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名紅軍被纏滿稻草,暗道敵人太歹毒,知道真相後躬身道謝老地主

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紅軍“打土豪分田地”,深受窮苦人民愛戴,與此同時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和土豪士紳成為紅軍的對立面,勢同水火。但凡事沒有絕對,也有開明的地主士紳同情紅軍,認為紅軍是好人,貴州省黎平府高西款下洋村的吳起才就是一個不一般的人物。

5名紅軍被纏滿稻草,暗道敵人太歹毒,知道真相後躬身道謝老地主

吳起才(1878-1941年)侗族,字盛唐,号佐台,俗稱台老爺,光緒四年(1878年)生于高西款下洋村。黎平縣曾在明末出了個大人物,南明重臣、湖廣總督何騰蛟,他組織上司荊湘十三鎮抗清,被俘後英勇就義。

吳起才雖然出身于農民家庭,但家道殷實,父母讓他得到很好的教育,從小就進入私塾讀書。他聰穎好學,過目不忘,成為人中龍鳳,侗鄉翹楚。吳起才不僅學識好,而且有正義感,好打抱不平,見善不欺,逢惡不怕,樂善好施。

5名紅軍被纏滿稻草,暗道敵人太歹毒,知道真相後躬身道謝老地主

清末,尤其是1851年以前的高洋地區很不太平。那時的高洋地區,隸屬古州八萬軍民總管府,總管府設在羅裡,下屬66寨,高東、高西和六合一帶偏遠,土司官鞭長莫及,導緻這一帶盜匪猖獗,殺人越貨,弄得雞犬不甯,地方群衆惶惶不可終日。

直到清鹹豐元年(1851年),黎平知府胡林翼強化團練、保甲,為維持地方安定,高東、高西及上下洋寨和六合團民團,組建高洋大款。款首由民間推舉,上級委任,任期不限,以政績為标準。吳起才可謂生逢其時,他為人公正無私,能言善辯,熱心地方公益事業,公正合了解決民事糾紛,深受周邊地方的敬重,被大家公推為高洋大款的款首。

5名紅軍被纏滿稻草,暗道敵人太歹毒,知道真相後躬身道謝老地主

△胡林翼

吳起才管轄區域包括上下高洋出蓋保到下下洋洞,四面八方的侗寨都屬他管轄。萬千黎民的安危系于一身,吳起才不敢有絲毫大意,他召集各寨子的男丁,成立地方武裝組織。每年禾谷歸倉之後,他都号召各村各寨的青壯年男子集中練刀槍,習棍棒。

這些受過訓練的款丁都屬于吳佑台上司,人們都稱呼他為“台老爺”。“台老爺”率領這支子弟兵巡察村寨;嚴懲作奸犯科;哪裡有土匪騷擾村寨,就率款衆前去剿滅。那些平日裡打家劫舍、聚嘯山林的土匪強盜聞聽“台老爺”來了,頓時吓得銷聲匿迹,有了這支武裝地方上太平多了。

5名紅軍被纏滿稻草,暗道敵人太歹毒,知道真相後躬身道謝老地主

“台老爺”有威望、有實力,有心懷叵測的人就想拉攏收編他。 民國十四年(1925年),盤踞王寨(錦屏),集兵匪于一身的團長龍青雲封吳起才為防剿團長,想讓“台老爺”上他的“黑船”。道不同不相為謀,吳起才識破他的陰謀,斷然拒絕。龍青雲也隻好作罷,其出沒于老山界的原始森林中,就是不敢溜進高洋大款一步。

不管是土匪還是官兵,都不敢亂進高洋大款,就連榕江縣宰牙鄉鄉長李烈英也不敢背槍跨進高洋半步,他們往來榕江都要繞道而行。當時尚重一帶有這樣幾句順口溜:

六合團有個九龍屯,

寨邊的菜園,

由你愛出是愛進;

高洋大款鐵城牆,

打不進。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經過高洋一帶,李烈英帶兵暗中狙擊紅軍,痛腳掉隊的5名紅軍戰士被他俘獲,捆綁在高壩寨。

5名紅軍被纏滿稻草,暗道敵人太歹毒,知道真相後躬身道謝老地主

李烈英向吳起才通報了這個事,“台老爺”對李烈英說:“把他們交給我,我會處置他們的,你們放心走吧。”

按大款的規矩:“戰場上打死了的無可奈何;抓獲的都不能任意殺害。”台老爺令高洋款丁,把紅軍押到官地(地名)】牛棚,5個紅軍戰士被稻草厚厚地纏成了“粽子”。這幾個紅軍戰士被這種捆綁方法搞懵了,以為地主土豪要燒死他們,暗暗地罵台老爺心太狠毒。

5名紅軍被纏滿稻草,暗道敵人太歹毒,知道真相後躬身道謝老地主

其實他們錯怪“台老爺”了。當時已是冬天,夜深人靜時非常冷,“台老爺”知道紅軍戰士身冷腳凍,就令幾個款丁用稻草把5位紅軍戰士包起來。款丁們也以為“台老爺”要用火燒死紅軍,但實際上是為了使紅軍戰士不緻挨冷受凍。

也難怪他們會這麼想,在第二次國内革命戰争時期,紅軍“打土豪分田地”,鬥争對象就是像“台老爺”這樣的地主老财,雙方是敵我沖突,“台老爺”又怎麼會愛惜紅軍的性命呢!

