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多屏協同完善之後 留給小廠商的機會不多了

12月28日本年度最後一場釋出會來自于小米。釋出會上小米正式更新了MIUI 13系統,新系統的資料流轉服務不再局限于筆記本和手機之間的流轉,而是增加了手表、電視等大屏協同功能。放眼目前主流廠商,搭載多屏協同的資料流轉服務已經成為使用者選購該品牌産品的重要參考名額。

多屏協同完善之後 留給小廠商的機會不多了

01多屏協同與資料流轉是廠商下一個市場的藍海

跨裝置協同操作起始于蘋果的IOS平台,最早的隔空投送以及Air Play投屏大家一定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但本應更加快速發展協同的蘋果資料流轉服務并沒有系統與硬體的更新而再次疊代,反而被國内的安卓廠商搶了風頭。

多屏協同完善之後 留給小廠商的機會不多了

華為是最早釋出多屏協同資料流轉服務的企業,2019年8月華為開發者大會,EMUI 10最新版系統能夠實作手機與筆記本的互聯協同,不僅能夠做到音畫同步,也能做到不同裝置間内容的互相拖拽。之後的更新則拓展到華為更多裝置,包括華為手表、電視、路由器等智能終端的互聯。

多屏協同完善之後 留給小廠商的機會不多了

當今産品同質化日趨嚴重,多屏協同成為了各大廠商的又一個賣點,使用者在選購産品的時候,更加傾向于選購同一品牌的不同終端産品,讓易用性和黏度的提升,使用者可以獲得1+1>2的效果。

02未來多屏協同是大廠之間的博弈 小廠商沒能力做生态

截止到目前為止,能夠實作多屏協同的廠商有,華為、榮耀、小米、realme。像oppo、vivo、魅族、中興、moto這些都不具備。具備多屏協同功能的,都是全産品線的品牌與廠商,産品線覆寫包括手機、平闆電腦、電視、路由器等智能終端産品。

多屏協同完善之後 留給小廠商的機會不多了

多屏協同一定情況下展現了廠商研發實力,能夠提供從産品端到軟體端内容協同,資料傳輸的服務。而小廠商通常自身産品線不足,多屏協同資料流轉服務是欠缺的。想要使用資料流轉就必須要采用第三方軟體進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使用者體驗。

多屏協同完善之後 留給小廠商的機會不多了

作為終端使用者,更願意使用同一品牌的産品實作跨裝置的内容傳輸與關聯。未來隻做第一品類的企業生存空間會越來越狹窄。生存的唯一可能是相容大廠的資料流轉協定,但要合作想必是要掏一筆不菲的費用。

編輯點評:多屏協同功能資料流轉功能正在快速覆寫使用者端,使用者在選購産品時,也将多屏協同作為自己的标準之一,畢竟投入從第一個裝置開始,下一部産品乃至後續家人所有産品,都将使用整個這套服務。而具備研發實力的公司,往往會有先天優勢,誰覆寫了整個生态,未來的市場就會屬于誰。

(7842633)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