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建設者亮盞燈、留一處落腳點,公共圖書館的“深圳探索”

報料有獎

南都深圳報料電話:0755-82121212

2020年6月的夏天,農民工吳桂春在東莞圖書館的一則留言,火爆全網。他寫道:“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書能明理,對人百益無一害的,唯書也。”但卻因疫情沖擊百業艱難,迫于生計的他決定返鄉。而回憶17年的東莞生活,他說圖書館是最好的地方,餘生不忘東莞圖書館,願東莞圖書館越辦越興旺,識惠東莞,識惠外來民工。

吳桂春與東莞圖書館的故事刷屏後,人們也在思考,公共圖書館之于外來務工者,承載着怎樣的文化功能和價值?而對于深圳這座實際管理人口超兩千萬的特大城市,時常被調侃為“文化沙漠”的新興移民城市,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似乎顯得尤為重要。

在深圳市光明區光明街道牛山路與泉鳴路的交彙處,光明區圖書館便坐落于此,建築物開闊的弧形大門,猶如翻開的書頁一角。在這裡,一場關于公共圖書館數字化建設與營運的試驗正在進行中,以期跨域知識階層,縮小數字鴻溝,讓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更加貼近市民,惠及普羅大衆。

為建設者亮盞燈、留一處落腳點,公共圖書館的“深圳探索”

數字化實踐,讓人們不再“望書興歎”

和往常一樣,光明區圖書館館員麥詠詩在早上八點半來到工作崗位——讀者服務台,她要趕在九點正式開館前,確定所在樓層閱覽區的檢索裝置、自助借還機器、讀者辦證機等裝置的正常運作,還要給報刊閱覽區的過報下架整理,給當天新的報紙進行登記、整理及上架。

在整理完報紙後,麥詠詩就開始樓層巡館工作,防疫期間讀者是否佩戴好口罩,在閱覽區打電話影響到他人等行為,做好文明指引等。同時還要整理讀者還回的書籍,以及館内亂架、錯架的書籍。

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麥詠詩一幹便是近10年。她回憶說,過去在圖書館的工作,都是人工拿本子登記讀者身份證資訊、借書日期,還書時還得翻閱本子查找記錄。讀者找書隻能館内看到喜歡的就現場閱讀或者進行借閱的流程,無法知道館裡有什麼書,或者想要的某本書,其他圖書館有沒有。

而近年來,伴随着光明區圖書館數字化的建設,她感受到了一些新變化。讀寫闆的快速感應、機器快捷辦證、掃碼槍等,都為管理者和讀者節省了大量時間,流程上也更加便捷。而數字化的互聯互通,書籍可通過線上查詢到全市圖書館的書籍狀态,避免讀者到館卻發現沒有所需圖書,再去下一個圖書館尋找的漫長過程。

麥詠詩舉例介紹說,以前手工登記,讀者借5、6本書,加上排隊、登記,每個人大概需要5分鐘。而如今每個樓層都設有自助借還書機。“借還書幾乎沒怎麼出現排隊的現象,因為就算借閱10本書也就是20~30秒的事情”。

不僅如此,為了幫助像麥詠詩這樣的管理者們從繁重的圖書整理工作中解放出來,圖書館還全面引入了智能點檢機器人以及智能書架系統。智能點檢機器人可以幫助管理者提高圖書盤點效率,隻需占用下班後的一點時間,一個月即可完成百萬圖書的點檢工作。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書架系統,可對圖書進行自動化資料采集與定位。通過圖書館裡的每本書上一枚小小的RFID晶片,能夠與智慧書架的感應闆互相感應,書籍資訊不僅能自動出現在智慧書架前端的顯示屏上,還能實時上傳資料到背景系統中,管理者不需要再重複進行圖書架位調整。

對于讀者來說,館内閱讀完畢後,不需要糾結圖書該放回哪個書架,圖書放到智能書架任意位置,都能把資訊回報到智能中心,實時資訊采集讓系統可以即時更新書本目前架位。

如此一來,面對浩如煙海的書籍,大家都不再“望書興歎”。光明區圖書館資訊化建設相關負責人介紹,圖書館24小時還書和分揀,解決了閉館後無法還書的問題,分揀是從無到有,之前是人工分揀,采用自動化分揀裝置後,效率應該可以說是質的飛躍,提高了數倍,且分揀更加精準。

傳統圖書館的蝶變,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程序中,關于圖書館的建設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作為存儲人類智慧結晶的重要場所,圖書館可以說是人類進步的基石。而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圖書館+數字化”也正帶來傳統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蝶變。

