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明清兩朝廣東廣西的版圖那麼怪?廣西為什麼沒出海口?

廣東廣西現在一般合稱“兩廣”,這其實是宋朝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的簡稱,但這“廣”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人家山東山西的“山”是太行山,湖南湖北的“湖”是洞庭湖,這“廣”到底是什麼?它其實是漢代的廣信,當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後,設立交州管這裡,表示

:粵地初開,宜廣布恩信。

于是漢朝官員就把這一地區的中心命名廣信,其位于今廣東封開縣至廣西蒼梧縣。

為什麼明清兩朝廣東廣西的版圖那麼怪?廣西為什麼沒出海口?

宋朝将廣南路分成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廣東”、“廣西”之名即由此而來。

現在兩廣的版圖看起來還是比較規矩的,但是在明朝和清朝,廣東和廣西的版圖是異常怪異,大家看看明朝吧。

為什麼明清兩朝廣東廣西的版圖那麼怪?廣西為什麼沒出海口?

這是明朝廣東布政使司地圖,海南屬于廣東大家是知道的(海南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才建省),但廣東和廣西的西邊怎麼這麼奇怪呀。

在看看清朝,其實清代和明朝也差不多,清朝的廣東是這個樣子的。西邊突出很大一塊的廉州府。

為什麼明清兩朝廣東廣西的版圖那麼怪?廣西為什麼沒出海口?

這一直延續到了民國,看看民國時期兩廣的情況吧。

為什麼明清兩朝廣東廣西的版圖那麼怪?廣西為什麼沒出海口?

大家可以看到,大體其實也差不多,但是廣東最西部似乎延伸到廣西裡面來了,是以顯得異常地突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明明宋朝的時候還沒什麼怪。

其實這是明朝幹的,在元朝的時候,兩廣還沒有獨立的行政區劃,廣東大部屬于江西行省,而廣西和海南島則屬于湖廣行省,一直到元末才重新設定了廣西行省,明朝又重新設定了廣東的建制,這才有了兩廣,但這個時候的兩廣,其實和我們今天看到的版圖差不多。

為什麼明清兩朝廣東廣西的版圖那麼怪?廣西為什麼沒出海口?

元朝行政區劃相當粗糙,廣東和廣西很長時間都沒有獨立行政區劃

但是,當時的西南邊疆地區并不安穩,山地少數民族頻繁挑起反亂,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朱元璋幹了一件大膽的事情,為了起到分而治之的作用,朱元璋把黎族聚居的海南島(瓊州府)及廣西門戶欽、廉兩州全劃歸廣東!這就導緻了兩廣這麼怪異的行政區劃版圖。而且這種行政區劃還一直延續了下去,一直延續到了建國後。

也就是說,在明清兩代和民國時期,差不多600年了,廣西根本不沿海,而是一個内陸省份,這對于廣西來說當然是個很憋屈的事情,因為長期沒有出海口,地理偏僻,是以廣西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是以從民國開始,一些廣西地區的要員就要求将欽廉等地重新劃歸廣西,但民國亂得一塌糊塗,根本沒管這檔子事。

為什麼明清兩朝廣東廣西的版圖那麼怪?廣西為什麼沒出海口?

這個廉州府(當時包括欽州)對于廣西來說真的是異常尴尬的事情

一直到建國之後才開始管事,中央政府對兩廣的轄區進行了一系列重新劃分,1951年至1955年,欽州、廉州(即今欽州、防城港、北海)從廣東劃入廣西。1952年,懷集從廣西劃入廣東。1955年至1965年,欽州、廉州再度劃入廣東。1965年,欽州、廉州再度劃入廣西。

同時,建國後還解決了另一個問題——懷集,懷集縣。劉宋元嘉十三年(436年)置縣,置縣以來,800年屬粵,700年屬桂。清代屬于梧州府,因其西界僅與平樂府相連,故為廣西梧州府卡在廣東的飛地,是以正好為了彌補廣東,把這裡劃給了廣東。

這其實算是照顧廣西,因為廣東是有自己的沿海港口(就是現在廣西非常看中的北部灣地區),根本不需要靠這些地方,但廣西走出去卻十分困難,是以這些地方歸屬廣西更合适,自此,廣西算是穩定了,“光複”了明朝失去的大部分土地,但也沒有完全恢複,因為雷州半島和海南還屬于廣東(海南後獨立建省)。

于是,兩廣就有了現在的情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