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高棉三大城市的順序排名是,金邊、暹粒、西港,而這個排序正好與曆史的遞延相反。 曆史上,最先有磅遜港(西港-雲壤),後有暹粒(吳哥古城),再有金邊市(皇宮新城)。

中南半島被稱作 Indo-China,顧名思義就是印度與中國文化的交集地。其中被印度文化影響的兩個主要古國,扶南 (Funan) 與隔壁的占婆 (Cham)。扶南屬于中南半島的孟高棉語族屬于在東南半島在地民族,而占婆屬于南島語系下的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

扶南王國,不打不相識

高棉人民自稱為高棉民族,從新石器時代,大約在公元前15世紀,高棉族的祖先就在今東南亞半島地區安家落戶,繁衍子嗣。後來,從中國大陸南下的蒙古利亞人種(南蒙古人種)來到此地與當地原始居民混居繁衍。中國大陸地區的民族向這一地區不斷遷移,就這樣,泰族、越族、緬族在這個地區勢力愈發強大。

磅遜港(西港)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存在了,最出名的地域叫“雲壤”。祖先是從南太平洋的馬來西亞群島漂泊而來,為躲避台風和海嘯的先民,在這裡住下生兒育女。 當時還是母系社會,家族女王有很多子女,其中有個小女兒叫柳葉,聰慧善良,能歌善舞,大家都叫她柳葉公主,後來成為部落的首領。

印度海域有一個西海國,國王有個兒子叫琨填,生性剛毅勇猛,敢于開疆擴土。 有一次,他帶領着族人,向着太陽升起的地方航行,跨越了德林達依山脈,克拉地大峽谷,發現了一片甯靜的海域,這裡沒有風暴、台風、海嘯,因途徑暹羅族(泰國),取名為暹羅灣。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兩大部落相遇,發生了激烈的戰争。混填不僅把雲壤部落打敗,還娶了首領柳葉為妻。琨填族教當地人制布穿衣,把印度教文化傳進了當地。印度教也跟着東南亞的海運路線傳入占婆(今越南的岘港),岘港山上的美山聖地(MY SON),更是當時占婆的宗教中心遺址。扶南國并非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而是由許多零散的部落所組成,範圍涵蓋當今高棉 + 寮國南部 + 越南南部與泰國南部一帶。當時的高棉人喜歡在貝葉、獸皮和石碑上做記錄。由于當地氣候高溫高濕的特點,再加上戰事多發,貝葉和獸皮很難儲存下來,是以我們能看到的史料大多是,皇家貴族留下的石刻碑文。

真臘王國,反客為主

公元6世紀中葉,柬北方的吉蔑部落興起,勢力不斷擴大,并有了真臘國。後真臘國公主嫁給了扶南國王子巴法瓦爾曼。真臘原國王去世,驸馬巴法瓦爾曼繼位為真臘國王。

7世紀至8世紀,扶南這類沿海貿易國家衰落,而内陸以廣泛水稻種植為主的“真臘”衆國興起。公元7世紀中葉,扶南國王去世,扶南國太子内部發生糾紛,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起兵(有點像武王伐纣),一舉将扶南國變為真臘屬國,建都伊賞那補羅城,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夏連特拉王朝。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吳哥王朝,高棉帝國

8世紀末,夏連特拉王朝擊敗真臘。802年,真臘王子阇耶跋摩二世又擊了敗夏連特拉王朝,自稱轉輪王。雄主蘇利耶跋摩二世舉全國之力花了大約35年建成了一座規模宏偉的宮殿,生前是他的行宮,死後也是他的陵墓——吳哥窟。

“吳哥窟”是全球最大的廟宇,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并稱為“東方四大奇迹”。吳哥古迹之大世界少見,在400多平方公裡的面積内有600多處古迹。“大吳哥”是指包括都城、宮殿、寺廟等600多處遺迹,有古代法院、十二生肖塔、空中宮殿、鬥象台等,塔布隆寺内古樹和古廟共生景緻奇絕;女王宮内雕花繁複精美令人歎為觀止,巴戎寺的“高棉的微笑”讓人印象深刻……小吳哥”主要是指吳哥寺。

