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攀鋼集團開始使用阿裡雲ET工業大腦,預計節省成本超1000萬

攀鋼集團開始使用阿裡雲ET工業大腦,預計節省成本超1000萬

5月8日,攀鋼集團、阿裡雲、積微物聯達成合作協定,三方将以阿裡雲為技術載體,以積微物聯為平台,以攀鋼集團為場景試點,深化ET工業大腦在鋼鐵生産領域的應用。

工業大腦将深入鋼鐵生産核心環節,大大降低鋼鐵料消耗,節省千萬生産成本,實作攀鋼集團智能制造、智慧營銷、智慧采購、智慧物流和智能裝備的“兩化融合”目标,全力打造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範産線,共同賦能國内鋼鐵行業的智能化發展。

三方将圍繞生産工藝優化、産品表面缺陷識别、裝置智能維修、工廠和産線可視化、智能安保等多個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煉鋼就是煉渣”,這是鋼鐵生産過程中的一句老話。鋼由生鐵而來,和生鐵的主要差別在于成分不同,所謂煉鋼就是通過冶煉降低生鐵中的碳、去除有害雜質,再根據鋼性能要求加入适量合金元素,使之性能優良。為了将原料中一些不需要的雜質去除,就需要進行造渣。造好渣是實作煉鋼生産優質、高産、低消耗的重要保證。

阿裡雲副總裁李津介紹,優化造渣品質、降低鋼鐵料消耗是雙方合作的目标之一。鋼鐵料消耗占整個煉鋼廠成本的70%以上,降低鋼鐵料消耗,就意味着原料投入減少、成本和能耗降低。

未來,阿裡雲ET工業大腦應用到攀鋼西昌鋼釩轉爐煉鋼工藝後,預計優化轉爐煉鋼複吹和造渣環節,降低吹損和噴濺,減少渣中TFe含量1%,降低氧活度名額10ppm,使鋼鐵料消耗顯著降低,每年為攀鋼節約成本超過千萬元。

同時,工業大腦還會被應用到冷軋環節,找出影響冷軋合格率關鍵因素,優化冷軋工藝控制。預計可提高冷軋卷I機關合格率0.2%以上,每年為攀鋼帶來數千萬元效益。

依托西部地區豐富的釩钛磁鐵礦資源和自主建立立設,攀鋼是我國戰略後方的特大型釩钛鋼鐵企業集團,在相關資源的綜合利用方面已處于世界領先水準,是全球第一的産釩企業、國内最大的钛原料和産業鍊最完整的钛加工企業,以及國内重要的鐵路用鋼、汽車用鋼、家電用鋼、特殊鋼生産基地,攀鋼西昌鋼釩是攀鋼集團資訊化建設的排頭兵。

攀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段向東表示,攀鋼是一個因國家戰略而生,因科技創新而興的資源利用綜合型企業,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在企業變革發展中的作用,希望與阿裡雲一起攜手利用人工智能打造鋼鐵行業的工業大腦。

積微物聯作為西南工業網際網路的領軍企業,緻力于将大資料、人工智能、區塊鍊、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新技術內建落地,形成标準化服務平台及産品,為客戶提供極緻服務。

去年4月,阿裡雲ET工業大腦正式推出,随後快速在光伏、橡膠、新能源、通信等領域落地,幫助各大制造企業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被稱為“中國制造換道超車”的新機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