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在19世紀下半葉,當民族主義席卷西方音樂界時,意大利這個以歌劇創作著稱的國度出現了一位新的歌劇大師,那就是——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他用自己的音樂描繪出一幅又一幅宏偉的音樂篇章。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生平介紹

1813年,威爾第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托附近的一個小酒館經營者家庭。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激起威爾第早年音樂雄心的是一位布賽托商人巴霍·茲,他不僅提供威爾第全城最佳的音樂教育,在威爾第七歲時又再次出資要送他到米蘭音樂學院學習,但遺憾未被錄取。

後來跟随斯卡拉歌劇院的音樂家拉維尼亞學習音樂。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奧貝托》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1839年他的第一部歌劇《奧貝托》在斯卡拉歌劇院上演,觀衆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打開了他闖進意大利歌劇界的大門。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1842年,因他第二部歌劇《納布科》(Nabucodonosor)的演出成功,一躍而成意大利的一流作曲家。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當時意大利正處于擺脫奧地利統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用自己的歌劇作品《倫巴底人》、 《埃爾納尼》、《阿爾齊拉》(Alzira)、《列尼亞諾戰役》(La Battaglia di Legnano)和革命歌曲,鼓舞人民起來鬥争,是以獲得“意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之稱。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阿爾齊拉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列尼亞諾戰役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19世紀50年代是他創作的高峰時期,寫了《弄臣》(Rigoletto)、《遊吟詩人》(Il Trovatore)、《茶花女》(La Traviata)、《假面舞會》(Un Ballo in maschera)等七部歌劇,奠定了他歌劇大師的地位。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假面舞會》(Un Ballo in maschera)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後來,1871年應埃及總督之請,為蘇伊士運河通航典禮創作了《阿伊達》(Aida)。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晚年又根據莎士比亞的劇本創作了《奧賽羅》(Otello)及《法爾斯塔夫》(Falstaff),兩部歌劇的首演都獲得了震耳欲聾的掌聲和歡呼。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法爾斯塔夫》也是他漫長又輝煌的創作生涯中最後一部歌劇作品。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威爾第是浪漫主義歌劇的傑出代表,其音樂氣勢恢弘豪邁,戲劇性極強。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威爾第善用意大利民間音調,管弦樂的效果也很豐富,尤其能繪聲繪色地刻畫劇中人的欲望、性格、内心世界,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作曲家之一。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威爾第一生創作了26部歌劇,《茶花女》、《弄臣》、《阿依達》、《奧賽羅》、《遊吟詩人》、《納布科》等作品在世界歌劇舞台至今長盛不衰。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除了歌劇,1873年,因他喜愛的老作家曼佐尼病逝,而為曼佐尼創作了《安魂曲》。在曼佐尼逝世一周年時,《安魂曲》在聖馬爾科大教堂演奏,由威爾第親自指揮。

這部傑作是威爾第除歌劇之外,唯一一部享有盛譽的作品。

意大利歌劇金曲收割機 威爾第成為歌劇作曲大師的封神之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