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評價皇帝都很客觀,但對這位皇帝,直接斥其“昏庸老朽”

毛主席評價皇帝都很客觀,但對這位皇帝,直接斥其“昏庸老朽”

【毛主席點評曆代皇帝之嘉靖】

在明朝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是萬曆皇帝,足足做了48年皇帝,其次就是嘉靖皇帝,做了45年皇帝。

嘉靖在前期還算挺有作為,在内閣首輔張璁的輔助下,做了幾件大事,讓明朝有了一點起色,《明史》稱贊說:“世宗禦極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稱治。”但是,嘉靖很快就沉迷于煉丹修道,把江山都交給了大奸臣嚴嵩,弄得民怨沸騰。

毛主席在讀《明史》的時候,就對嘉靖皇帝很看不起,評價他說:“煉丹修道,昏庸老朽,坐了四十幾年的天下,就是不辦事。”

毛主席評價皇帝都很客觀,但對這位皇帝,直接斥其“昏庸老朽”

在學術上,一直在争論明朝衰敗的起點在哪裡,有的說是從萬曆開始的,但更多的專家認為應該從嘉靖開始。

在《明史》中,對嘉靖這樣寫道:“若其時紛纭多故,将疲于邊,賊讧于内,而崇尚道教,享祀弗經,營建繁興,府藏告匮,百餘年富庶治平之業,因以漸替。”

從這段記載來看,明朝的下坡路,應該就是從嘉靖開始的。是以,毛主席對嘉靖不感冒,有這麼差的評價,也是再正常不過了。

那麼,毛主席對嘉靖做出這樣的差評,是基于哪些史實呢?

首先,就是嘉靖不理朝政,卻追求長生不老,煉丹修道。

在那個時候,人活個六七十歲就已經是高壽了,但是,嘉靖的目标卻是長生不老,能活六七百歲。

毛主席評價皇帝都很客觀,但對這位皇帝,直接斥其“昏庸老朽”

因為嘉靖從小生長在荊楚大地,那裡正是道教的發祥地,是以,他從小就信這個東西。後來,他為了追求長生不老,更加鐘情于這些東西,特别是在他執政中期,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竟然天天不上朝,專心煉丹。

在他的身邊,還有一堆打着長生不老幌子的道士,天天忽悠他,什麼亂七八糟的招數都用上了,比如有的道士說,煉丹要用年輕女子的月事來煉,夠變态吧?

但是,嘉靖皇帝竟然信了,就找了很多年輕的女子,召進宮中,不讓她們吃飯,隻能喝露水,以此來保持她們的“潔淨”。

光喝露水誰受得了啊?于是,這幫宮女就密謀除掉嘉靖,在一天深夜用繩子套上了嘉靖的脖子。

但可惜的是,宮女們因為太緊張,繩子給打成了死結,嘉靖皇帝逃過了一劫,這些宮女也全都被淩遲處死。

按理說,有了這次教訓,嘉靖皇帝應該會收斂一點,但他反而覺得,自己之是以大難不死,就是因為自己這些年來的誠心感動了神靈,才保佑他大難不死,是以,嘉靖就更加虔誠了。

毛主席評價皇帝都很客觀,但對這位皇帝,直接斥其“昏庸老朽”

其次,就是大興土木建道觀。

當時,倭寇入侵,軍費本來就開支很大,可是,為了滿足嘉靖的欲望,官府繼續從老百姓身上摳錢,弄得沖突越來越大,群眾開始在各地反抗。

最後,就是嘉靖喜歡用酷刑,誰給他拍馬屁,他就喜歡誰,誰要是給他提意見,就用酷刑伺候。

監察禦史楊爵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冒死進谏,上奏說:“陛下即位之初,勵精有為,嘗以《敬一箴》頒示天下矣。乃數年以來,朝禦希簡,經筵曠廢。大小臣庶,朝參辭謝,未得一睹聖容。敷陳複逆,未得一聆天語。恐人心日益怠偷,中外日益渙散,非隆古君臣協恭圖治之氣象也。”

這下,可炸了鍋,嘉靖直接把他打入大牢,各種酷刑都用上了。

毛主席讀《明史·楊爵傳》時,看到這一段,在上面批注道:“靡不有初。”

