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戰争爆發後,最先入朝參戰的部隊,是由第四野戰軍第13兵團組建的東北邊防軍,是第一批入朝參戰的部隊。如第38,第39,第40,第47,第42等王牌部隊都參加了抗美援朝戰役。而擔任各軍軍長的将領,也都是來自第四野戰軍的王牌悍将。如梁興初,吳信泉,溫玉成,曹裡懷,吳瑞林等虎将均是四野名将。還有志願軍空軍司令員劉震也是來自第四野戰軍的名将,志願軍參謀長解方,志願軍炮兵司令萬毅,空軍副司令員段蘇權,鐵道兵司令員賀晉年,以及後期入朝參戰的黃永勝,丁盛,包括,在東北戰場上起義的第五十軍軍長曾澤生等名将,都是來自第四野戰軍陣營的。
足以可見,在抗美援朝爆發後,第四野戰軍确實有許多名将都入朝參戰了。其實,除了以上這些名将外,還有三位來自第四野戰軍的名将,擔任志願軍副司令員職務。

講到志願軍司令員,大家都會想到彭老總,沒錯,也是他帶領志願軍,在戰場上擊退西方列強的進攻。也是近百年,自清王朝以來,第一個在軍事上擊退西方列國的進攻,掀開曆史的新一頁。而志願軍除了司令員以外,還有副司令員。最早被任命為副司令員的将領有三位,他們都是來自第四野戰軍的名将。
第一位是在志願軍大學營,協助彭老總發動五次戰役的鄧華将軍,就是志願軍副司令員之一,同時還兼任第13兵團司令員。相信大家都知道,鄧華将軍就是來自第四野戰軍的名将,在解放戰争中,他先後任第七縱隊司令員,第44軍軍長,第15兵團司令員等職務,指揮參與許多經典戰鬥,同時也立下了赫赫戰功。可能是鄧華将軍經曆的戰鬥較多,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讓他在軍事指揮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以至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成為彭老總軍事上的好幫手。正是因為,鄧華将軍得到了彭老總的欣賞,讓他成為志願軍将領中,第一個代替彭老總職務的志願軍副司令員。
第二位是志願軍後勤部司令洪學智将軍,同時也是志願軍副司令員。要知道,無論是冷兵器還是熱兵器時代,後勤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部門。古人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後勤對于戰争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崗位。是以,彭老總親自任命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負責志願軍後勤工作。要曉得,洪學智将軍,在解放戰争時期,并不是從事後勤從業人員。而是一位帶兵打仗的将軍,先後擔任第六縱隊司令員,第43軍軍長等職務,幹後勤還是在援朝戰争開始。
不過彭老總慧眼識英雄,從未幹過後勤的洪學智将軍。在後勤工作崗位上,是幹得有模有樣,既要躲避敵人的飛機轟炸,又要保證後勤物資準時運送到前線。在這方面洪學智将軍可謂是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避開敵人的轟炸機,建立起一條轟不斷,炸不爛的鋼鐵運輸線。
第三位是志願軍虎将韓先楚,他沒有具體的工作配置設定,但職務也是志願軍副司令員。具體的工作,應該是前線指揮員,屬于是那種,哪裡戰線吃緊,韓先楚将軍就往哪裡調,充當援朝戰場上的救火隊長。比如,在第二次戰役中,韓先楚将軍坐鎮38軍指揮,穿插到位,切斷敵軍的退路,為二次戰役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還有在抗美援朝第一前線,指揮志願軍部隊打到三八線,穩定戰局,為抗美援朝的結束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看樣子,志願軍三位副司令員都是來自第四野戰軍的名将。鄧華将軍在大學營指揮,洪學智将軍管理後勤,韓先楚将軍在前線指揮,三位将軍合在一起,可謂是最佳組合。當然了,後來第二野戰軍的名将陳赓,第三野戰軍的名将宋時輪也先後擔任過志願軍副司令員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