而光明區圖書館的數字化實踐與探索,離不開安放在圖書館六樓,由華為打造的資料中心機房。圖書館内智慧應用的互聯互通、資源采購、圖書分揀、讀者自助借閱和辦證等,人來人往,書借書還,都通過這裡的資料中心實作。

許德壽是對資料中心機房再熟悉不過的人,他是光明區圖書館的第一批員工,自2012年7月畢業後便進入圖書館工作,一直從事圖書館資訊技術工作。而在他工作的近10年時間裡,随着商業社會的愈發繁榮,網際網路的興起,圖書館已不再固守傳統借閱方式,數字經濟時代,圖書館服務讀者方式也在悄然變化。

“圖書館的智慧化應用離不開資料中心的支援。” 許德壽說:“依托于‘智慧大腦’提供的海量資料,圖書館可以進一步挖掘讀者的個性化閱讀需求,為不同讀者定制不同的書籍清單。例如不同的成長階段,适合閱讀的書籍;不同的閱讀偏好,喜歡的書籍;不同的學習需求,适宜的書籍。”

他表示,依托圖書館的“智慧大腦”,圖書館就可以從為讀者提供借書的被動服務,變成為讀者提供針對性薦書的主動服務,引導讀者閱讀更多好書。

此外疫情也在催化圖書館的數字化服務,借助數字技術,圖書館的服務和溫度得以突破疫情的阻隔,将溫暖送達每一位讀者的心間。

在疫情期間,光明區圖書館從業人員羅鎮桓通過“光明數字文化閱讀平台”小程式組織了線上讀書會活動,上架圖書館的薦讀書籍,讓圖書館的讀者在疫情防控期間也能線上閱讀、交流和分享。他說,數字化的手段可以突破疫情阻隔,拉近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背景的大資料還能進一步分析讀者的閱讀需求,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讓圖書館的服務更有溫度。

建設包容性圖書館,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水準

農民工吳桂春與東莞圖書館的故事,映射出公共圖書館之于普通人,之于一座城市的重要意義,也引發人們對公共圖書館功能和價值的思考。而上一次人們廣泛關注公共圖書館的議題,還是杭州圖書館館長褚樹清拒絕讀者請求,讓乞丐和拾荒者進館。他回答說:“我無權拒絕他們入館讀書,但您有權利選擇離開。”

圖書館專業學者範并思表示,每個社會都需要一些這樣的公共空間,沒有門檻,一般不收費,不需要資格審查,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夠放心地進入,并在一定範圍内獲得資源和支援。他認為這樣的公共空間,是極其重要的,它們是促進社會包容的“城市燈塔” 。

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顯然,一座包容民工、乞丐和流浪者的公共圖書館,是才是公共圖書館應有的公共和公益屬性,也是丈量城市溫度的标尺。

而在光明區圖書館的二樓,正打造一間24小時自助圖書館,為這座城市的建設者亮一盞燈、留一處落腳點。

再度回望曆史,近代公共圖書館誕生于十九世紀中葉的英國,其初衷正是服務産業勞工,讓每個人都能平等地擷取知識。而深圳是我國外來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水準,服務于每一位城市建設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的主要供給端,其重要性更加凸顯。

如何提升公共圖書館在城市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功能和作用?光明區圖書館已經探索先行,以數字化建設率先破題。以24小時書香亭為例,光明區圖書館在全區布局了71個24小時書香亭,為市民提供自助、互聯、24小時開放的借書、還書、申辦讀者證、預約取書等免費服務的文化設施,讓圖書館的服務更加貼近市民。

而24小時書香亭資料中心和監控中心正是設在光明區圖書館,營運團隊通過各種技術手段提供全天候服務,響應和處理各項業務需求。“通過大資料的分析,我們能夠精準掌握各個片區讀者的閱讀需求,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同時對各個書香亭的閑置書籍進行高效排程。”光明區圖書館24小時書香亭負責人陳家威介紹說。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指出,公共文化服務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與其他領域相比仍顯滞後。提出要拓展公共文化服務智慧應用場景。依托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區塊鍊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加強雲端資料挖掘和分析能力,推動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實作包括智慧服務、智慧分析、智慧評估和輔助決策等功能在内的智慧化營運,優化資料回報模式。

而深圳作為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地,光明區圖書館的數字化探索正走出一條“先行示範之路”。

采寫:南都記者 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