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成績好的孩子大多不愛說話”,挺有道理

“你家的孩子很文靜,學習一定很好”,這句話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人經常能夠聽到的一句話。

那麼,為什麼人們對于文靜的孩子都有“學習好”這種先入為主的印象呢?

其實就是因為不太喜歡說話、比較安靜的孩子專注力較強,而專注力是學習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成績好的孩子大多不愛說話”,挺有道理

一位育兒專家曾表示,嘴巴賊溜的孩子,成績都比較一般,而不吭聲的孩子一般學習都很好。

确實,我們在生活中也能夠發現,學習成績比較優秀的孩子,大多數都是不太喜歡說話的,這是因為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将注意力全部都放在了學習上,不容易被一些其它的事情所幹擾,是以就不會說太多的話。

“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成績好的孩子大多不愛說話”,挺有道理

但是那些喜歡說話的孩子,很明顯在學習的時候,容易被一些與學習不相幹的事情所幹擾,或是自身根本就做不到專心學習,是以才會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成績。

确實,如果孩子上課特别愛說話,将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響學習的進度,學習成績自然也會受到影響,那麼,對于這些特别愛說話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去教育呢?

家長該如何教育愛說話的孩子?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一件事,愛說話并不是孩子的缺點,而是因為孩子缺乏專注力,進而導緻孩子容易被一些事物幹擾,繼而産生一些有用沒用的話題。

是以,在對待這類孩子的時候,家長不能夠本着“孩子犯錯”的态度來看待孩子,而是需要以引導教育的态度來進行幹涉。

“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成績好的孩子大多不愛說話”,挺有道理

★與孩子進行有效互動

愛說話的孩子,除了關注點過于分散之外,還有可能是因為家長的問題。有人可能會問了,孩子愛說話,和家長有何關系,難道是家長也愛說話麼?

其實,并不是這樣的,家長愛說話固然會讓孩子慢慢變得愛說話,但是孩子愛說話更大的原因是家長“不愛說話”,也就是家長平時和孩子的交流互動很少,這就會導緻孩子缺乏安全感,心裡極度空虛,是以隻能夠使用多說話這種方式來引起家長的注意力,讓家長能夠注意到自己。

“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成績好的孩子大多不愛說話”,挺有道理

是以,如果你的孩子經常喜歡說話,尤其是見到你之後就叨叨個不停,那麼家長就需要注意了,很可能是因為自己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太少了。

如果真的存在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在平時下班的時候,或是周末休息的時候,把時間多配置設定一些給孩子,有空就多陪陪孩子,比如下班回家之後可以和孩子一起去看看書,也能夠和孩子一起做做孩子感興趣的遊戲等等,增加親子互動,提高孩子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成績好的孩子大多不愛說話”,挺有道理

★着重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說話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孩子的專注力不夠,無法将精神全部集中到一件事上,因為孩子如果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件事上,那麼,話自然不會太多,是以,要想讓孩子變得不再經常說個不停,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強一下孩子的專注力。

我們都知道,專注力是最影響孩子學習效果的一種因素,它不僅僅影響着孩子的文化知識學習,還影響着孩子的行為習慣、技能經驗等方面的學習。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愛說話的孩子成績一般,成績好的孩子大多不愛說話”,挺有道理

首先,要注意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很多東西,其實在孩子出生之後,随着孩子的成長會逐漸地形成,比如孩子的專注力。孩子成長時,自身會因為各種因素而逐漸地形成專注力,但是很多家長卻因為錯誤的教育方式或行為,導緻孩子的先天專注力被破壞,這種情況就會逐漸導緻孩子的專注力變差。

舉個例子,比如孩子在家裡做家庭作業的時候,家長心疼孩子,是以經常給孩子端茶、送水、送水果等,這樣的行為看起來是家長在用心關愛孩子的身體,但其實是在嚴重地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因為孩子專心做作業的時候,總是被打斷,導緻孩子的注意力分散,長此以往,孩子的專注力就會越來越差。

其次,要注意對孩子進行有效的專注力訓練

有些孩子的先天專注力不強,或是已經被家長破壞了專注力,那麼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着重于後天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了。

一般來說,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需要做到三點,即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孩子的接受性)、實施有效的專注力提升訓練方式(專業性和有效性)以及提升孩子提高專注力的主動性,循序漸進地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本文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