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生在北宋的這起利用投胎轉世托生的詐騙案,竟然騙了宰相一家

在宋人筆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神奇的故事。

北宋仁宗天聖元年,老宰相馮拯去世了。去世時,垂簾聽政的劉太後下沼表彰馮拯,追贈馮拯為太師、中書令。馮拯的兩個兒子年紀輕輕,也都擔任知州級别的重要官職。轉過年來,快到馮拯的周年忌日了。就在馮家一片悲戚、大辦喪事的時候,一件奇怪的事情,讓馮家顔面喪盡,成為汴梁城的笑柄。

發生在北宋的這起利用投胎轉世托生的詐騙案,竟然騙了宰相一家

原來,幾個月前,京城錫慶院旁邊有戶人家母驢生了一頭小驢。乍一看這頭毛驢沒什麼不同,可若等到毛驢趴下,就可以發現毛驢肚子上的白毛長得很奇怪。一些該長毛的地方竟然沒有長毛。隐隐約約間,那形迹仿佛形成兩個字。細細推敲,竟然是“馮拯”二字。有人還掐指推算,差不多馮拯去世,毛驢就出生了。

于是,一傳十,十傳百,宰相馮拯轉世投胎變毛驢的事情就在京城流傳開來。

有好事者把這件事情告訴了馮拯的兩個兒子。馮家人開始不信。轉世投胎之說,純屬無稽之談。再說,馮拯生前貴為宰相,官居一品,于朝廷立有大功勳。若無馮拯,當今皇太後怎能順利垂簾聽政?若無馮拯,怎麼可能鏟除丁謂逆黨?朝廷幾次下沼嘉獎馮拯,就是明證。就算有轉世投胎的可能,如此馮拯,死後怎麼可能托身為毛驢?

發生在北宋的這起利用投胎轉世托生的詐騙案,竟然騙了宰相一家

可是,眼看前來吊祭的親友三個一堆、五個一夥,都在竊竊私語。馮家人再不出面阻止,臉都沒地方擱了。

馮拯的兒子找到了錫慶院側那戶人家,要求把毛驢賣給馮家。馮家本毛驢賣給馮家。馮家本是宰相門第,登門讨取毛驢,已經是給了那人莫大的面子。一般人也就拱手獻上了。可是,那戶人家不知道是不是吃了豹子膽,竟然張口就讨要一百萬錢。按市價,一頭成年毛驢不過是六幹錢。那戶人家競然開出一百多倍的價格。馮家人很惱火,可是為了盡快了結此事,隻能忍氣吞聲。馮家人如數付錢,把毛驢帶回家中。馮家兩個兒子召集家人,上上下下前前後後仔細檢查那頭毛驢,就是發現不了有什麼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毛驢肚下的白毛就是長成“馮拯”字樣。莫非世上真的有轉世投胎?馮家人也不敢殺毛驢,隻能好吃好喝把毛驢供養起來。

其實,馮拯當然沒有托生為毛驢。是馮家人不學無術,知識淺薄,才會被人糊弄、騙了一大筆錢财。

發生在北宋的這起利用投胎轉世托生的詐騙案,竟然騙了宰相一家

真宗朝有個著名詩人叫鮑當。此人在真宗景德二年考中進士。數年之後,鮑當來到桐廬縣擔任知縣。在擔任知縣期間,鮑當遇上了一件奇案。這樁案子和十多年後馮拯變驢事件如出一轍。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個百姓,我們暫且稱呼他為某甲。某甲性情刻薄,特别喜歡占人便宜。鄉鄰們都很讨厭某甲,背後紛紛詛咒某甲來生變牛,一生勞苦,不得休息。數年後,某甲去世了。幾個月後,鄰村有戶人家生了一頭牛。奇怪的是,牛一出生,肚子上競然出現某甲的姓名。牛主人暗地裡找到某甲的兒子。某甲的兒子一看,又是悲傷,又是氣憤,悲傷父親死後變牛,氣憤父親死後也讓自己丢臉。為了遮羞,某甲的兒子提議買牛。牛主人要求十萬錢。某甲兒子無奈,隻能給錢。

這件事情本就如此過去了。鄉人愚昧,也不會多想。可是,十來天之後,有一個負責刺字文身的針匠跑到桐廬縣衙,說要自首,并且揭發一樁詐騙案。

發生在北宋的這起利用投胎轉世托生的詐騙案,竟然騙了宰相一家

鮑知縣升堂問案。原來,牛主人早就聽說某甲在鄉鄰間口碑極差。某甲死時,剛巧牛主人家中産下小牛。牛主人就找來針匠,要求彼此合作,得錢之後兩人平分。可是,牛主人得到十萬錢,卻隻分給針匠一萬錢。背信棄義,人所不齒。針匠不忿,才跑來告狀。鮑當詢問是如何做到在牛肚子上顯現姓名。針匠說,其實不難。此前數月,針匠用快刀将牛肚子上的毛刮掉。用針蘸上墨在牛肚子上刺上姓名。不久,牛肚子上重新長毛,那墨汁已經深深滲透入毛發尖端。乍看起來就仿佛牛肚子上毛發自然形成文字一般。

鮑當把整個案子的前因後果都記載在自己的筆記中。當時不少人都讀過,錫慶院那戶人家或許也讀過。

發生在北宋的這起利用投胎轉世托生的詐騙案,竟然騙了宰相一家

可是,馮拯的兒子都是纨绔子弟,根本就不讀書,來往也多是一些沒文化的官二代。加上制造馮拯變驢事件的人家住在“錫慶院”附近。這個錫慶院乃是真宗仁宗朝汴京名勝,皇帝、宰相經常在那裡舉辦宴會,來來往往的都是一些達官貴人。八成是那戶人家聽到其他官員說起馮拯一家子不學無術,才打起了詐騙馮家錢财的主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