吳哥最開始興建時走的是印度教風格,崇奉着濕婆、毗濕奴諸神,王朝内部,掌握實權的高官重臣一般都是由婆羅門階層擔任。随着佛教的日漸興起,加上長期受到與鄰國占婆之間的戰争之苦,等級觀念森嚴的婆羅門教已經不能凝聚民心,國王信仰也逐漸由印度教轉向佛教,是以信奉佛教的王權和信奉印度教的婆羅門階層衆臣産生沖突。到12世紀下半葉,國王吸收印度佛教為國教,衍生出高棉人自己的小乘佛教文化,供奉起觀世音菩薩,廣建佛教寺廟。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1177年,占婆攻破吳哥。阇耶跋摩七世重新組建高棉軍隊反擊,5年後成功解放了國家。面對占婆的入侵,阇耶跋摩七世經過若幹年的力量積蓄,一支更加強大的高棉軍隊所向披靡,一鼓作氣占領占婆全境。除了占婆之外,其他弱小的鄰國也被阇耶跋摩七世一一征服,領土包括了泰國伊森地區的呵叻高原、湄南河流域、馬來西亞南部、寮國的北部和占婆王國。組織自己的人民興建宮殿、整頓首都、疏浚河流、建立交通、穩定疆域、整頓佃戶、普及醫療、改革宗教,大刀闊斧地将城池翻建一新,成為整個東南半島最鼎盛的國度。1215年,在位34年的阇耶跋摩七世去世,享年90歲。

81年之後(1296年),中國使節周達觀漂洋過海來到這片土地,并用了近一年的時間觀察了解這裡的風土人情,著成《真臘風土記》一書。通過書中描述,彼時高棉人民豐衣足食,民風開放熱情,社會秩序井然,很多來此的中國商人竟也樂不思蜀,最終選擇留居于此(《真臘風土記》全書共41篇(含總叙),約8500字,後被收錄到《四庫全書》中,屬地方志。1819年,法國人将《真臘風土記》譯成法文,首次在巴黎刊行,1861年,法國生物學家享利·穆奧在密林深處發現了吳哥古迹,他的觀察手記和手繪實景,以旅行筆記方式出版後,引起了世界轟動)。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滄海遺珠

13世紀蒙古人從北襲來,建立元朝後又意圖攻擊東南亞,大理國滅亡。大理周邊許多部族開始遷徙,泰民族開始西遷,素可泰王國和阿瑜陀耶王國相繼崛起并成為高棉勁敵。高棉帝國改信小乘佛教後,國家動員力不強,而統治階級又腐敗,大肆修神廟、塔寺,内政不穩。周邊險要地帶丢失後,高棉帝國核心幾乎全是平原,無險可守, 在彪悍的泰人面前無力還擊。

1352年,阿瑜陀耶的烏通王包圍并攻破了吳哥城,數年後高棉恢複獨立。但在1394年,吳哥再度被阿瑜陀耶王拉梅萱攻破。1430年,暹羅(泰國)入侵高棉,包圍吳哥城七個月,最後攻破吳哥,以磚、木、草為主的大量民居都被燒成了灰。吳哥王朝被迫離開,遷都到金邊西北約40餘公裡的洛韋。1594年,暹羅人的軍隊又攻陷了洛韋,将收藏有真臘大量重要曆史文獻的皇家圖書館焚毀,吳哥王朝再次遷都到湄公河沿岸的金邊,吳哥王朝的曆史文獻因為這場戰亂飛灰煙滅,高棉帝國時代結束。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四百年黑暗時期

東南亞氣候由夏季降雨穩定型态轉為厄爾尼諾現象與幹旱頻繁的氣候型态,農業生産受到很大影響,高棉人砍伐森林、開墾農田,破壞環境,導緻國力進一步下降。

放棄吳哥之後的接下來的四個世紀,高棉的曆史記載很少,盡管遭到強大的泰國王國和越南軍隊的頻繁入侵,高棉人仍保留着自己的語言和文化特征。

1623年,高棉國王迎娶了越南阮朝的六公主,這位公主向夫王讨得了這片沿海土地,準許越族難民進入普利安哥,躲避越南南北朝時期的内戰。大量越南人由此進入湄公河三角洲,此地亦開始被稱為西貢。

