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起來看圖靈的智能機器人

和手機一樣,機器人的硬體也隻是一個載體,搭載的服務不論是手機還是機器人,在俞志晨看來都是相通的。

近日我們采訪了圖靈

機器人 的CEO俞志晨,他向我們介紹了圖靈機器人。
一起來看圖靈的智能機器人

俞志晨團隊最開始并不是做機器人,而是蟲洞語音助手。他說,語音助手主要分為語音識别,語義識别,認知計算這三部分,他們團隊做的就是語義識别和認知計算。手機上的傳感器最多隻有10個左右,做語音助手能用到的傳感器少之又少,但是機器人則不同,多的話可能有上百個。俞志晨認為要實作智能化,一定要有足夠多的傳感器通過大資料進行分析,想要做一款好的智能機器人,技術難關是一個大坎。

和手機一樣,機器人的硬體也隻是一個載體,搭載的服務不論是手機還是機器人,在俞志晨看來都是相通的。基于多年做蟲洞語音助手的經驗,他們的團隊從13年底開始全力着手機器人的研究與開發。機器人的結構非常複雜,次元也很多,單傳感器就有數十種。正因為傳感器很多,是以資料量非常大,這些資料采集到後傳送到核心控制區域還要進行存儲、分析、判斷、反應等一系列的動作。

機器人怎麼用?

俞志晨向我們介紹,智能機器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載體,看得見摸得着的硬體。另一部分是

人工智能

,就是機器人根據外部條件和情況作出的反應。在他看來智能汽車不需要太多幹預就可以自動駕駛,這其實是一個原理,隻不過載體是汽車的形狀。

除了機器人硬體和軟體的工作,他們的另一個工作量非常大并且複雜的工作是雲平台。以微軟雲為基礎,他們給使用者做了一套比較完整的機器人服務,為了尋求更多的使用者量,他們也将雲平台放在其它廠商的雲平台上供使用者使用。

一起來看圖靈的智能機器人

采訪的過程中,俞志晨向記者展示了圖靈機器人,啟動時間在7分鐘左右,除了唱歌、跳舞、講故事這類最基本的功能,它還可以掃地,完成一些簡單的動作。

機器人沒有操作界面,整個互動過程都是通過語音控制完成的。

俞志晨向我們介紹,圖靈機器人是中文語境下智能度最高的機器人,對中文語義了解準确率達90%,匹敵人類問答能力的DeepQA技術,融合上百個生活場景實用功能,支援超過500種生活問答,支援自然語言喚醒,在對話與聊天中滿足需求。

現階段的圖靈機器人通過多元傳感器處理資訊,感覺互動,外形上雖然能做到80%的仿真,但功能上還遠遠不夠。俞志晨表示,機器人現階段的智商能力隻處于6-7歲的學齡兒童水準,是以在應用上更加适合兒童。未來團隊的側重點也将會集中在人形機器人和兒童機器人這一塊。

自家産品目前已經被7萬多家廠商應用,俞志晨向記者介紹主要分為兩類:

軟體:社群、APP,qq機器人,虛拟寵物等

硬體:

智能家居 ,玩具,機器人,車載(提供體系的一部分)等

目前機器人行業都在提倡“機器人+”的概念,希望智能機器人在各個行業都能有豐富的應用甚至帶來重大變革。小編認為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随着科技的發展,智能化的不斷普及的深入,各行各業必然會收到人工智能的影響。

“隻争朝夕”

想要研發一款各方面體驗都不錯的機器人,在俞志晨看來難點就在于沒有标準,原件來源非常分散,相容性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由于機器人的傳感器很多,複雜版的有300多個,每一個的處理方式也不同,這些都是他們面對的困難。

俞志晨認識到正好一款智能機器人的不易,他表示,我們應該隻做自己做擅長的部分,尋求合作,力争用盡量短的時間去做一款真正好的産品。因為硬體經驗的匮乏,圖靈機器人的硬體選擇與制造商合作。俞志晨認為,手機發展到今天,不同的硬體可以搭載同樣的軟體,而機器人的未來發展方向也一定是軟硬體分離的。從語音助手到機器人,團隊希望做好軟體,以技術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與各家合作。

雖然機器人的發展前景非常好,但圖靈機器人搭載3萬毫安的電池也隻能用45分鐘,在智能化還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機器人能做的顯然并不多。考慮到上萬元的售價,機器人普及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顯然還需要很長時間。不過想想十年前手機的形态和功能,再看看今天手機的發展,想要造出《變形金剛》裡的機器人隻能是“一萬年太久”,而今天的所有的機器人都“隻争朝夕”。

原文釋出時間:2015-07-24 17:52

本文作者:豆瑞米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