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有的人很窮,但是天天煙不離手?
香煙依賴與貧富有關嗎?
我不知道有沒有依據來顯示這組問題:香煙依賴的人群分布,如年齡、性别、職業身份、貧富差異如何?盡管我很想知道,對香煙依賴究竟跟貧富有沒關系。倒是能看到,現實裡吸煙的人群中青少年是越來越多,當然,也能看到各階層人士,如白領、農民、民工、街道小攤販等,不乏吸煙愛好者。
在中國這樣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家,煙酒文化也響稱世界聞名。國人跟煙酒的關系,就如個體跟飲食男女的關系。是以,人們對煙酒的依賴,早已不是什麼問題,而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也可以猜想到,香煙依賴,應該是不與年齡、身份、地位有關的一種态現象。
香煙對窮人意味着什麼?
人很窮,自然隻能抽價廉的煙。但題主的問,可能重點不是煙的價格,而是為何要天天抽煙?因這個問,仿佛是在責問“人都這麼窮,就不該把錢花在抽煙上,你居然還天天煙不離手”。
那麼這潛台詞的背後,是在替窮人的經濟考慮,還是為窮人的身體擔憂,還是在譴責窮人的思維,還是其他?我不好判斷。猜想,可能是對此現象的好奇,想知道他們這類人是何種心态。
首先我們可以從煙的功能說起。衆所周知,煙之是以逗人喜歡,是它含的尼古丁,吸進它後能迅速達至大腦,使人感到一種輕柔愉快的感覺,這感覺令人神往。而尼古丁使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後抑制,它在血漿中的半衰期隻有30分鐘,當低于穩定水準時,吸煙者會感到煩躁、不适、惡心、頭痛等生理反應,同時渴望吸一支煙以補充尼古叮。是以,人們喜歡煙,甚至喜歡到“天天煙不離手”,主因兩方面:追求那神往的感覺、逃避煩躁感。
吸煙是否構成依賴或成瘾,以及瘾的程度,跟吸煙的時間和量有關。我們暫且把“窮人天天煙不離手”視為一種香煙依賴,沒達到嚴重成瘾程度。他們那麼的喜歡煙,原因很簡單,是尼古丁的誘惑。
從較為深層的原因看,香煙對窮人的意味,存在着替代性心理滿足:1)占有和掌控感。香煙有一種富貴身份的象征,吸煙那怡然自得的感覺狀态等,都屬于過去達官貴人的身份辨別,但對過去的窮人是吃不起、摸不着的向往。如今人雖窮,但不至于窮得煙吃不起,即使縮緊褲腰帶也要抽煙,而能天天手持香煙,那感覺....很刺激、很爽、很優越。2)清高自在,或自戀的感覺。過去的窮人體驗被壓抑的情感太多,如被人瞧不起的羞恥、自卑等。吸煙的感受,不僅能緩解疲乏、焦慮,還有一種催人亢奮的清爽感、力量感。香煙于窮人,猶如富人的下午茶---優雅奢侈,能天天煙不離手,約等于在體味那優雅、奢侈的擁有。
對某事物某物品或某人的心理依賴,人人有之,就像愛美之心人皆有。心理依賴的對象,也一定都是人心裡很美,或者很重要的東西。這些被依賴的,要麼,是直接滿足了人的心理需求,要麼,是間接(補償性)在滿足人心理的缺失。香煙,就算是廉價香煙,那也是窮人的咖啡+紅酒,香煙依賴,對窮人來說,是抽煙之意不在煙,而在“吞雲吐霧”的心理感覺:自娛自醉,享樂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