毛主席評價皇帝都很客觀,但對這位皇帝,直接斥其“昏庸老朽”

這四個字,出自《詩經·大雅·蕩》,全文是:“蕩蕩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毛主席批注這四個字,其實就是在說嘉靖皇帝,本來他剛當皇帝的時候,還挺有作為的,但是後來卻荒廢朝政,禍國殃民,變成了這個樣子。

當然,毛主席評曆史可不是單純地評曆史,而是以史為鑒,運用在中國的革命和建設當中,實際上,毛主席一直在思考“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個問題。

1945年,毛主席與黃炎培就曾深入地探讨過曆史周期率的問題,就是著名的“窯洞對”。

黃炎培先生說:“我生六十多年,耳聞的不說,所親眼看到的,真所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團體,一地方,乃至一國,不少機關都沒有能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力,大凡初時聚精會神,沒有一事不用心,沒有一人不賣力,也許那時艱難困苦,隻有從萬死中覓取一生。既而環境漸漸好轉了,精神也就漸漸放下了。有的因為曆時長久,自然地惰性發作,由少數演為多數,到風氣養成,雖有大力,無法扭轉,并且無法補救。也有為了區域一步步擴大了,它的擴大,有的出于自然發展,有的為功業欲所驅使,強求發展,到幹部人才漸見竭蹶,艱于應付的時候,環境倒越加複雜起來了。控制力不免趨于薄弱了。一部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榮取辱’的也有,總之沒有能跳出這周期律。中共諸君從過去到現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條新路,來跳出這周期律的支配。”

毛主席評價皇帝都很客觀,但對這位皇帝,直接斥其“昏庸老朽”

毛主席聽完黃炎培的這番直言,非常高興,對他說:“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隻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隻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黃炎培先生聽後,也非常贊同,認為:“隻有把每一地方的事,公之于每一地方的人,才能使地地得人,人人得事,用民主來打破這個周期律,怕是有效的。”

有點扯遠了,再說回嘉靖皇帝。

楊爵被投下大獄後,另一根更硬的骨頭又來了,就是大名鼎鼎的海瑞。

海瑞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買好了一口棺材,還把自己的家人都托付給了好友,然後給嘉靖皇帝寫了一封《治安疏》,又稱《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在這封《治安疏》最後,海瑞痛心疾首地寫道:“夫君道不正,臣職不明,此天下第一事也。于此不言,更複何言?大臣持祿而外為谀,小臣畏罪而面為順,陛下有不得知而改之行之者,臣每恨焉。是以昧死竭忠,惓惓為陛下言之。一反情易向之間,而天下之治與不治,民物之安與不安決焉,伏惟陛下留神,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但是,嘉靖皇帝已經完全被煉丹修道蒙蔽了心性,又把海瑞打入了大牢。

毛主席評價皇帝都很客觀,但對這位皇帝,直接斥其“昏庸老朽”

毛主席在讀《明史·海瑞傳》時,被海瑞這種不怕死的直言氣概所打動,在1959年4月的上海會議期間,他就号召大家敢于提意見,說:“明朝皇帝對臣下嚴酷,廷杖至死,還是堵塞不了言路。無非是五不怕:不怕撤職,不怕開除,不怕離婚,不怕坐牢,不怕殺頭。是以,要學習海瑞精神,敢于批評嘉靖。”

毛主席感覺還沒有說到位,又對大家說:“海瑞這個人對皇帝罵得很厲害,罵嘉靖是‘家家皆淨’,還把這話寫在給皇帝的上疏裡,很不客氣。皇帝看了,幾次丢在地上,又幾次拾起來看一看,想一想,覺得海瑞這個人還是好人。”

最後,毛主席對大家說:“我這樣不厭其煩地向大家推薦海瑞,是期望大家講真話,以便及時糾正政策失誤,我的心情是急迫的。我的缺點,你們也要批評,現在搞成一種形勢,不大批評我的缺點,你用旁敲側擊的辦法來批評也可以嘛。”

從毛主席的這番話裡,能真切地看出,他确實想聽到大家的真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