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螢窗異草系列:美女救英雄,好漢娶鬼妻

繁華過往

世事滄桑

都是人的故事

明朝末年,張獻忠在湖南起兵,手下有一位裨将名叫馬雄飛,能拉開五石的硬弓,并能左右開弓,張獻忠對他非常器重,平時的封賞自不必說。

馬雄飛是河北人,與一個叫蔔大功的人有關系非同一般。這個蔔大功也是孔武有力勇猛善射,而且詩詞文章也是一流。

蔔大功志向高遠,渴望建功立業,二十歲時眼見四方擾攘戰亂不止,時常登高默默感歎:“如今烽火四起,正是用武之際,我應該到沙場之上做個萬人敵,殺敵建功一展抱負,怎能蜷縮在這書齋之中擺弄筆墨?”

馬雄飛自從跟了張獻忠後,勇冠三軍屢立戰功,張獻忠對他恩寵有加,他自認遇到了一位能讓他施展抱負的明主,便寫信給蔔大功,請他也到軍中效力。

在儒學士子們眼中,那張獻忠是反叛朝廷的亂臣賊子,像蔔大功這樣的讀書人,怎麼會願意與他為伍?

蔔大功見到馬雄飛派來的信使後非常氣憤,當着送信人的面大聲呵斥道:“他以為我會像他一樣委身于賊寇嗎?看在故人的情面上,我就不把你送官了,你馬上離開吧。”

蔔大功連馬雄飛的信都沒看就把信使打發走了,足可見他性情剛烈,又顧念舊情。

螢窗異草系列:美女救英雄,好漢娶鬼妻

兵連禍結,大明朝廷兵員消耗巨大,是以需要大量招募士兵,蔔大功立刻從征,很快就因戰功擢升一府守備,在山東任職。當地的土匪強盜知道他勇猛善戰,都不敢進入他的轄區。

不久之後,張獻忠大舉進攻安徽鳳陽,鳳陽是明太祖的老家,巡撫馬士英奏請立即召集天下兵馬拱衛皇陵。

蔔大功也在征召之列,他奉命渡過淮河,與張獻忠的軍隊在滁州泗水之間交戰數次,斬獲頗多,但終究因為北方人不習慣水戰,被張獻忠部下生擒。

張獻忠見蔔大功勇猛過人,便想勸他為自己效命,知道馬雄飛與他是同鄉,就派馬雄飛去勸降。

蔔大功見馬雄飛來,閉上眼睛一言不發。

馬雄飛拉着蔔大功的手哭喊:“好友怎麼落到現在這個地步?”

蔔大功仍舊閉着眼不理他,過了一會突然張開雙眼瞪着他,大聲斥責道:“你我以前在山裡打獵,捉到一隻兔子,那時候你對我說,大丈夫應當為國立功,剿賊就要像打兔子一樣,當時你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可你現在卻跟了賊寇,如今有何面目來見我?”

馬雄飛一時無話可說,見他根本不聽勸,一聲不吭退了出去。

馬雄飛顧念兩人以往的情分,不忍心看他就這麼沒了,于是在張獻忠面前謊稱蔔大功色厲内荏,看上去抵死不降,其實内心恐懼死亡,如果把他軟禁起來,過不了十天半月就會投降。

既然手下愛将這麼說,張獻忠也就信了,随即把蔔大功關進一間土房裡,派兵嚴加看守,隻給他涼水粗飯,蓋的也隻有茅草,希望能以此消磨他的意志令他屈服。

蔔大功本以為把馬雄飛痛罵一頓,他就能給自己一個痛快,沒想到竟然被關了起來,隻好選擇絕食而死以全名節。

蔔大功坐在土房裡,看着窗外月光,想到自己很快就要重歸塵土,不禁有些悲涼,輕輕念道:“去國離鄉事鼓鼙,滿拚頸血染虹霓。”

蔔大功念完這兩句,忽然聽到窗外傳來一個聲音:“江流不葬英雄骨,好逐青鸾過越西。”

