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合資車企沒能活到2022年。去年12月30日,華晨雷諾金杯提出破産申請。不久前就有媒體曝光,該公司已經開始暫停員工工資發放,有工廠停工3個多月。CEO施戈邁更是早早丢下爛攤子,重回歐洲擔任雷諾英國市場負責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繼2020年4月14日東風雷諾宣布重組并退出中國乘用車市場後,雷諾品牌再次敗走中國市場。法國第二大車企在華業務,可謂屢屢受阻。

早在上世紀90年代,雷諾就進入中國市場,與三江航天合資成立了三江雷諾汽車公司,主要生産輕型商用車,首款車型是塔菲克(Trafic)。但由于當時本地生産率極低,零配件基本上都是從外國進口,在國内進行組裝,是以導緻成本居高不下。原本計劃年産4萬輛,結果八年間累計銷量僅4112輛。千禧年,扛不住連年虧損的三江集團宣布退出。
此後,雷諾汽車在中國市場就以進口形式進行銷售,最慘淡的時候還不足900輛,直到引進科雷傲才有所好轉,從第一年的1.47萬輛到第二年的2.97萬輛。重新開機中國市場也在這時候提上了日程,這一次的合作對象是東風汽車,九年前東風雷諾正式成立,主要生産燃油乘用車。
2016年推出了科雷嘉和科雷傲兩款SUV車型,次年便收獲7.2萬輛的銷量佳績。當時東風雷諾信心爆棚,喊出了2022年将銷量提升至40萬輛的豪言壯語。誰曾想,巅峰竟然如此短暫,此後兩年銷量持續下滑,直至黯然退出中國燃油乘用車市場。
在此期間,雷諾念念不忘輕型商用車市場,于是就有了以1元的現金價格,收購華晨金杯49%的股權。作為當時中國汽車市場最年輕的合資公司,華晨雷諾金杯計劃以金杯、雷諾、華頌三個品牌生産銷售輕型商用車,預計到2022年底推出7款LCV(輕客),包括3款電動汽車,實作年銷售15萬輛。
這一目标并非天方夜譚,要知道誕生于上世紀80年代末的金杯汽車被譽為“國民神車”,曾擁有金杯海獅、金杯閣瑞斯等上百款車型暢銷全國。巅峰時市場占有率超過75%,連續19年位居中國商用車市場銷量榜首,是毋庸置疑的輕客第一品牌,保有量突破100萬輛。
随着江鈴、上汽大通等品牌的崛起,金杯汽車開始走下坡路,甚至出現虧損。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借助雷諾的技術,還是有希望重回巅峰。可發展并不如想象中順利,成立頭幾年一直在“吃老本”,依靠金杯的産品線苦苦支撐。
直到2020年11月,雙方合資的首款車型金杯海獅王才正式上市,但市場反響平平。華晨雷諾金杯全年僅賣出約2.3萬輛,同比下滑42.8%;連續3年下滑,與合資前的銷量持平。去年前11個月,累計銷量僅約0.7萬輛,并且自9月後便再無生産。
除了拖沓的産品節奏,華晨集團經營不善、債券高企,無法為華晨雷諾提供資金等方面的支援,也是導緻破産的原因之一。據悉在短短四年間,該公司總共涉及了730起法律訴訟,涉案金額高達1.52億元;共計列為被執行人102次,被執行總金額1.4億元,其中多為涉及供應商的合同糾紛。
結語
作為有着122年悠久曆史的法國品牌,雷諾在中國水土不服,但他們顯然不願意放棄這塊重要市場。三年前他們與江鈴集團共同成立全新的合資公司,并于去年9月推出首款純電動汽車——羿。8月份又與吉利簽署諒解備忘錄,有消息稱,雙方将合資成立一家公司,主攻亞洲的新能源市場。效果如何,還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