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網際網路的普及,全民記者的時代悄然來臨。在這場如火如荼的自發的群衆運動中,大家都希望掌握一些新聞寫作知識。分析自己十幾年的業餘新聞寫作活動,我覺得新聞寫作水準的提高,要經過注重寫作、深入采訪和鑽研媒體三個階段。各位可以看看自己處在什麼階段,取得了一些什麼階段性成果。
寫出像樣的新聞作品,是每個初學者的願望。從消息練起,通訊、述評、評論等都要練習。有的人看不起消息,總想寫長長的通訊之類。他們以為消息不足道——短小,消息無出路——上司不看重。其實,消息,是于短小處見功底;消息,最能鍛煉你的新聞敏感。比如,消息的标題就很有學問。有人講,好标題是消息成功的一半。我看,好标題至少是消息成功的三分之二。至多呢?至多是100%。不然,怎麼會有标題新聞呢?

好新聞不是手寫出來的,是用腳踩出來的。陸遊的詩句:“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新聞專家都說七分采、三分寫,很有道理。你懂得采訪的重要性了,發現深入采訪,寫起文章來得心應手,就達到了新聞寫作的第二個階段。扪心自問,我勉強達到這個階段。第一階段時,你隻知道寫寫寫,總是擔心寫不好。寫到一定時候,就覺得基本方法已經掌握了,作品水準總是難以提高。什麼原因?往往是你的采訪功夫沒有到家。這個時候,你要多問自己:我采訪深入沒有?比如,你要寫一個人物,你沒有采訪到幾件感人的事迹,沒有幾個感人的細節,沒有幾句感人的語言,能寫得好嗎?莫說感動讀者,首先連你自己就不會感動吧?
有人反問,采訪重要性誰不知道?是的,你知道;并且,你也了解這個道理。作為初學新聞寫作的,也搞個采訪啦。但是,知道這個道理是一回事;要真正了解,把它自覺地落實到實踐中,又是另外一回事。除了嘗到深入采訪的甜頭,可能還要吃上幾個采訪漂浮,甚至憑空杜撰的苦頭,怎麼會真正懂得采訪的極端重要性呢?毛主席講:“感覺到了的東西不一定了解它,隻有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覺它……”對于“采訪”,我在這裡要更進一步:了解的東西,我們不一定會運用它,隻有熟練運用的東西,我們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它!
鑽研媒體,作品發表命中率高,這是新聞寫作的第三個階段。新聞作品寫出來是要力求發表的。為了提高稿件命中率,起碼你要考慮,你的作品适合在哪級媒體發表,和在什麼類型的媒體發表。從大的方面看,你的新聞作品有沒有新聞價值,從小的方面看,你甚至要鑽研編輯的新聞偏好。比如,你給廣播、電視台的投稿,語言的口感就要突出吧?是以,有的朋友稿件命中率低,可不要一味埋怨編輯不識貨哦!
2012年11月14日 發《團結報》
田茂宏,湘西龍山縣裡耶鎮人。中學進階教師。湘西作家協會會員、攝影家協會會員。本公衆号“多觀察社會,不随便雜談”,敬請各位朋友提出寶貴意見!
溫馨提示:
1、歡迎你的分享、收藏和點贊。
2、閱讀完本文後,歡迎你在文後留言。點開右下腳的六角花“在看”之後,下面出現“寫下你的想法”的提示,點開即可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