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并不是“國中”,父母早知早受益

孩子的教育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很多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家中的所有人都期望孩子成才,對孩子的教育更是非常重視,恨不得把最好的教育資源都給孩子。

但是很多家長都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哪怕是斥巨資給孩子補課,把孩子送到特别好的學校特别好的班級,孩子的成績還是不理想,是孩子真的不聰明嗎?

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并不是“國中”,父母早知早受益

其實并不是這樣,是有很多家長錯過了孩子變聰明的機會,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上國小可以不重視,國小的東西很簡單,孩子國中的時候才需要重視,不重視國小還可以讓孩子有一個輕松又美好的童年,兩全其美的事情,殊不知,很多家長這樣做都已經錯了,孩子一生中有三次變聰明的機會,這三個機會并不是國中時期,每位家長都應該早早知道這三次機會。

哈佛大學的教授表示:孩子變聰明三個重要的階段是在10歲之前,家長應該重視起十歲之前的這三次機會,早知道早受益。

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并不是“國中”,父母早知早受益

孩子的大腦在十歲之前會經曆一個迅速發展的階段,到了十歲之後,也就是孩子國小差不多要畢業的時候,孩子的大腦發育已經差不多完善了,就像是一瓶水已經裝滿了,你想裝進去多餘的水,可能就塞不進去了,同理,在這個階段去開發孩子的大腦、提高孩子的智商會變得很不容易。

孩子變聰明的三次機會

第一個節點是在0-3歲

通過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大腦僅370克左右,孩子9個月時就可以增加至660克;3歲可以達到1200克,約占成人腦重的70%-80%,也就是說,孩子三歲的時候,大腦發育就和成年人差不多了。

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并不是“國中”,父母早知早受益

孩子的腦部發育需要刺激,長大後智商高不高,還要看家長能否抓住孩子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家長如果對孩子進行正确的早期教育會事半功倍。

一般情況下,0-1歲的小寶寶對聲音的刺激比較敏感,家長可以在此時引導孩子分辨一些聲音。

兩歲前是寶寶動作發展的關鍵時期,寶寶滿月之後就會逐漸爬行,家長可以帶着孩子進行爬行,發展寶寶的動作。

1-3歲也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家長可以輔導寶寶說話,孩子剛開始會模仿爸爸媽媽說話,家長要讓寶寶逐漸明白每一個字的含義,比如說教孩子叫媽媽的時候,把孩子的頭轉向媽媽。

第二個節點是在3-6歲

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并不是“國中”,父母早知早受益

孩子變聰明的第二個關鍵期是三到六歲,這個時期,孩子的大腦發育趨于平緩,此時孩子将會獲得更多的肢體協調能力。

一些家長可以抓住這個時期讓孩子變聰明,将孩子送去一些早教班、幼稚園,讓他們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引導,這個時候,孩子将會變得更加聰明。

第三個節點是8-10歲

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但并不是“國中”,父母早知早受益

8-10歲的寶寶已經逐漸有了自己的思想,這個時期也是寶寶價值觀樹立的關鍵時期,他們可以通過父母、老師的引導知道孰是孰非,家長可以從此時開始鍛煉孩子的情商,孩子為人處事的能力,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性格。

有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是讓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忽略了孩子的幼教和胎教,也就忽略了寶寶變聰明的關鍵時期。

孩子變聰明的關鍵時期,家長一定不能夠忽略,抓起孩子變聰明的關鍵時期,以後孩子的學習會輕松,家長也會變輕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