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共享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幾乎每個人都和共享資源産生了密切的關聯。我也不例外。
當共享第一次被我所知曉時,我心裡滿是疑惑與好奇。什麼是共享?我心裡浮現出一個問号,為了解開這個問題,在我的父母加入共享行列之時,我便知道了答案:一個東西,每個人都可以使用。這可真是個新鮮事!要是在以前,還不是自己用自己的東西嗎?可是現在,通過發達的科技,如若你有心儀的物品,隻要付比買下來少得多的錢,就可以使用它。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既使用了需要的東西,又不用将其買下。
我印象最深的共享資源就是共享單車了。這共享單車可是一種潮流!無論大街小巷,都有五彩斑斓的共享單車穿行的身影,為城市增添了一抹靓麗的色彩。由于我未滿十二歲,是以還不能騎自行車。但是母親總會給我講騎車的故事。
那一次,她騎着一輛車在馬路上穿行,欣賞着沿途的風景。當她到達了目的地時,便按照規定把車鎖熟練地鎖上,接着便離開了。走出不遠,她習慣性的回頭一看,正巧,另一個人對着那輛剛被母親騎過的車,正在掃碼開鎖。此時她愣住了,這不是我的車嗎?不過很快她又意識到,這是新時代的産物,每輛車都不僅是一個人在使用。如此,在有共享單車的地方,你就可以騎上車去你想去的地方。這是否就是共享單車的好處呢?在每個人使用共享資源時,隻要我們都保護,愛護這些資源,就能延長它的壽命,使它為更多人所用,這大概就是共享單車需要每個人為它所做的吧。母親說,每當她騎上共享單車,就會把它當做自己的車來使用,從不會破壞它。試想,如果人人都做到這一點,共享資源是否就會持續存在下去呢?共享的意義就在于一份真摯的公德心,這是一種濃濃的人情,我們在享受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便利,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盡自己所能,使它發揮最大的效用。
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不再認為,一個物品隻能一個人所有,而是所有人都可以使用,随着共享時代的發展,這種觀念開始在我們的心裡生根發芽。因為有了共享,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似乎也随着共享二字變得更濃了,共享給我們帶來的,除了嶄新的生活方式,還有一種對社會的責任,一種愛護公物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