蔔大功聽窗外的聲音嬌柔婉轉,像是個女子,覺得非常奇怪,趕忙靠近窗戶側着耳朵仔細聽。

隻聽窗外的聲音又說道:“良馬偶有失蹄,但終将振奮千裡,大丈夫應當振作精神,怎能就這樣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話剛說完,就看到土房的門被打開了。蔔大功擡眼一看,發現竟有一個女子走了進來,年齡隻有十五六歲的樣子,衣着華麗,美豔絕倫。

就在蔔大功驚愕之際,女郎輕輕行了個禮,開口說道:“我看相公是個忠義之人,十分敬佩,特來相救,請相公立即随我逃出去吧。”

蔔大功一聽說能逃出去,高興得不得了,顧不上跟女子說話,就跟她出了門。幸好門外雖然有人把守,蔔大功身上卻沒戴鐐铐。

兩人剛要走出門,女子卻停下腳步自言自語道:“不能讓他們知道我是誰。”

說完,女子從衣袖中取出筆,在牆上寫了幾個字。蔔大功看女子遲遲不出來,在門外喊道:“快走,快走啊。”

兩人悄悄出了門,看到守衛全都像喝醉了一樣趴在地上。這事令蔔大功有些就奇怪了,不過這是在逃命,他哪還顧得上管這些,跟在女子身後撒丫子就蹽。

走了不到一裡地,蔔大功和女子就來到江邊,此時早就有一艘小船在江上等候,船上還有一個小丫鬟。

女子把蔔大功帶上船,揚帆往南而去。這船雖然小,隻夠容納三個人,但是開得卻很快,而且行走在江面上非常穩當。

蔔大功這時候驚魂稍定,才想起來感謝救命恩人:“感謝姑娘援手,救我逃出牢籠,敢問姑娘芳名,仙居何地,以後一定報答姑娘救命之恩。”

女子聽了這話,看着蔔大功微笑着說道:“相公還不明白我的心意嗎?剛才兩句詩裡提到青鸾就是我呀!我已經打算與相公比翼雙飛,相公又何必道謝呢?”

蔔大功着實沒想到面前的救命恩人竟然有這個意思,剛才還身陷囹圄,現在就有美貌佳人以身相許,這落差也太大了。

蔔大功心裡美滋滋,嘴上卻仍然謙虛說道:“我蔔大功乃一介武夫,而且年齡與姑娘相差太多,有何德何能令姑娘如此垂青。”

女子淺笑道:“相公是偉丈夫,我是貞潔女子,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怎麼能像小家女子那樣計較什麼年齡。”

女子很快自報家門,稱自己姓馬,無字,江浙會稽人氏。蔔大功問她怎麼會到這裡來,又是怎麼進了土房搭救自己,女子卻隻是笑着不回答。

小船走到采石矶,此時天已大亮,馬小姐讓丫鬟準備飯食。沒多久,丫鬟就端上了美味佳肴。

蔔大功好幾天沒吃飯,這時候也顧不上了什麼禮儀了,立刻狼吞虎咽起來。

吃飽喝足以後,馬小姐讓蔔大功休息一會,然後解開纜繩繼續趕路。等他一覺醒來,船已經抵達錢塘江了。

蔔大功起身看向江面,隻見江上晚潮漲起,以排山倒海之勢呼嘯而來,洶湧澎湃吼聲震天,就像是萬千鐵騎沖殺而來。

蔔大功從沒有見過如此震撼的場面,突然想起了自己領兵沖鋒喊殺聲震天的戰場,心裡大為驚駭。

馬小姐在一旁對蔔大功說道:“這千裡波濤,據說是伍子胥因父兄被害發出的怒吼,難道相公不知道嗎?”

