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時髦的上海小囡
卻在十歲那年迷上了
充滿傳統氣息的民間手藝
——捏面人

通過十幾年的努力
不僅成為非遺面塑第三代傳承人
甚至在一檔創業大賽中
憑借面塑教學項目奪得冠軍
斬獲百萬獎金
她就是“非遺媽媽”張書嘉
為了推廣面塑文化
張書嘉還創辦了書嘉手藝中心
用創意與創新拉近了
傳統文化和年輕人之間的距離
中國的虎年即将到來
張書嘉和同僚們
都在鼓勵身邊的孩子們
來參加一個中國生肖展
參展孩子大多為國小一、 二年級
甚至有的是學齡前兒童
抓住生肖和“吃”都是
獨特的中國文化這一特點
讓可愛的老虎周遊全中國
張書嘉希望通過上述方式
讓孩子們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
說起跟面塑結緣
還得追溯到張書嘉十歲的時候
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
當天父母答應她
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
喜歡的東西都可以買給她
當時,在上海城隍廟的豫園
張書嘉看到捏面人的表演
就被迷上了
她表示,什麼都不要
就要一個面人
而且在表演老師邊上
看了三個小時,而且看傻了
最終表演者成為了張書嘉的老師
老師說,從來沒有碰到一個小孩
會這麼癡迷喜歡捏面人
說起自己的恩師,張書嘉介紹
中國有“泥人張”、 “面人趙”
她的老師就是“面人趙”的小女兒
——趙鳳林老師
目前,張書嘉已成為
非遺面塑的第三代傳承人
而且是社會傳承
在傳承推廣面塑技藝的過程中
張書嘉逐漸感覺到
傳統的手藝
如果隻有傳而沒有創新
是無法延續下去的
于是她開始為面塑
尋找跨界創新的機會
設立了“非遺進社群”課程
大家一定很好奇
工作中沉穩幹練的張書嘉
在生活中會是個
什麼樣的媽媽呢?
在與兒子“小核桃”的相處中
張書嘉堅持做到“三個認真”
認真地陪伴孩子一起吃早餐、
認真地說再見、
以及可能的情況下
晚上在他睡前要陪伴他
然後認真地說晚安
在兒子“小核桃”的心目中
張書嘉是個很厲害的人
可以稱之為“萬能手”媽媽
孩子無論要什麼東西
媽媽都可以幫他捏一個
張書嘉非常感謝兒子的到來
希望能陪伴他一起認真地長大
在張書嘉看來
中國娃要懂中國文化
要會中國手藝
是以她選擇教授孩子捏面人
面塑對張書嘉媽媽來說
是一種陪伴
十歲時是她的愛好
十五歲時成為她的特長
二十歲時變成了她的夢想
二十八歲時
面塑成為了她一輩子的事業
她用“一面一塑”
燃起了非遺文化的“星星之火”
也點燃了更多孩子們
對面塑文化的熱愛之情
更多故事
坊友們可以關注
上視新聞綜合頻道每周一22:30
播出的《我的媽呀》
編輯 | 金瑩瑩
點分享
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