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多寶貝!湖泗窯出土文物首次對公衆專題展示

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1月4日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丁燕)北宋江夏湖泗窯燒出的一隻影青釉瓷枕,枕内镂空,作亭榭狀,亭内塑有兩人對弈,兩人觀戰,16粒棋子置于棋盤……

1月4日下午,湖泗窯出土文物首個專題展—— “宋窯遺珍 湖泗風華,武漢湖泗窯址群出土文物及标本展”在武漢博物館開幕,國家一級文物影青釉瓷枕、青釉瓜棱瓷執壺等湖泗窯代表作與武漢觀衆見面。

展出文物及标本329件(套)

好多寶貝!湖泗窯出土文物首次對公衆專題展示

展廳内複原湖泗窯作坊制胎場景。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攝

目前湖泗窯出土文物分别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博物館、武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江夏區博物館等多家文博機關,民間亦有少量收藏。

武漢博物館館長王瑞華介紹,此次展覽由武漢博物館、武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聯手湖北省博物館、武漢江夏區博物館、錦繡山莊文化藝術村和武漢大宋武昌窯研究所等多家博物館和民間收藏機構,多家機構拿出所藏珍貴湖泗窯藏品,是1974年湖泗窯遺址發現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湖泗窯文物展示。

好多寶貝!湖泗窯出土文物首次對公衆專題展示

國家一級文物影青釉瓷枕。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攝

展覽以湖泗窯出土文物和器物标本為基石,分為“明珠重制”“良工巧匠”“小家碧玉”和“重放珠華”四個單元,展出文物及标本329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9件(套),詳細介紹了湖泗瓷窯址群的發現經過和考古工作情況、宋代陶瓷燒造過程、湖泗窯産品的特點以及近年來對湖泗窯址群的保護利用。

好多寶貝!湖泗窯出土文物首次對公衆專題展示

國家一級文物青釉瓜棱瓷執壺。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攝

國家一級文物青釉瓜棱瓷執壺為湖泗窯的代表之作。這件執壺出土于武漢市東西湖區柏泉農場的一座北宋時期墓葬,通體施青釉,釉色醇厚,器型規整,既是實用的盛酒器,也是精美的陳設品。

另一件1996年出土于江夏區湖泗鎮的影青釉瓷枕,也讓人感受到宋代制瓷工匠賦予瓷器獨特的“人間煙火氣”。這件瓷枕作亭榭狀,屋頂為枕面,牆壁上窗棂緊閉。亭内塑有兩人對弈,兩人觀戰,16粒棋子置于棋盤,亭外綠樹環繞,意境幽雅宜人。瓷枕造型别緻、質地細膩,集雕、塑、镂等工藝為一體,為湖泗窯瓷器中的精品。

讓湖泗窯“燒起來”“旺起來”

好多寶貝!湖泗窯出土文物首次對公衆專題展示

青釉瓜棱瓷執壺。長江日報記者萬建輝 攝

展覽首次對湖泗窯址群這一極具武漢地方特色的窯址群進行詳細梳理和展示,展現出武漢地區宋代制瓷手工業的面貌和宋代制瓷工匠的智慧與創造。

王瑞華說,武漢博物館此次以展覽形式将多家博物館和民間收藏機構庋藏的湖泗窯出土精品首次集中展示,既讓武漢市民能充分了解武漢地區制瓷業的曆史發展脈絡,也是對湖泗窯考古發掘和保護成就的全景回顧和展望。

他說,“近年來,武漢市已成功建設多個特色博物館和遺址公園,讓盤龍城‘舞起來’、中山艦‘浮起來’。如今輪到湖泗窯,要引起各方重視,讓湖泗窯這個武漢文化名片爐火不熄、薪火相傳,讓湖泗窯‘燒起來’‘旺起來’!”

為展示好湖泗窯文物,武漢博物館對原有珍藏廳進行了改造,再現湖泗窯燒制場景,讓觀衆能夠更為直覺地了解到宋代瓷窯燒制的流程和工藝。在展品的選擇上,除了展示湖泗窯址群出土的完整件外,策展人還選用了大量标本件瓷器,以及江夏區幾家湖泗窯非遺傳承人、研究機構利用湖泗窯制瓷技藝複制生産湖泗窯文創瓷器,盡可能完整地呈現湖泗窯瓷器在釉色、器型、裝飾手法等方面的特點,讓觀衆能夠對武漢湖泗瓷窯址群有一個直覺、真切、豐富的認識。

此次展覽将持續至2022年5月,市民可近距離走近湖泗窯,感受武漢古代窯址和制瓷業的獨特魅力。

【編輯:鄧臘秀】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大武漢”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