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曾是許世友的老上級,卻在長征過後銷聲匿迹,晚年貧病交加而死

他曾是許世友的老上級,卻在長征過後銷聲匿迹,晚年貧病交加而死

在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國經曆了多次惡戰,從革命起義到抗日戰争到解放戰争,戰争期間湧現出來了很多優秀的将領,比如說著名的許世友将軍,在戰争結束後的大授銜上,許世友将軍被授予了上将軍銜。

在紅軍時期,許世友将軍有一個上級,叫做何畏。你想啊,許世友是上将,他的上級會有多高的地位?怎麼也得是個大将吧!然而,在大授銜中,并沒有見到何畏的身影,因為在長征之後他就神秘消失了,晚年更加悲慘,貧困疾病交加,最終在自己的家中去世,當年發生了什麼?

他曾是許世友的老上級,卻在長征過後銷聲匿迹,晚年貧病交加而死

黃埔出品,紅軍軍長

1900年,何畏在廣東省海南出生,也就是今天的海南省。在很小的時候跟随父親到了馬來西亞生活,就讀于中華學校。

他的革命生涯是在馬來西亞開始的,曾擔任馬共的上司人,不過後來遭到了英國政府的逮捕,被驅逐出境,無奈之下才選擇了回國。

回國之後,他在廈門大學讀書,跟郭沫若是同學,二人還一起創辦了雜志,發表了不少小說跟文章,再後來參加了香港大罷工。

1926年的時候,何畏成功考入了黃埔軍校,成為了五期的學生。從黃埔軍校出來之後就參加了廣州起義,從這裡開始,正式開啟了在我國的革命之路。

他曾是許世友的老上級,卻在長征過後銷聲匿迹,晚年貧病交加而死

1929年的時候,他被派遣到廣西工作,跟張雲逸等人一起上司了廣西百色起義,當時他是紅軍的連長,很快就升到了營長。

1933年的時候,紅四軍做出了擴編的決定,于是就有了後來的紅九軍,而紅九軍的軍長就是何畏,當時他的政委是詹才芳,副軍長是後來大名鼎鼎的許世友。

在紅軍時期,何畏率領紅九軍打出了很多漂亮的戰役,1935年的時候,他率領紅九軍25師跟27師成功跟中央紅軍會師,這就是著名的“懋功會師”。

在長征途中,何畏也立下了汗馬功勞,作戰勇猛,在軍中享有極高的聲譽,被人們稱為“小諸葛”,還被授予了一等紅星獎章,看起來前程似錦,不曾想,意外出現了。

朝陽在東,他一路向西

他曾是許世友的老上級,卻在長征過後銷聲匿迹,晚年貧病交加而死

1935年,正是何畏革命生涯巅峰之時,情況卻急劇下轉。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著名的“毛兒蓋會議”。

在這次會議上,時任紅軍重要将領的張某某提出了南下西進的主張,結果遭到了當時會議上大部分人的反對,而張某某是何畏的上級,何畏是其忠實的支援者,即便張某某的觀點不被大部分人接受,他還是很堅定地站在老上司這一邊。當時偉人費盡口舌,想要改變張某某的觀點,進而統一意見,但未能如願。

在後來的一、四方面軍回憶上,雙方再次發生争執,在争吵之中,何畏竟然掏出了手槍,幸虧徐向前手疾眼快,立馬擡起了何畏的手臂,槍聲響起,子彈驚落了天花闆上的灰塵。

不過,偉人并沒有因為何畏的手槍而改變想法,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何畏也因為這個舉動得到了張某某的重用。

他曾是許世友的老上級,卻在長征過後銷聲匿迹,晚年貧病交加而死

1938年,何畏負傷,再加上害怕受到内部鬥争的傷害,于是就以治療腿傷為借口離開了延安,這一走竟再也不見蹤迹。

笑問客從何處來

何畏離開了組織之後就下落不明,關于他的去向,坊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他去投奔了自己的老上司張某某,後來被槍決;也有人說,在脫離了組織之後,他無處可去,最後選擇了跳河自盡;還有人說,他逃到了自己的老家。

從資料來看,最後一種說法是最有可能的。據說,當年他套在馬來西亞的時候已經有妻子了,二人還育有一個兒子,不過這次逃離延安,他并沒有去馬來西亞,而是去了海南,他在這裡娶了一個小妾,叫做羅明新。

據說在1946年的時候,他的原配妻子曾國彩曾經接到過丈夫的書信,在信上說,他已經娶了羅明新,二人有了一子一女。

他曾是許世友的老上級,卻在長征過後銷聲匿迹,晚年貧病交加而死

不過,1955年的時候,他跟羅明新産生糾紛,這個時候才想起原配妻子的好,這才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此時,他離開自己的家鄉已經三十多年了,家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誰,就連兒媳婦都問了一句“伯爹你從哪裡來,你要找誰?”還真有點“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的意思,何畏隻說了一句:“我是阿公”。

回到自己的家鄉之後,他從來沒有提起自己這麼多年來的革命經曆,一直緘默寡言,他曾就讀于廈門大學和黃埔軍校,在當時絕對是個文化人,而且還精通音樂,是以就在村裡當了輔導老師,教導年輕人說國語,教人學拼音,還教人唱歌。

同時,他還跟着村裡人學習做木工活,但凡是村裡的安排,無論是重活還是輕活,從來都沒有一句怨言,很快,村裡人也接受了這個“陌生的鄉親”。

他曾是許世友的老上級,卻在長征過後銷聲匿迹,晚年貧病交加而死

1960年的時候鬧饑荒,當時糧食緊缺,奈何何畏的飯量很大,别說能否吃飽,經常連飯都吃不上,很快就染了病,再加上當時藥物緊缺,何畏因病去世,享年60歲。

小結:

不知道看完何畏的一生之後,大家有什麼感受。筆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果然人生還是在于抉擇,這個抉擇可能是大是小,每一個抉擇都有可能影響到自己的一生,何畏就是最大的例子,如果說,當年他沒有盲從張某某,沒有在會議上做出那些舉動,沒有違背革命的初衷,他的下場還會這樣悲慘嗎?

就拿許世友将軍來說吧!在1955年大授銜上,許世友被授予上将軍銜,而且在後來的幾十年内一直得到了重用,當年我國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許世友将軍就是總指揮之一。我們在前面也說過了,當年何畏擔任紅九軍軍長的時候,許世友将軍隻是他的副手,再加上他當時在軍中的優異表現,如果不是走了錯路,最低也是上将之才,大将,甚至元帥都是很有可能的。

可惜,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遺憾就是,永遠沒有如果。時間不能倒退,他還是做了錯的決定。當然,對于一個軍人來說,思想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何畏的思想不是那麼堅定,是以他沒能成為上将甚至是大将、元帥,也并不遺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