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眼中的蘇東坡

他,令北宋的文壇不再陳詞濫調;他,令古今衆多文人墨客頂禮膜拜;林語堂先生曾評價:“像他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他,就是蘇子——蘇東坡。

若談蘇子此生,那真是多才多藝,散文,書畫方面頗有造詣,但為後人所最稱道的,是他的詩詞。如果将詩詞比作世界,那蘇子詩詞便是浩瀚無邊的大海,寬廣而開闊。他本人也極為開闊,豁達。“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毂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他不屑與市井之人争奪凡夫俗子所看重的官位,隻願一葉小舟駛至江海,縱酒放歌過詩意人生。這充分表現出蘇子的開闊。“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發唱黃雞。”借門前西去的流水表現自己雖已不複年輕氣盛,依舊有志有抱負,将他的豁達開朗表現地淋漓盡緻。

若談蘇子此生,幾番遭貶,仕途不順,黃州、嶺南、海南都留下過他的腳印。他熱愛生活,樂觀向上,從沒有因跌落低谷而絕望,沮喪。面對政治和生活的不快,隻淡然一笑,潇潇灑灑揮手而過。佳作中也頗有幾首可以表現這個特點的詩詞。“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遭貶嶺南,他的政敵章惇本是想讓他遭受迫害,平淡庸俗了此一生,不想他由荒谷中開出花朵,從風浪中活出精彩。“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他熱愛生活,放縱自己,堅信一切都不能阻礙自己走出絢爛人生。

若談蘇子此生,豪邁中透着細膩,不羁中流露多情。那一首“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春景中透着靜谧和諧,比“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多了份素潔與美好。“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表現出活潑與俏皮。而《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字裡行間表現作者對亡妻逝世的痛苦和悲傷。“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往昔時光的美好已不複存在,塵滿面,鬓如霜的蘇子與亡妻也隻能相見不相識,在自己的世界裡懷念對方了。

蘇子的品格與他對生活的态度,正是我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品質與态度。我欣賞蘇子,喜愛蘇子。

很多人惋惜他這一生隻短短六十四年,而且他帶着對于他衷心的朝廷、熱愛的人民、記挂的親友的一腔不舍逝于他鄉。也有人說蘇轼的死對北宋文壇的影響太大,他自己也不願死去。但我卻認為,他走了,正是他心靈安甯的歸宿。那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便是他對世界最美好的“告白”。

上一篇: 山茶花開
下一篇: 青翠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