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墓為什麼跟兒媳婦的墓在一塊?原來他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即:曹操的陵墓位于銅雀台南部五公裡位置,一個叫靈芝村的地方。乾隆五十二年,《彰德府志》中明确提到:“魏武帝曹操的陵墓在靈芝村,且它的南方是甄後的朝陽陵。”

甄後,即:曹丕的妻子甄文昭,她原來是袁紹兒子袁熙的妻子。當年,曹操打敗袁紹後,曹丕搶先進入袁紹的邺城。當他在袁府發現貌美如花的甄文昭時,心中竊喜,後曹丕把她帶走做了自己的妻子。後來,甄文昭不僅失去了曹丕的寵幸,還被曹丕賜死,安葬在邺城。
那麼,曹操的陵墓怎麼會跟兒媳婦放在一起呢?
這當中肯定有故事。
原來,曹操在攻打袁紹之前,就聽說過甄氏的美貌,但是,他的兒子卻奪走了自己的最愛,使得曹操無可奈何!而且,曹操跟袁紹是同輩人,他不好去娶袁紹的兒媳婦為妻,這樣會引來天下英雄的笑話。
雖然,甄氏被曹丕奪走,但是,曹操卻念念不忘,那該怎麼辦呢?是以,有人懷疑曹操跟甄氏之間存在着微妙關系。雖然,他們隐藏得比較深,一般人看不出來,但是,我們卻能從一些現象中找到線索。
《後漢書》中提到,孔融出身名門,是孔子的後代。是以,孔融自小比較出名,仗着自己的才學看不起其他人。正是這個原因,他遭到了曹操的嫉恨,最後,被曹操所殺。
在這裡,還要提到孔融給曹操寫過的一封信。信裡孔融嘲笑曹丕,說他接納甄文昭就是“武王伐纣,以妲己賜周公”,曹操并不知道孔融的意思,讓他說明白。孔融回答:“用現在的眼光來評判它,這是想當然的。”孔融的言辭讓人生氣,他有意在揭短,且是揭曹家的醜聞。
因為,曹操一直以“周文公”為學習對象,現在孔融的言辭有意在羞辱他,使得曹操一怒之下殺了孔融。此外,還有一個證據:曹丕剛開始娶甄氏的時候,非常疼愛這個妻子,兩人恩恩愛愛,讓旁人羨慕不已。可是,曹操死後,曹丕卻立刻轉變了态度,冷落甄氏。
那麼,曹丕為何有這麼大的轉變呢?
根據《魏書》記載:甄氏對曹丕的新寵說了一些不中聽的話,惹得曹丕生氣。之後,曹丕将甄氏關起來,對她百般虐待,最後,幹脆下诏書賜死了甄氏。随即,甄氏飲下毒酒,離開了人世。可見,甄氏從受寵到被殺,都在曹丕的一念之間。
原來,甄氏拒絕喝毒酒,但是,曹丕的新寵卻容不下她,便用糠塞住了她的嘴巴,讓她呼吸困難。之後,抓住甄氏大口呼吸的時機,他們灌下毒酒,讓其一命嗚呼。而且,曹操過世後,曹丕也做過大逆不道的事情,那就是把父王的嫔妃召到自己宮裡,供自己玩耍。
有一次,曹丕生病了,他的母親卞太後來看望他。當太後掀開門簾時,發現曹丕的床上躺着的都是曹操生前寵愛的妃子。卞太後非常驚訝,急忙詢問曹丕:“這些嫔妃什麼時候召過來的?”曹丕回應:“父王曹操剛死,這些嫔妃就被他叫了過來。”而且,曹丕說這些話時,非常鎮定,絲毫沒有羞愧之意。
但是,卞太後看到這樣的場景,卻非常生氣,她覺得像曹丕這樣的人,即使過世了,老鼠也不會去碰他的的屍體。因為,曹丕做得太過分了。從這兩件事上看,曹操跟甄氏确實有暧昧之情,才導緻孔融的過世和曹丕的瘋狂報複。
試想,可能就是曹操的這段難以啟齒的往事,清朝的學者才将兩人的陵墓放在一起,讓世人知道曹操的風流不羁。隻是,這些都是假設,并沒有實在的證據。
然而,還有一種說法,說曹操的陵墓在故裡谯縣,一個叫“曹家孤堆”的地方。
1991年,《風景名勝》雜志刊登了一篇文章,題目是《魏武帝故裡話曹操》。文章認為,曹操的陵墓在曹家孤堆,且列舉了三個理由:
第一個理由,《魏書》中有相關記載:
公元220年,軍隊駐紮在谯縣,将士和谯縣的群眾一起生活。軍隊在谯縣,而曹操突然過世,肯定埋在了這個地方。此外,《亳州志》裡提到,曹操在大軍駐紮谯縣時過世,他們在老宅子前面立壇,在樹林裡樹碑。因為,曹操過世的時候是正月,是以,第二天就下葬了。
如果他真的埋葬在邺城,曹丕就不會來故裡。可見,曹丕此行的目的是祭奠父親曹操。
第二個理由,《魏書》裡說過,丙申年,曹丕親赴谯陵,拜祭生祠:
谯陵就是曹氏孤堆,離城門口有二十公裡遠。曹操三十一歲的時候,他回來建設精舍,而曹丕也在這裡出生。是以,曹丕親自過來拜祭,不僅僅是因為這是出生之地,還因為這裡是曹丕先人的陵墓,即:曹操的陵墓。
第三個理由,亳州曆史上曾有龐大的曹氏宗親陵墓群,曹操的祖父曹騰、父親曹嵩、長女曹憲等人的陵墓都在這裡。是以,曹操的陵墓也應該在這裡,繼續跟家人待在一起。
但是,這種說法的漏洞很多。
最明顯的漏洞,就是作者把曹丕的拜祭,當作曹操陵墓在亳州的證據。難道曹丕祭拜的一定是曹操嗎?不能是其他祖先?這個理由顯然不充分。
其實,皇帝的祭祀不一定是祭祀父親,更大的可能性是祭祀祖先。比如:朱元璋做了皇帝後,他讓懂得風水的官員在出生地選擇合适的地方,他要建立陵墓群,把自己祖輩的陵墓都遷往這裡。位置選好後,朱元璋在這裡重建立造祖輩的陵墓,再将他們請到這裡來。
是以,曹丕在谯縣祭祀先人,很可能隻是祭拜祖先的活動,并不清楚曹操的陵墓是不是真的在那裡。
還有,文章的作者偏要說“曹家祖先的陵墓在這裡,曹操的陵墓也應該在這裡”,那也隻是自欺欺人,無法使人信服。
那麼,曹操的陵墓究竟在哪裡呢?
我們并不知道,隻能感慨曹操生前欺騙上天,死後欺騙我們,讓我們無法找尋他的位置。
其實,曹操的狡詐是有名的,這很可能是曹操在戲弄我們,不想讓我們找到他的陵墓。其實,這個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曹操一生都比較節儉,并向世人提倡“薄葬”。那麼,他會不會是“薄葬”的實踐者呢?如果真是這樣,那麼,他在曆史上造成的影響就是積極向上的。
而且,曹操的那個年代,戰争頻發,社會動蕩,有些人采取秘密埋葬的方式,也是不想引人耳目,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由此可見,曹操這樣做不僅保護了自己,還讓那些盜墓賊沒有下手的機會。
從這方面看,曹操是非常睿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