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共享書店、共享籃球……越來越多的共享資源正與我們每個人産生密切關聯,也在逐漸改變着人們的生活理念。
當今社會,“共享”這個詞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的時代,人們似乎已經離不開“共享”了,但“共享”帶給人們的,不一定隻有友善……
有一天,我和媽媽要乘地鐵去小伯家。我家離地鐵很遠,如果走着去,大約需要三十多分鐘,自然不行。如果乘車去,一路上堵堵停停,也要花個十幾分鐘。沒辦法,隻好開電瓶車去了。
一路上,無聊至極。突然,一個橘色的身影從身旁飛過,我忍不住回頭張望,隻見一個穿着藍色襯衫的大哥哥騎着一輛共享單車在車群中穿梭。我靈機一動,玩起了“數車”的遊戲。
我數車可不是一輛一輛地數,而是一堆一堆的數,單是這樣,也早有十幾堆了。道路兩旁,鄉間小道,樹蔭底下,停着或多或少的共享單車。黃色,橘色,綠色的共享單車,似乎給這個社會添上了另一種色彩。
到了地鐵站,吓了一跳,這兒的共享單車比之前數的都多。我竟莫名的欣喜起來,像撿到塊兒寶似的,情不自禁地“1,2,3……”地數起來。
一旁的媽媽卻愁着臉,抱怨道:“哎呀,共享單車這麼多,電瓶車停哪兒呀?”我停了下來,站在一邊,向四周環視。馬路上汽車在馳騁,人行道上總有共享單車的影子,而自家的自行車、電瓶車,似乎被人們遺忘了,忘記了它們的存在,甚至忘記了給它們留個停車位。
媽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地鐵站旁的共享單車一輛一輛地擺好,才擠出一個空位。我們把電瓶車停好後,離開了那兒。
臨走之前,我不禁回頭看看那些共享單車,一輛輛排得即整齊而又淩亂,熙熙攘攘,給人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随着一個個的“共享”出現,一個個的“共享問題”也緊跟着出現。随地亂放?擾亂秩序?影響交通?“共享”帶給我們的隻有友善嗎?
随着一個個“共享”的出現,一個個“貪婪的人”也緊跟着出現。占為己有?破壞共享物品?“共享”帶給我們的隻有好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