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愛孫首回大陸,途中最不願看到的一幕還是發生了,紮心!
1996年深秋,台灣飛抵北京的客機上,有5位特殊客人。
艙門開啟,一位清瘦的中年男子,在他大兒子的攙扶下,吃力的下了飛機,身後緊随着夫妻和倆孩子。
他們是蔣介石的後代,年長的男子是蔣的最後一個孫子蔣孝勇,這是他們首次的大陸行。
兩個月前,他被确診為食道癌晚期,自知時日不多,肩負兩蔣遺願重任的他,不想就這麼遺憾的離去。
爺爺和父親歸葬大陸之事,雖然實作不易,他還想再試一試。
蔣孝勇深知拖着病體長途跋涉,隻會讓癌細胞擴散的更快,可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妻子蔣方智怡了解丈夫,全家共同迎接痛并快樂的一趟旅行。

1949年,蔣介石攜家眷退守台灣後,他及後代再沒回來。
至今,近半個世紀過去,蔣家第三代最後一個代表首回大陸,就是看看浙江老家接不接受兩蔣移靈大陸的事。
他們一家人此行相當低調,那時兩岸往來不如現在這般自如,國台辦給有關方面隻說是台灣客人。
他們如普通遊客,買票進祖宅。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踏上先人朝思暮想的故鄉,聽着熟悉又陌生的鄉音,蔣孝勇此刻是滿足的,幸福的。
蔣母碑前有600米長的台階要走,對于病重的蔣孝勇并非易事。深秋的天氣微微轉涼,他的額頭卻滲出了細汗。
大兒子蔣友柏貼心的給父親擦拭,扶他坐台階上休息。
這時,一轎夫招呼他們說:“做我的轎上山吧。”蔣孝勇沖着對方笑着擺了擺手。
蔣友柏在個人傳記中對此行有的詳細記述:
“這是47年來第一次有機會走的回鄉路,認祖路,再難,父親也要堅持自己一步一步走上去。”
接下來的豐鎬房,房前屋後,想象着父親兒時的身影,蔣孝勇嘴角微揚。他用甯波話和導遊攀談起來。
手拿蔣經國全家福講蔣家史的導遊認出了說家鄉話的台灣客人就是照片上長大了的人。
對于認出自己的故鄉人,蔣孝勇笑了笑,沒有正面回應。
因是不公開低調的大陸行,他在兒子的攙扶下,幸福的走開了。蔣友柏記錄了那深情的一幕:
父親被認出的那刻,他身體是顫抖的,我多想大聲的替父親說“是的,我就是這房屋主人的後代,蔣家幾代人思念的家,我們終于回來了。”終是沒那麼做,一家人,依依不舍的走出了這個生命原點的家。
兩蔣移靈之事,很遺憾,官方給予的回複是時機不成熟,隻能繼續等待。
老天并沒有眷顧蔣孝勇,蔣氏故居傳回途中,癌細胞轉移腦部突然昏迷。
經搶救,運回台不久,48歲的蔣孝勇了無遺憾的永别了他的故鄉和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