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被譽為千古名相,司馬懿卻被咒罵千年,司馬懿到底差在哪?

諸葛亮和司馬懿作為三國時期的兩個重要人物,他們的實力是旗鼓相當的,他們多次對峙,卻誰也難以打敗誰,基本上維持在一個相持不下的局面。有人會說司馬懿更勝一籌,畢竟他才是最終的勝利者。但終究來說諸葛亮并不是被司馬懿擊敗的,而是被他自己的病給擊垮的。要是諸葛亮身體健康沒什麼病的話,那麼接下來的對峙還真不好說。

諸葛亮被譽為千古名相,司馬懿卻被咒罵千年,司馬懿到底差在哪?

但就算司馬懿最終是以勝利者的身份記入史冊,可是在後世人的眼裡,大家卻顯然更喜歡諸葛亮,對他一直以來都是稱頌居多,至今仍是如此。而對于司馬懿的評價卻褒貶不一,不過贊揚的聲音很少,大多數的聲音都是對他的诟病和咒罵。兩個實力相當的人,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相徑庭的評價呢?司馬懿到底差在哪裡,怎麼就輸給諸葛亮了呢?

諸葛亮被譽為千古名相,司馬懿卻被咒罵千年,司馬懿到底差在哪?

其實,在軍事上的表現,司馬懿并不輸給諸葛亮。當孟達準備叛魏的時候,司馬懿得之後便在第一時間采取了三個措施,一時寫信給孟達說明魏國對他的恩寵,二是火速出兵,三是派人傳信給天子告知自己的出兵計劃。就這樣,司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孟達,平定了叛亂。

諸葛亮被譽為千古名相,司馬懿卻被咒罵千年,司馬懿到底差在哪?

最能表現司馬懿在軍事才能的其實是與諸葛亮的對戰,面對諸葛亮的多次上門挑釁,司馬懿都能想好對策應對。當諸葛亮率10萬大軍第五次北伐進逼渭水的時候,司馬懿為了保護良田,帶隊伍渡過渭水與諸葛亮對戰。當諸葛亮想要速戰速決的時候,司馬懿知道糧草不足是諸葛亮最大的要害,故而急不可耐地想找他決戰。司馬懿便采取堅守不出的戰略消耗蜀軍,以達到不戰而勝的目的。最終聲勢浩大的諸葛亮,被司馬懿活活給拖垮了。

諸葛亮被譽為千古名相,司馬懿卻被咒罵千年,司馬懿到底差在哪?

是以,足以看出司馬懿的才能是非常強的,一點也不比諸葛亮差。那麼為何在世人的眼中,司馬懿的評價就是不如諸葛亮呢?哪裡輸給了諸葛亮呢?其實很簡單,就兩個字:忠誠!

在三國時期,考察一個人能否被重用,其中有一點就是看這個人忠誠與否。諸葛亮不僅是用言語表達了自己對劉氏集團的忠誠,更有用實際行動在诠釋着自己對劉備、劉禅的忠心不二。劉備在世的時候,諸葛亮為了蜀漢的發展,一直貢獻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幹,幫助劉備取荊州入西川。

諸葛亮被譽為千古名相,司馬懿卻被咒罵千年,司馬懿到底差在哪?

到了劉禅繼位的時候,諸葛亮所作的任何一個決策都是為了蜀漢的發展,雖然那時候的他有些專權,但是他從未利用權限做過任何一件利益自己的事,他不斷的北伐,就是希望能不斷的消耗魏國,以縮小蜀魏之間的差距。可以說,他為蜀漢兢兢業業一生,甚至都沒有為後人留下點什麼,以至于劉禅在清查諸葛亮财産的時候,發現他名下隻有幾畝薄田和幾棵桑樹而已。

諸葛亮被譽為千古名相,司馬懿卻被咒罵千年,司馬懿到底差在哪?

而司馬懿的表現卻截然不同,雖然他能力突出,但是卻對曹魏集團并不沒有忠誠度可言。暫且不說他是否從一開始就野心勃勃,但最起碼有一點可以确定,後期的他對于曹魏政權是有觊觎之心的。不然的話,也不會平白無故暗中訓練出3000死士,要知道這就是不臣之心的表現,一旦被天子發現,絕對是以謀逆之罪處置的。但司馬懿選擇铤而走險,最終殺害了曹爽,篡奪了曹魏的政權。

諸葛亮被譽為千古名相,司馬懿卻被咒罵千年,司馬懿到底差在哪?

可是司馬懿的這一系列舉動,并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因為在古代一直以來都是倡導忠孝的,而司馬懿雖然為司馬家奠定了一個新的政權,但給人總有點不擇手段的感覺。他的勝利有點投機取巧,而不是憑借着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而來。甚至他的口碑還不如曹操,雖然曹操被人稱為奸雄,但他的江山最起碼是自己辛苦打下來的。而司馬懿卻有點奸詐,直接掠奪别人手中的果實占為己有。是以千年以來,司馬懿一直遭人诟病也就不足為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