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毛主席評價陸遜: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劉備不是他的對手

【毛主席點評三國人物之陸遜】

陸遜是三國時期吳國的著名人物,他跟随孫權四十年,一生出将入相,為吳國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被贊為“社稷之臣”。

孫權評價他說:“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昔伊尹隆湯,呂尚翼周,内外之任,君實兼之。”

羅貫中也在《三國演義》中評價道:“坐帳談兵按六韬,安排香餌釣鲸鳌。三分自是多英俊,又顯江南陸遜高。”

毛主席評價陸遜: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劉備不是他的對手

陸遜從20歲就開始跟随孫權,但一直名聲不顯,在周瑜、魯肅、呂蒙相繼去世後,才接任大都督,是以很多人認為他是後起之秀。其實不是這樣的。

陸遜生于公元183年,比周瑜小8歲,比呂蒙小5歲,比諸葛亮更是隻小兩歲,都屬于同一代人,隻是因為周瑜、魯肅、呂蒙名聲太高,陸遜一直得不到發揮的機會,才顯得默默無聞。

直到荊州之戰,滅掉關羽,孫權才發現了陸遜的頂級才華,開始重用,陸遜也開始大放異彩,尤其是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讓陸遜的大名更加傳遍天下,陳壽在《三國志·吳書·陸遜傳》中寫道:“劉備天下稱雄,一世所憚,陸遜春秋方壯,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遜之謀略,又歎權之識才,是以濟大事也。”

毛主席一生熟讀三國,對陸遜的評價也比較多,對其非常贊賞,尤其是夷陵之戰,評價非常高。

毛主席評價陸遜: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劉備不是他的對手

在《中國革命戰争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毛主席寫道:“中國戰史中合此原則而取勝的執行個體是非常之多的,楚漢成臯大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吳蜀夷陵之戰、秦晉淝水之戰等等有名的大戰,都是雙方強弱不同,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因而戰勝的。”

可見,毛主席把陸遜指揮的夷陵之戰,與楚漢成臯大戰、新漢昆陽之戰、袁曹官渡之戰、吳魏赤壁之戰并列,都是曆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成功戰例。

對這次大戰,毛主席曾經批評劉備說:“三國時劉備不好,還是老頭子挂帥。他當然不是陸遜的對手。”又說:“最初陸遜是呂蒙手下的一個中級軍官,以後繼呂蒙當了統帥,陸遜知己知彼,很會打仗。”

毛主席評價陸遜: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劉備不是他的對手

1941年1月,發生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當時很多人強烈要求懲治國民黨反動派,給新四軍報仇。毛主席站在大局上做了分析,認為,目前的主要沖突還是抗日,其他都是次要沖突,還得維護抗日統一戰線,是以,他與大家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長談,說:“三國時期,荊州失守,蜀軍進攻東吳,被東吳将領陸遜火燒連營七百裡,打得大敗,其原因就在于劉備沒有處理好主要沖突與次要沖突的關系,在謀略中沒有抓住主要沖突。”

毛主席在讀《三國志·吳書·陸遜傳》時,讀得非常認真,也作了不少批注。

夷陵之戰前,陸遜對敵我雙方的實力進行了認真分析,他認為,蜀軍來犯,長途勞累,後勤補給困難,難以維持長久,是以,他決定采取以逸待勞的方針,拖垮蜀軍。

當時,很多将領不了解,堅決要求出戰,陸遜說:“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強對也。諸君并荷國恩,當相輯睦,共翦此虜,上報所受;而不相順,非所謂也。仆雖書生,受命主上。國家是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各任其事,豈複得辭!軍令有常,不可犯矣。”

毛主席評價陸遜: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劉備不是他的對手

毛主席看到此段後,批注道:“此司馬懿敵孔明之智也。”意思是說,陸遜此舉,跟司馬懿對付諸葛亮的招數一樣,有大智慧。

夷陵之戰取得勝利後,許多将領又産生了不同意見,認為應該乘勝追擊,一舉拿下劉備。但是,陸遜卻主張窮寇勿追,見好就收。

對于陸遜的這個做法,曆代史家多數是給予肯定的,比如清代學者何焯認為:“大勝之後,将驕卒惰,溯流仰攻,轉饋又難,一有失利,前功盡棄。”

毛主席在看到何焯的這段評價後,批注道:“何評有理。”

毛主席評價陸遜: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劉備不是他的對手

《三國志集解》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中,這樣記載夷陵之戰:“(陸遜)乃敕各持一把矛,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

對于這段描述,許多史學家都進行過評論,比如被稱為“江南四大儒”之一的錢振锽,評論說:“陸遜破先主,無他奇策,隻令軍士各持一把矛耳。意先主連營,皆伐山為之,故易火;若土石為之,遜其如之何?”

對錢振锽的這個評價,毛主席并不同意,批注道:“土石為之,亦不能久,糧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糧于敵,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接不暇,可以各個擊破。”

在這段批注旁邊,毛主席又作了補充:“孫權出動抵禦劉備的軍隊數量雖少,但由于具有卓越軍事才能的陸遜指揮有方,在對敵我雙方進行較為切合實際的分析和判斷的基礎上,采取了避其鋒銳、擊其怠惰的方針,誘敵深入,後發制人。以積極地防禦,尋找有利時機,變被動為主動,抓住和利用對方的弱點,一舉破敵,取得勝利。”

毛主席評價陸遜: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劉備不是他的對手

毛主席的這段分析,既有戰略高度,又有環境分析,也有雙方實力的現實考量,遠遠不是“大儒”錢振锽能比的。

在這段話中,毛主席也高度肯定了陸遜的軍事才能,認為是陸遜“指揮有方”,才是取得這場勝利的關鍵因素。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毛澤東讀史》《毛澤東讀書筆記解析》)

【毛主席點評三國人物】已發表文章——

毛主席評價孫權:孫權的用人之術,比曹操和劉備更勝一籌

毛主席如何評價周瑜?多次提起他,說他是年輕幹部的代表

毛主席評價諸葛亮:有三個欠缺,注定無法統一三國

開國将軍普遍文化不高,毛主席号召說:向這位三國名将學習

關羽不姓關?毛主席講了一個故事,其實是指關為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