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正處于汽車行業轉型變革的拐點時期,汽車技術用突飛猛進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例如這兩年雷射雷達、高階輔助駕駛、更節能的混動系統、更安全的電池技術等等新産品紮堆地推出,讓很多車主發現,好像剛買的一台新車沒過多久就過時了,這句話放在電動車上尤為明顯。是以為了走在時代的前沿,做一個有前瞻眼光的購車人,我們就必須要了解下明年都有什麼新技術要量産了。這個系列我将分成上下篇,其中上篇将給大家介紹自主品牌新技術,下篇将介紹非自主品牌的新技術。
一:續航超過1000km的純電動汽車來了?

前不久廣汽埃安新車型AION LX Plus正式亮相,新車最大的亮點就是官方标稱該車擁有1008公裡的續航裡程(CLTC工況下),從資料上看,這個電池的容量達144.4kWh,目前蔚來汽車最新的電池也僅有100kWh,而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也僅75kWh,是以這個續航盡管實際應用打個7折,也有大概700左右的續航,這是目前市面上少見的超長續航車型,而實作超過1000km續航的秘密就在于AION LX Plus電池的矽負極技術。
一般來說锂電池的負極都是采用石墨,而為了提升負極的锂離子儲存能力,廣汽所使用的電池在負極中添加了矽,參雜後電池負極的锂離子儲存量提升了9倍(官方資料)。而這就意味着電池的能量密度得到巨大的提升,也就是同樣的體積下,電池能儲存更多的電能。這也是為什麼同樣尺寸的車,同樣尺寸的内部空間,換了新電池以後續航能得到這麼大的提升。
同時為了解決電池容易老化,續航衰退的問題,廣汽的這款矽負極電池采用了納米複合矽技術、帶自修複功能的粘結劑技術以及梯度複合塗布技術,減少膨脹的同時減少矽和電解液接觸。
二:用車成本堪比電動車的混動SUV?
2021年底,吉利星越L油電混動版也将正式釋出和預售了,新車将2022第一季度傳遞。新車采用了全新的混動系統雷神智擎Hi·X,據官方介紹,這套混動看紙面參數可以說是目前工信部油耗最低的混動車,NEDC油耗低至3.6L/100km, 比比亞迪dmi之前官方的3.8L的百公裡油耗還要低0.2升/100km。盡管放在92号汽油漲到7元/升的時代,百公裡也才25塊錢,這與電動車用快充充電的用車成本都有得一拼了。
據官方介紹,吉利吉利星越L油電混動版的1.5L渦輪增壓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3.32%,超越了之前比亞迪骁雲1.5L自然吸氣發動機以43.04%世界紀錄,重新整理了全球第一熱效率的資料。
同時吉利一共釋出了兩款混動變速箱,分别是DHT和DHT Pro,兩者的主要性能名額包括:可以實作純電、串聯、并聯驅動以及能量回收四種模式。從釋出會的圖中我們可以看到。DHT的主要結構中有兩組行星齒輪組,這種設計更類似于豐田和通用的那一類技術。
而DHT和DHT Pro兩者的不同在于:DHT Pro在DHT的基礎上,增加了三檔齒輪變速,可以了解為增加了一個三檔的變速器,這與之前雷克薩斯推出的GS450h那種在THS系統上增加一套兩檔變速器和LC500h在THS後加四檔變速器比較相類似。
三:比亞迪提升刀片電池能量密度,續航達到700km
面對強敵的挑戰,比亞迪雖然憑借DM-i和刀片電池在國内新能源領域遙遙領先,但也并沒有閑着。從比亞迪的上市規劃來看,明年比亞迪唐EV将推出換代車型,新車搭載刀片電池,雖然都叫刀片電池,跟漢、海豚、秦用的刀片電池看起來像是同一模一樣的,但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比亞迪對刀片電池其實也悄悄地做了技術更新。據了解,目前現有車型搭載的刀片電池的能量密度為140wh/kg,而新款唐EV電池包提升至150wh/kg。其實這個提升在我們看來幅度并不大,放三元锂電池上,這幅度的提升還是比較容易的,但對于磷酸鐵锂型電池來說無疑是技術上的突破。
由于新能源補貼的退坡,目前很多車企已經不再過分追求電池能量密度,以前不難看到一些200wh/kg的電池,但目前從今年第二批的推薦目錄車型上看到,三三元锂池能量密度也是控制在更保守一些的150-180kw/kg的能量密度範圍,而比亞迪的磷酸鐵锂電池做到了150kw/kg,這個資料對比三三元锂池毫不示弱。而對比回同樣的磷酸鐵锂電池,那麼刀片電池無疑是業界能量密度最高的電池産品。
同時經過一年多的驗證,刀片電池的可靠性和産品力都得到了肯定,而如今比亞迪再對其進行了更新,無疑更具競争力。據猜測,明年比亞迪這款高能量密度的刀片電池會陸續搭載上新款的EV車型中。
四:更快更省的蔚來二代電驅系統來啦!
