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幹去世後,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孩子,指地為姓,如今成南方大姓

曹操在《短歌行》中留下千古名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自比周公,希望天下英才盡歸其麾下!

周公姓姬名旦,姬昌第四子,西周大忠臣,《尚書·大傳》将其功績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緻政成王”!

比幹去世後,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孩子,指地為姓,如今成南方大姓

是以長久以來,人們視周公為史書記載的第一位輔政大臣,周公之賢自然毋庸置疑,但第一位輔政大臣卻是不太準确,在周公之前的商朝也有一位大臣,他奉命輔佐纣王帝辛,忠心耿耿,最後因谏而死。

他就是被稱為“亘古忠臣”的比幹。

影視劇中的形象

看過《封神演義》的人一定知道比幹其人,劇中的比幹是纣王帝辛的叔叔,擁有女娲所賜的“七竅玲珑心”,受先王遺命輔佐纣王,忠心耿耿,因用火燒死“九尾狐”妲己的狐子狐孫而被妲己記恨。

為報複比幹,妲己向纣王謊稱自己患了心痛病,隻有比幹的“七竅玲珑心”才可根治,昏庸無能的纣王竟然命比幹剖出心髒為妲己治病,心灰意冷的比幹自剖心髒,死于非命。

商朝滅亡,西周建立,姜子牙手持封神榜,大封功臣,比幹因忠義無雙被封為“文曲星”,從此跳出凡俗,位列仙班!

比幹去世後,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孩子,指地為姓,如今成南方大姓

曆史上真實的比幹

曆史上确有比幹其人,并非小說杜撰,比幹出身尊貴,他是商王文丁庶子,帝乙之弟,帝乙駕崩後,其子帝辛繼位,是為商纣王,帝乙臨終時曾托孤比幹,是以比幹應該是曆史上第一位“輔政大臣”。

真實的帝辛并非像影視劇中那般昏庸無能,反而頗有才能,他膀大腰圓,天生神力,最愛攻伐作戰,繼位後極力主張對外擴張,經常發動侵略戰争,比幹多次勸谏都被帝辛駁回。

西周起兵反商,帝辛大怒,舉全國之力伐周,但此時的商朝剛剛結束與徐夷國的大戰,國力損耗嚴重。

是以比幹建議固守朝歌,休養生息,誰知此等忠言竟被帝辛視為動搖軍心之舉,因而下令誅殺比幹,一代忠臣就此殒命!

事後比幹一語成谶,西周越戰越勇,商朝由攻轉守,最後兩軍對峙于牧野,帝辛臨時拉來的俘虜臨陣倒戈,商軍大敗,西周軍隊攻破朝歌,帝辛自焚于摘星樓,商朝就此滅亡。

比幹去世後,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孩子,指地為姓,如今成南方大姓

林姓的由來

比幹身隕時,其妻陳氏已身懷六甲,為保比幹血脈,她冒死逃出朝歌,隐居于長林,數月之後産下一男童,陳氏指地為姓,以“泉”為名,是為比幹遺腹子“林泉”!

西周建立後,周武王敬仰比幹的忠義無雙,下令尋找比幹後人,最後尋到陳氏與其子“林泉”,周武王見到林泉後,正式将“林”姓賜予他,并将其名“泉”改為“堅”,是為“林堅”!自此林姓出現,比幹為林氏之太始祖。

《辭海》有相關記載:林,“姓也,史謂殷比幹避難長林之山,因以林為氏”。

在宋版的《百家姓》中,林姓排在百名之後,為“小衆”姓,經過數百年的發展,林氏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在上一次全國人口普查中,林姓之人已突破千萬,在中國衆多姓氏中已上升至十六名,稱得上大姓了。

林姓之人大都分布在南方,北方比較少見,在南方諸多姓氏中,林姓高居第四,其中福建省林姓之人最多,已經将近五百萬!

比幹去世後,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孩子,指地為姓,如今成南方大姓

小結

比幹一心為國,忠心耿耿,無愧于“亘古忠臣”之名,最後因谏而死,實在可惜,《封神榜》中描繪的“得道成仙”隻是後人為表示對比幹的敬仰之情所虛構出來的,至今民間還稱比幹為“文曲星”!

令人欣慰的是,比幹雖因谏而死,一身抱負難以施展,但其生命卻以另一種形式延續下來,他為林姓太始祖,如今的一千多萬林姓之人可以說都是他的子孫後代!

比幹死後被葬在衛輝,作為曆史上第一個因谏而死的大忠臣,比幹深受後人敬仰,公元前497年,孔子周遊列國,來到衛國,見到比幹之墓後恭敬的舉行了祭奠,并揮劍刻下四字“殷比幹莫”四個大字,如今這塊石碑還儲存在比幹廟中,因為是“至聖先師”留下的真迹,是以被後人稱之為“天下第一碑”!

參考資料:《封神榜》《短歌行》《尚書·大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