17—18世紀,高棉宮廷内亂不斷,越南于1698 年出兵占領了湄公河三角洲地帶,形成了今天越南最為發達的南圻地區。1802 年,阮氏王朝建立後,由于是中華帝國衍生出來的政權,中央皇權這一套幾乎照搬中國,動員力遠非其它國家能比。高棉以及寮國地區就在越南和暹羅兩個東南亞霸主的夾縫中求生存,如果不是法國人的突然攪局,很可能這一片都要被瓜分。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1834年,越南阮朝國王明命帝乘黎文叛亂之機,以“保護”高棉為名,派遣大将張明講侵占真臘。張明講駐守南榮城(今高棉金邊),成了“太上皇”。同年,高棉國王安贊二世病死。因其無嗣,張明講於1835年奏請立安贊二世之女安眉為“玉雲公主”,以榮龍、羅堅代掌國印,張明講、黎大綱權監國事,真臘地區厲行越南化管理:高棉人首先要改漢姓,寫漢字,将高棉各地方換上漢語名字。将高棉的軍隊按越南編制改制,軍官全由越南人擔任。每當發生戰争,便讓真臘籍士兵沖在前面,由配備槍支的越南籍士兵在後面壓陣,逼當地僧侶還俗,下令毀壞上座部佛教的寺廟。

對越南不滿的僧侶、貴族、百姓起兵,張明講、黎文德不時領兵讨伐真臘境内叛民,但高棉人的起義以及來自西方殖民者的威脅,越南被迫于1841年将軍隊撤出,承認了高棉的獨立。

被殖民時期

19世紀下半葉,法國開始擴大其殖民地,殖民範圍滲透到中南半島。1867年,高棉國王諾羅敦一世請求法國保護,高棉保護國是以成立,這也使暹羅(今泰國)喪失了對高棉的宗主權。

按法國的計劃,金邊逐漸成為法國的一個城鎮。與越南相比,法國在高棉的經濟投資相對較少,隻在高棉東部開發了很多橡膠種植園,興建道路、港口設施及其他公共工程。不過,法國還是重建了吳哥廟宇群,并破譯了吳哥的碑文,讓高棉人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他們中世紀的文化傳統,使他們為自己國家的過去而感到驕傲。

越南人勢力慢慢滲透到高棉,各大河流域,包括洞裡薩湖上開展的大規模漁業,都控制在越南人手中。越南移民甚至成為法國殖民當局在高棉最得力的助手,這激起高棉人民的反感。1953年高棉獨立之前,高棉人對法國殖民者的反抗和憎恨減少,但對越南人的憎惡卻持續增加。

西哈努克,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1941年,莫裡旺國王去世後,高棉王室内部為了王位起了争端。最後,在法國駐印度支那總督的裁決下,還在法國繼續學業的西哈努克繼承了王位。在法國政府看來,西哈努克年紀最輕,又有法國學習的背景,很容易受擺布。

1945年,日本瀕臨戰敗,他們從法國人手中收回對高棉的管理權,高棉獲得名義上的獨立,由年輕的國王羅敦 . 西哈努克(Norodom Sihanouk )統治。1946年至1954年的第一場印度支那戰争(First Indochina War )大部分的戰鬥都發生在越南。在高棉,共産主義遊擊隊聯合越南共産黨獲得了該國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不過,西哈努克國王,通過機智謀略,成功地于 1953年11月9日,争取到高棉的和平獨立。

經曆了獨立運動的成功,充滿信心的西哈努克希望進一步深入參與政治,但在君主立憲制的憲法制約下,國王的活動範圍受到很大限制。于是33歲的西哈努克于1955年3月3日,将王位讓予其父諾羅敦·蘇拉瑪裡特,同年4月7日,組建政治團體“社會主義人民共同體”并擔任總裁。社會主義人民共同體于同年的總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控制了國會中的全部議席,西哈努克則出任首相并兼外交大臣。1956年2月14日,西哈努克首次踏上中國的土地。1960年3月,蘇拉瑪裡特國王去世,在王位空缺的情況下,西哈努克就任新設的“國家元首”之職,成為高棉的最高政治領袖。

