介紹,過去,螞蟻金服曾經曆了較為徹底的技術開放曆程,這個過程開放的技術包括底層的中間件、資料庫、人工智能、區塊鍊,到上層的風控和生物核身等,但劉偉光表示,“在這個開放過程當中,我們認為開放這麼多技術,仍然不夠徹底,金融行業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我們與行業生态夥伴共同解決。”是以在2017年的12月份,螞蟻金服一個新的計劃,即正式開放了網商銀行的銀行核心系統,進而實作了開發戰略中的從基礎架構再到核心應用,打造業界最強開放戰略。

總結

在技術開放的戰略上,螞蟻金服科技開放更強調全局的開放,金融領域縱深度的深耕細作,并且堅持完全自主研發、自主可控。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所有的技術都來自于我們自身的實踐,自身金融業務創新的背後支撐和積累。

是以螞蟻期待通過技術開放和更多金融機構和合作夥伴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攜手一起推動數字轉型的程序!

螞蟻金服科技,隻為分享幹貨,您的轉發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援

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與我們進行交流哦~

— END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zc3MTQyMw==&mid=2247484683&idx=1&sn=452f8eaedefec5b12820bb38dea50e74&chksm=e9abbd7bdedc346d4661a8b5fa0d15fb5be9f813bacd63c763ca473cbbfe493aa9a3747d513a&scene=21#wechat_redirec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