5名紅軍被纏滿稻草,暗道敵人太歹毒,知道真相後躬身道謝老地主

那麼“台老爺”為何要善待紅軍呢?原來紅軍先遣隊八月份過黎平時秋毫無犯,深得百姓愛戴,群衆自發組織敲鑼打鼓迎接紅軍。從那時起“台老爺”就明白紅軍是老百姓的隊伍,是一支軍紀嚴明的正義力量,他非常認可紅軍的作為。

如果是普通群衆和貧苦農民救助紅軍那沒什麼稀奇的。當地群衆冒着生命危險,保護、幫助、收留受傷紅軍戰士的事例數不勝數,留下了很多軍民魚水情的感人故事。在這5個紅軍心裡,怎麼也不會想到,會有地主老财怕他們凍着,但接下來“台老爺”的舉動更是讓他們始料不及。

5名紅軍被纏滿稻草,暗道敵人太歹毒,知道真相後躬身道謝老地主

“台老爺”讓款丁用稻草把5位紅軍戰士包起來後,接着他準備了5件舊衣、舊褲,令人挑上酒肉飯菜,冒着夜裡的刺骨的寒風去見那5個紅軍戰士。他讓人解開稻草,給紅軍戰士換上衣褲,然後吃飯禦寒。為了打消紅軍戰士的疑慮,他坦然告訴紅軍戰士,是一位鄉長抓了他們,不是他的意思,并安慰他們說:“你們受驚了!”

待戰士們吃飽喝足後,他又從身上拿出幾塊大洋塞給紅軍戰士說:“你們的隊伍才走不遠,趁着夜深人靜,趕快離開這裡,去追趕部隊。”紅軍不拿群衆一針一線,戰士當然也不會接受“台老爺”給的大洋。

5名紅軍被纏滿稻草,暗道敵人太歹毒,知道真相後躬身道謝老地主

台老爺”勸道:“你們還要走遠路,不知哪天才追上大部隊,這幾塊大洋路上用得着。”那幾位紅軍戰士這才收下,心裡感動得說不出話來,向“台老爺”躬身緻謝後,消失在夜幕中。

救出了紅軍,怎麼對外交待這個事,“台老爺”和款丁們上演了一出戲來化解。紅軍走後的第二天,台老爺在家中關起大門,“責打”起款丁來。

5名紅軍被纏滿稻草,暗道敵人太歹毒,知道真相後躬身道謝老地主

一床破被褥放在地上,他使勁地用柴棍抽打,每打一棒又對款丁暗使眼色,款丁們随即哎喲哎喲地哭叫哀嚎。台老爺裝作氣憤地罵道:“你們這些沒用的東西,連幾個痛腳的紅軍都管不住!氣死我了。”他質問衆款丁,繩子是否捆綁結實了,衆人回答捆綁牢實。台老爺故作蹊跷道:“難道紅軍是神兵天将,不可捉拿!”台老爺用這出戲将這件事糊弄過去,為他的一生增添了更多的亮點。

民國30年(1941年)農曆六月十八日,“台老爺”吳起才病故于錦屏縣城,享年63歲。當十月遷樞回歸故裡時,苗鄉侗寨的地方群衆紛紛前來吊唁,悲恸失聲不絕于耳。

蓋寶文人田慶章為其撰寫墓志曰:平生錄氣,至大至剛。職為團首,表正一方。出奇劃策,執理連鄉。肅清匪患,安靖封疆。功垂彪炳,退迩頌揚。

5名紅軍被纏滿稻草,暗道敵人太歹毒,知道真相後躬身道謝老地主

吳起才的墓冢就葬在高洋寨子旁邊,死後英靈仍舊護衛一方平安。

吳起才雖然是地主階級,但其明辨是非,行為做事的一切出發點就是為了保一方平安,使得鄉人安居樂業。對于亂世,他深惡痛絕,當了解到紅軍确實是一支為人民大衆謀利益的隊伍後,毅然不顧自身安危,救出5名紅軍戰士,可謂義薄雲天。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