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中将的兒子被打死,将軍說了一句話,沒有人敢動遺體

開國中将的兒子被打死,将軍說了一句話,沒有人敢動遺體

大家都知道,主席的兒子在北韓犧牲後,主席批示道:“把岸英的遺骨和成千上萬的志願軍烈士一樣,掩埋在北韓的土地上,不要為他舉行特殊的葬禮。”

是以,直到現在,岸英的遺骨仍然埋葬在北韓的志願軍烈士陵園。

開國中将的兒子被打死,将軍說了一句話,沒有人敢動遺體

其實,除了主席,還有不少人也都是有這樣的想法,比如今天要說的開國中将唐天際。

唐天際有4個孩子,其中,大兒子唐雙津最有出息,也最受唐天際器重,從普通戰士做起,做到了昆明軍區司令部參謀,前途不可限量。但不幸的是,1975年,唐雙津在一次執行任務時被敵軍打死,年僅26歲。

當時,唐天際已是71歲高齡,白發人送黑發人,這是刻骨銘心的痛,但唐天際卻非常平靜地說:“幹革命總會有犧牲,别人家的孩子能犧牲,我家的孩子也不能搞特殊。”

開國中将的兒子被打死,将軍說了一句話,沒有人敢動遺體

有人提議說,把唐雙津的遺體運回來,單獨安葬,但唐天際堅決反對,說:“他是為國家執行任務不幸犧牲了,沒有什麼可說的,理所應當,和其他犧牲的戰士一樣安置就行,不能搞特殊。”

就這樣,沒有人再敢動唐雙津的遺體,隻是把他安葬在雲南十四軍的烈士陵園,和戰友們相伴,沒有任何特殊照顧。

唐天際疼愛孩子們,但最怕他們作為高幹子弟,滋長驕傲情緒。是以,唐天際經常在家裡開家庭會,讓孩子們每人拿一個筆記本,記下自己的缺點,對自己做錯了哪件事進行自我批評。

唐天際經常對兒女們說:“不要想着你們父親是大幹部,就有占不完的便宜,你們凡事都要靠自己,要想從我這裡走後門,想都不要想!誰要是敢開這個口,我就把誰開除這個家!”

開國中将的兒子被打死,将軍說了一句話,沒有人敢動遺體

孩子上國小時,因為離家很遠,得坐公共汽車去,有時候沒趕上車,就得自己走回來。

有一次,下起了大雨,公共汽車擠滿了人,孩子們上不去,怎麼辦?别的孩子有不少都被父母派車接回去了,要說起來,唐天際的級别是所有父親裡面最高的,但直到天快黑了,孩子們也沒見父親的車來接他們。

沒辦法,幾個孩子隻好冒着大雨往回走,等終于走到家,已經非常晚了,每個人都成了落湯雞。最小的女兒唐雙和走不動,就由哥哥背着走,到了家都累得站不住了。

但是,唐天際看着他們,很欣慰地說:“你們走回來是對的,這才是革命者的後代,就是給我打電話,我也不會派車去接你們。”

唐天際不光自己不占國家的便宜,反而經常拿自己的錢倒貼。

有一次,越南軍事代表團訪華,由唐天際接待,并陪同越南的同志去滿洲裡視察。當時國家正處于困難時期,唐天際不想讓國家花錢,就拿出自己的工資300塊,讓秘書買水果、香煙,招待越南的同志。

開國中将的兒子被打死,将軍說了一句話,沒有人敢動遺體

(圖:左二為唐天際将軍)

秘書買回來之後,問商店要了一張發票,說這是公事,可以去會計那裡報帳。但唐天際接過發票,刷刷就給撕了,大家都驚呆了。

300塊錢,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何況唐天際家裡也不富裕,還有一家人靠着他的工資吃飯呢。

有人勸他:“國家是困難,但也不缺你這300塊錢啊,你家不比國家更困難?”

唐天際卻說:“你這賬算錯了,國家國家,先有國才有家,沒有新中國這個大家,哪有我們這一個個小家?每個人都為國家減輕一點負擔,國家的日子就會好過多了。”

1989年2月20日,唐天際将軍與世長辭,享年85歲。

臨終前,唐将軍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人生在世,靠前人生長撫養起來成人,為建立美好世界,為人類謀幸福。如果你不繼續和前人一樣,而隻是圖享受,不但與世人無益,而且對世人有害,既非人也,獸亦不如也。共産主義的人生觀,即創造美好的世界,為人類謀幸福的世界觀,而為這個人生觀而奮鬥,犧牲也是高尚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