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趙匡胤 一次黃袍加身,一紙退位诏書,輕松篡奪了後周的江山。而他之是以 有今日,主要當時恭帝父親、後周世宗柴榮的重用,親封他為殿前都點檢,就連郭威女婿張永德都沒有這個待遇!
那麼問題就想的通了 ,如此厚待,卻篡奪人家江山,内心不愧疚?愧疚 做一些 補償很奇怪?
當然成熟政治家絕不會讓感情 左右自己決策,趙匡胤也是一樣,厚待柴氏不隻是因為愧疚。
得國不正、做賊心虛
這一條占了主要因素,試問每一個開國君主最想的是江山永固,鐵桶萬年!針對江山永固,做一些舉措也就不奇怪了,包括他厚待前朝宗室也是為了來堵文武百官、天下悠悠衆口。

最後再給大家擴充一點,就是趙匡胤對于柴氏的厚待也不盡然!
恭帝和其他後周皇族的結局
北宋建立後,柴宗訓被趙匡胤封為鄭王,開寶六年(公元973年),在趙匡胤幾乎統一中國的時候,時年二十歲的柴宗訓在房州不明不白的死亡!之後柴宗訓的兒子柴永琦襲爵,但是沒有保住王,卻保住了公,世襲鄭國公!傳言 柴榮的另一個兒子柴熙謹被趙匡胤禦賜給大将軍潘美撫養,改名潘惟吉!對于柴榮子孫的結局,《新五代史》也有記載:皇朝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月,熙謹卒。熙讓、熙誨,不知其所終!
這些不知道是巧合還是 蓄意,懸念留給大家,千秋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