三人乘坐的小船逆流而上,雪浪拍空,毫不畏懼。又過了半天,馬小姐對蔔大功道:“離我家已經不遠了,可以上岸了。”

蔔大功跟着馬小姐上了岸,發現丫鬟沒有跟上了,回頭一看,小船和丫鬟都已經消失不見。

蔔大功覺得非常奇怪,想問丫鬟去哪了,可是看馬小姐像沒事人一樣,于是把話又咽了回去。

其實這時候的蔔大功已經從驚魂未定中徹底恢複過來,想想從馬小姐出現到現在,發生了太多令他難以了解的事情。他懷着異樣的心思,忐忑不安地跟着馬小姐。

兩人走了有半裡地就來到了一個村子,這裡小河環繞,四周草木旺盛,風景絕佳。

進了村子向北走,遠遠地看見一座大宅院,大門朝東,延綿足有半裡,雕梁畫棟,富麗堂皇,屋檐上方有一塊石制匾額,上面有三個青色大字:“參戎府”。

來到門外,馬小姐特意囑咐蔔大功道:“到了我家以後,相公盡量少說話,一切都聽我安排,要不然會壞事的。”

蔔大功不明白她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隻好點頭答應。

就在這時候,一名少年剛好從大宅門裡走出來,緩帶輕裘,風度翩翩。

少年見到馬小姐,表現得非常吃驚,立刻趕上來問道:“妹妹怎麼一個人回來了,父親也回來了嗎?”

馬小姐見到少年就痛苦起來:“廬州已經被賊兵攻破,父親不幸以身殉國。幸好有這位将軍救了我,親自把我送回來。這位是山東的蔔守備。”

少年聽聞父親戰死的消息抱頭痛哭,匆忙把蔔大功迎進家裡安排到客房,來不及跟他客套,便帶着馬小姐往内室去了。

蔔大功一個人茫然地坐在客房裡,很快聽到裡面傳來撕心裂肺地哭号,聲音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蔔大功聽了,也不免動容。

過了好一會,那少年從内堂出來,身上已經換上了缟衣素冠。

少年淚流滿面,規規矩矩地給蔔大功作了個揖,一臉歉意說道:“多謝将軍搭救妹妹。剛剛得知家父死難的消息,全家人痛如刀絞,怠慢了将軍,希望将軍不要怪罪。我奉老母之命,請将軍進去說話。”

蔔大功跟着少年進了内堂,看到一群婢女老仆簇擁着一位四十多歲的老太太迎了上來,見到蔔大功後施禮道:“未亡人不能跟随丈夫一同為國殉難,實在慚愧。小女仰賴将軍搭救,一定要重重酬謝将軍。”

說完,老太太帶着全家給蔔大功行禮。

蔔大功知道這肯定是馬家的老夫人,不敢受她的禮,可以馬小姐已經再三吩咐他不能說出真相,是以他也隻好裝着客套幾句。

老夫人請蔔大功入座,奉上香茶,接着說道:“将軍與小女的婚約我已經知道,請将軍暫且住下,等為先夫辦完後事,就為你兩人操辦。”

蔔大功趕緊以女婿的身份給老夫人行禮,老夫人含着淚接受,然後讓人給他打掃出一個房間,一切吃穿用度都十分講究。

蔔大功私下詢問馬家的情況,才知道馬老先生名中骥,在廬州為國捐軀。馬家本是世家豪族,馬老先生以武舉起家,官至參将,有兩位妻子,一位帶在任上,一位居住在家。馬小姐一直跟在父親身邊,少年是她同父異母的兄長。

第二天,老夫人和公子披麻戴孝,為馬老将軍設祭招魂。蔔大功盡心盡力忙前忙後操持喪事,親朋好友都将他當馬家的女婿看待。

過了七七以後,老夫人和公子就合計,選個良辰吉日招蔔大功入贅馬家。

洞房花燭之夜,蔔大功才有功夫問馬小姐:“你才是我的救命恩人,為什麼對家裡人說是我救了你,我實在受之有愧。”

馬小姐這時候又掉下淚來,緩緩說道:“我也有我的苦衷,擔心你聽了以後會害怕,才一直沒敢告訴你實情。如今我倆已經成親,名分已定,我也不想再欺騙你。況且相公乃是當世英豪,即使說了,想必也不會恐懼才是。”

