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四代甯王朱宸濠,為何要起兵反對朱厚照?好在王陽明手段夠犀利

靖難之役的參與者,除了朱棣以外,還有一位甯王朱權。朱權雖然比朱棣年紀輕,可是手握重兵,尤其是他手裡的朵顔三衛,是明初著名的蒙古雇傭軍,簡直天下無敵。

是以說,朱棣要想打赢這場戰役,就必須要借助甯王朱權的兵力。可沒有好處,人家憑什麼跟着你冒這麼大的風險呢?是以朱棣在跟甯王朱權借兵的同時,曾經答應過甯王,如果事兒辦成了,就哥倆平分天下。

就算是這樣,朱權也不願意冒那麼大的風險。朱棣心裡一想:這小子夠雞賊啊!想要摘桃子,還不想承擔責任?

第四代甯王朱宸濠,為何要起兵反對朱厚照?好在王陽明手段夠犀利

為此朱棣又和甯王朱權上演了一出被逼無奈的戲碼,總的來說就是,朱棣得到甯王朱權的兵權,純粹是逼迫了朱權,朱權發自肺腑地不願意跟着朱棣混。

好嘛!所有壞人都讓朱棣幹了,朱權就等着摘桃子。即使将來朱棣戰敗了,朱權也能因為被逼無奈這事兒,免除處罰。這筆買賣能幹!

朱棣又不是二愣子,他怎麼可能乖乖就把勝利的果實分一半給朱權呢?這就好比兩個人合夥做生意,一個人隻出資不管事兒,年底分紅還想分一半兒,你覺得可能嗎?

第四代甯王朱宸濠,為何要起兵反對朱厚照?好在王陽明手段夠犀利

一、朱棣過河拆橋,朱權表示早已預料。

其實這買賣看似朱權沾光,可仔細一想,情況就不對了!那時候合資創業,沒有法律保護,就算簽了合同都沒用,更何況是口頭協定呢?

是以朱權把手裡的兵馬交給朱棣以後,朱權就徹底輸了,輸得幹幹淨淨。是以靖難之役的過程中,朱權并不熱心,他隻是想尋求未來的退路罷了。

結果朱棣果然擊敗了朱允炆,拿到了明王朝的統治權。這個時候朱棣再看到朱權,對當年的承諾,卻隻字不提了!

那麼朱權敢提嗎?當然也不敢,大家都是聰明人,隻要朱權提了,那朱棣就有合法理由解決朱權了。為了保住自己和親人們的小命,打死也不能說啊!

朱棣舔着臉皮表示:朱權小弟啊,你在北方怪冷的,要不給你換個地方住住好了!

朱權早就料到朱棣會卸磨殺驢,如今隻能給自己争取最大的權益了:去蘇州行不?

朱棣搖搖頭:蘇州挨着南京,你覺得行嗎?

朱權臉色煞白,這都沒考慮到,于是又問:去錢塘行不?

朱棣又搖搖頭:朱允炆的弟弟在錢塘幹過,沒好結果,你還願意不?

啥也不讓選,其實朱棣就是要自己為他選罷了。于是甯王朱權,就這麼莫名其妙地被安置在了江西南昌。

第四代甯王朱宸濠,為何要起兵反對朱厚照?好在王陽明手段夠犀利

到了南昌以後,朱權沒有立刻過上安穩日子,他那個皇帝四哥對他可不放心。沒多久便有人舉報朱權用巫術害人,這在封建時代可是大事,能害其他人,就能害皇帝。讓你掌握這門技能,那皇帝豈不是要倒黴?

于是朱棣開始着手查找相關證據,好在朱權啥也沒幹,這才躲過一劫。不過從此以後,甯王朱權就老實多了,他整天在家裡喝酒彈琴,寫詩讀書。俨然就是一個富家翁,正因如此,朱權躲過一劫,可他的後人卻沒那麼幸運了。

第四代甯王朱宸濠,為何要起兵反對朱厚照?好在王陽明手段夠犀利

二、甯王朱宸濠起兵,直接導緻甯王系中斷。

時間一晃到了明朝中期,第四代甯王朱宸濠志得意滿,通過賄賂劉瑾、錢甯等人,恢複了王府的護衛,也就是擁有了一定的兵權。

朱權的故事,一代又一代,被爺爺、父親這麼述說着,傳到了朱宸濠耳朵裡。他們總是說:這天下,本來有一半是咱們甯王系的啊!

就是這句話,把朱宸濠給坑慘了!朱宸濠自此下定決心,将來某一天,一定要拿回屬于他們甯王系的半壁江山,能夠全部拿走那就更好了。

為此朱宸濠做了不少努力。他得知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兒子,是以就動起了歪心思,希望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朱厚照,将來這天下不就是他們家的了嘛!

這事兒夠扯的,朱厚照勃然大怒,下令撤銷了朱宸濠的王府護衛,這下朱宸濠急了,沒有兵權,将來可啥也幹不成啊!

是以朱宸濠下定決心起兵造反,《唐伯虎點秋香》裡動不動就要發飙的那位甯王,就是朱宸濠。朱宸濠的确邀請過唐伯虎做他的軍師,可唐伯虎裝瘋賣傻,巧妙地逃過了這一劫。

第四代甯王朱宸濠,為何要起兵反對朱厚照?好在王陽明手段夠犀利

朱宸濠瞬間能拉起10萬之衆的隊伍,這倒也讓朱厚照大吃一驚。畢竟明朝的王爺,自從朱棣奪權稱帝以後,就跟圈養在家裡的小豬一樣,除了會生孩子外,什麼都不能幹。

他們不能考科舉,不能出來工作,不能和當地官府打交道,甚至沒有皇帝允許不能離開自己的封地所在城。每年就知道伸手領錢,然後娶媳婦兒生娃,俨然和豬沒啥差別。

沒想到朱宸濠能拉起一支10萬的隊伍,朱厚照來了興趣,宣布禦駕親征。隻可惜朱厚照的隊伍還在半路上,捷報就已經傳來了:王陽明赤手空拳,在當地招募了一幫人把朱宸濠給滅了!人都已經送到南京候審了。

這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朱厚照完全沒反應過來。朱厚照甚至打趣地表示:要不把甯王放了,讓我再抓一次好不好?

不管怎麼說,朱宸濠最終被廢為庶人,不久後被誅殺,年僅45歲。而甯國自此也被撤銷,朱宸濠成了最後一代甯王。

第四代甯王朱宸濠,為何要起兵反對朱厚照?好在王陽明手段夠犀利

總結:甯王的後人,多數被保留了下來。

首先,身為朱宸濠的嫡系子孫,必然是既得利益者,是以朱宸濠被誅殺,他們自然也跑不掉。是以甯藩直系到這兒就算斷了。

其次,甯藩從朱元璋時期,一直到朱厚照時期,曆經了百年有餘,這期間衍生出若幹分支來。他們的下場,可就都不一樣了。

第一,宜春王朱拱樤、瑞昌王朱拱栟參與了甯王朱宸濠的叛亂,是以全部讓他們自盡。子孫都被發配到鳳陽城内圈禁。

第二,樂安王朱宸湔、弋陽王朱宸汭不僅沒有參與叛亂,反而主動表示與朱宸濠翻臉。即便是這樣,朱厚照還是削減了他們三分之二的工資。

是以說甯王系的直系算是徹底完了,可旁系卻活得不錯,并沒有被朱宸濠的叛亂影響多少,該回家生孩子,依舊回家生孩子,一點兒不耽誤事兒。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