衆所周知,蔚來汽車的技術自研是其品牌亮點之一,因為電機電控系統采用全棧自研,所在更新換代的節點會與采用供應商産品的車企有所不同。據官方宣布,明年将要傳遞的蔚來ET7将會搭載上全新一代的電驅系統,這套新系統總功率可以達到480kW,百公裡加速僅需要3.9秒,同時這個全新一代的電機由于使用碳化矽子產品,電控系統的綜合損耗降低了4%~6%。
除了180kW電機的控制子產品更新外,對感應異步電機,也就是300千瓦的IGBT的子產品也進行了更新,從之前的900A提升到了960A,電流能力得到一定提升。總體來看,蔚來的第二代電驅系統優化電機效率,提升速比,以及對控制子產品進行更新和更新,這一系列的舉措讓車輛不僅能得到動力上的大幅提升,同時在能耗方面也得到降低。
五:小鵬城市NGP,城市再也不怕看錯導航?
相信對小鵬汽車有一點了解的朋友一定對NGP不會陌生,它的全稱是Navigation Guided Pilot,自動導航輔助駕駛系統,這個功能有助于幫助駕駛員在路上減輕駕駛疲勞,比之前自适應巡航ACC更先進的地方在于:這個NGP功能可以根據導航資訊自動輔助駕駛員駕駛,也就是說它可以自動跟車、變道,還能自動進出高速出口。之前在P7上面那款NGP隻能在高速上使用,而明年将要推送的NGP則是城市使用的。在城市使用最大的難點就是需要應對更加複雜的路況,更大車輛密度、更多行人、單車,紅綠啟停等等。
由于增加搭載了雷射雷達,是以2021年釋出的新車小鵬P5成為首款使用城市ngp的車型,據了解,P5的城市NGP将于2022年第二季度的OTA推送。但問題是,在城市這麼複雜的路況,我們真的敢依賴領航功能嗎?
從官方消息中可以看到,小鵬P5所采用Livox覽沃的HAP雷射雷達,這也是國内首款采用雷射雷達的車型,對于路況資訊的感覺更加清晰。但HAP雷射雷達目前無法有效識别路面的标志,如分道線、各種指引箭頭;也無法分辨限速辨別和紅綠燈狀态資訊。是以P5仍需要多感融合的輔助駕駛方案,各個傳感器需要互補工作。
但是不得不說,城市ngp是個相比以上兩個功能都要複雜百倍的功能,那麼這個軟體算法做得如何才是關鍵,我們期待對P5城市NGP的進一步評測驗證。
自主品牌近幾年的快速發展讓我的這類選題也有了豐富的素材,雖然文中僅有5個技術盤點,但是這僅是筆者為了考慮文章篇幅精簡出來的内容。在一大堆的新技術中不難看出,這幾年自主品牌的車型為什麼能成為了很多消費者心目中的第一選項,因為更豐富的配置、更大的空間、更漂亮的外觀設計以及更先進的技術等等。相信有一天,這些品牌不僅在國内受到大家的歡迎,甚至能走出國門,被全世界消費者認可。
哦,對了,其實已經有很多車型走出了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