西哈努克将自己的政治理念稱為“佛教社會主義”:在佛教的保護和君主制的體制下實行社會主義式的政策。同時,在外交上嚴守中立,在當時冷戰愈演愈烈的國際情勢下,高棉也得以同時獲得東西兩陣營的經濟援助,并在鄰國越南和寮國都陷入内戰時,獨善其身式地維持國内的穩定。

在西哈努克治國時期,采取了不結盟政策,于1967年同北越建立了外交關系。在中國的争取和花費重金之下,西哈努克同意北越使用高棉境内的部分領土,作為“胡志明小道”的一部分,使車輛運輸時間從半個月縮減到五天,為越南的抗美救國戰争服務。

1970年3月,首相兼國防大臣朗諾将軍和副首相施裡瑪達(西哈努克的表兄弟),趁西哈努克在莫斯科國事通路期間發動政變,不僅廢黜了西哈努克的首相之位,還要處死他。政變發生後,蘇聯相關從業人員告訴了西哈努克。盡管他們對西哈努克多有同情,卻還是将他送到了中國。在飛機上,政變的消息讓西哈努克失聲痛哭。

對于西哈努克的遭遇,中國國家上司人非常同情,不僅表示堅決隻承認他是高棉上司人的身份,還讓西哈努克及他的夫人長居北京,并支援他成立流亡政府,幫助他奪回政權。此後,西哈努克在中國全力和紅色高棉的支援下,用時5年,推翻了朗諾建立的反動政權。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西哈努克重新回國,但把持政權的,卻是紅色高棉革命黨。1976年4月,西哈努克辭去國家元首之職,并被幽禁在王宮中,與外界失去聯系。最糟糕的是,紅色高棉革命黨開始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政治大清洗。在這場聲勢浩大的運動中,西哈努克5個兒子和14個孫子都慘遭虐殺,王室其他成員也全部被流放。中國政府得到消息後,一再給紅色高棉革命黨施壓,才讓西哈努克幸免于難。盡管西哈努克辭去了元首的職務,但依舊被革命黨幽禁在王宮3年之久。

1979年1月7日,越軍攻入高棉首都金邊。高棉上司人波爾布特重新找到西哈努克,請求其參加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向大會控訴越南軍入侵的不正當性。西哈努克終于得以與家人一同離柬出國。從1970年朗諾政變後,西哈努克掌權的時代已經結束,在高棉曆史上名義上還是國家最高上司人,但實際掌權的都是其他人。這時候離開國内的政治鬥争,到中國養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西哈努克在回憶錄中專門有一個章節,叫“我為什麼與美國分道揚镳”,“我們當然是非常希望能得到世界頭号強國的援助的,可是和這個國家打交道,越來越難了。它目空一切,傲慢自負,根本不理會我們這樣一個小國的自尊心。它以世界憲兵自居,絕不容許它給予援助的一個小國家實行獨立的政策。”

1994年,高棉發生未遂政變,事件最終以王子諾羅敦·夏卡朋遭到流放而告終,在整個政變過程中,西哈努克國王都在北京接受住院治療。2004年西哈努克宣布,因健康問題再次退位,王子諾羅敦·西哈莫尼繼位。2012年10月15日,西哈努克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重回北京後,西哈努克親王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實作高棉民族和解與未來發展上。此時中國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西哈努克親王親眼目睹中國發生巨大變化。

西哈努克與中國的友誼,也向世界表明,中國是一個重情義、守道義的國家,對于曾經幫助,支援過中國的老朋友,中國人民絕不會忘記。

就像由日本經濟新聞社主辦的第26屆“亞洲的未來”國際會議上,在會議開幕式上,面對日方提出的“高棉過于依賴中國”的擔憂時,高棉首相洪森明确予以反駁。他表示,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新冠疫苗等領域為高棉提供大量幫助,相關指責并不公平。他還反問道:如果不依靠中國,我還能依靠誰?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高棉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