馬小姐說:“其實我已經不是人了,早就是陰間的鬼了。我生前跟随父親到廬州上任,沒想到遭遇張獻忠作亂,城池陷落,父親也死于疆場之上。

城破之日,我全家驚慌逃散,老母懸梁而死,我正打算了結自己,沒想到賊兵闖了進來。張獻忠手下的匪首馬雄飛見我姿容秀麗,竟然要對我施暴。

我先拿話穩住了他,趁他不注意投井而死。等我到了陰曹地府,見到了父親,才知道父親也是被那馬雄飛射殺的。

因為我心懷怨憤,不願意去投胎轉世,孤山小姑可憐我,賜與我煉形之術,修成了鬼仙。孤山小姑說我命中該授一品诰命,并且能夠為父報仇。

後來我辭别了孤山小姑,見到相公被擒身陷囹圄,于是出手救了相公,并且借相公的手報了父親的仇。昨天我到淮南,得知那賊将馬雄飛已經被斬首,不共戴天之仇已經報了。”

蔔大功聽了馬小姐的講述後非常吃驚,但卻一點都不害怕,而且不太相信。

蔔大功問馬小姐是怎麼報仇的,馬小姐答:“我在救相公的時候,在囚室的牆壁上寫了‘縱囚者馬也’幾個字,那張獻忠心胸狹窄疑心甚重,果然懷疑馬雄飛因為與相公是舊相識,不等他辯解就把他斬首了。我到賊軍營中去看過,他的首級如今還挂在轅門之上。”

蔔大功聽了這些,還是不敢相信,又問開船的小丫鬟是什麼人,為什麼她的船一轉眼就不見了?

馬小姐答:“那是孤山小姑身邊的侍女,要不然我們怎麼能在濤濤江水之上如履平地,一日來到千裡之外?”

蔔大功覺得馬小姐應該不會騙他,而且救自己出土房時發生的那些怪事仍然曆曆在目,不像是假的,可是他心裡還是有點不敢相信。

不過今天畢竟是洞房花燭之夜,即便有點不相信,也不能耽誤了正事。三天之後,老夫人為兩人大擺筵席,招待親朋好友。

螢窗異草系列:美女救英雄,好漢娶鬼妻

在馬家又住了半個多月,馬小姐告訴蔔大功,很快就會有親朋從廬州回來,到時候她的秘密就守不住了,是以此地不可久留。

于是馬小姐謊稱蔔大功思鄉情切,打算趕回家鄉。馬老夫人挽留不住,送了兩人幾千兩銀子,以供日後花銷。

兩個人找了一個地方,買了套宅子居住。其間總有小股盜賊來打劫,蔔大功置辦了铠甲刀槍,騎馬彎弓連殺數名強盜,其餘盜賊紛紛逃竄,附近百姓靠他才免遭盜賊侵擾。

後來朝廷又招募兵丁,蔔大功又打算應征,馬小姐哭着阻攔道:“如今天下風雲變幻,不是相公出山的時候,還是與我暫時隐居吧,等到來日有了機會再出山,到時候相公一定大有作為。”

蔔大功聽從馬小姐的話,一直在鄉下住了下去。

鬥轉星移明亡清興,滿清定鼎中原,蔔大功方才出山,後來屢建奇功,官至總兵,馬小姐也跟着獲封诰命。

順治辛卯(八)年,蔔大功被派往湖襄一帶任職,擒捉了張獻忠麾下的幾個小将。蔔大功向他們詢問馬雄飛的下落,才得知馬雄飛果然因為蔔大功逃脫被張獻忠所殺。

蔔大功這時候才完全相信了馬小姐的話,想起馬雄飛當年對他也算是有不殺之恩,是以為其立了排位祭奠。

蔔大功年過七十依然精神矍铄,生了兩個兒子,也都任了武職。

等到蔔大功去世,給他辦完後事之後,太夫人馬小姐一個人獨居卧室,在一天夜裡忽然消失不見了。

有一些了解内情的家人認為她是跟着孤山小姑仙走了,整理了她穿過的衣冠霞帔,和蔔大功合葬在一起。

故事出自《螢窗異草》,純屬瞎編。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