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蔣介石的兄弟,蔣介石卻數次讓他背黑鍋,最後郁郁而終!

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在民國時期,黃郛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他早年追随孫中山,留學日本時又與蔣介石相識,再加上陳其美,三人成為結拜兄弟。

此後,黃郛相繼擔任過外交總長、教育總長、代理國務總理,還攝行總統職權,也算得上是民國一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了。

不過,對蔣介石來說,黃郛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給自己當“背鍋俠”。

他是蔣介石的兄弟,蔣介石卻數次讓他背黑鍋,最後郁郁而終!

1928年,蔣介石率兵北伐,但日本人為了阻止北伐,保護日本在華北的利益,策劃了著名的“濟南慘案”。

1928年5月初,日本人以保護僑民為由,悍然出兵,向濟南發起了攻擊,不但打死了濟南的數十名官員,還用大炮轟炸濟南城,老百姓死傷無數。

這個時候,蔣介石正帶兵北伐,無心與日本人開戰,也沒有能力與日本開戰,隻能與日本人談判。可是,全國人非常憤怒,不給個交代是不行的,蔣介石又不想背上“親日和談”的漢奸罵名,便将一切事務交給時任外交總長的黃郛處理。

黃郛臨危受命,與日本人展開了談判。但是,日本人太強勢,我方又沒有什麼底牌可打,隻能委曲求全,盡量滿足日本人的要求。但是老百姓不幹了,尤其是濟南的老百姓,紛紛走上街頭,要求嚴懲與日本談判者。

就這樣,蔣介石順利地把鍋甩給了黃郛,黃郛不但背上了漢奸的罵名,也被迫辭去了外交總長的職務。

他是蔣介石的兄弟,蔣介石卻數次讓他背黑鍋,最後郁郁而終!

這是黃郛第一次給蔣介石背黑鍋,5年後,又背了一次。

1933年,蔣介石正忙着圍剿紅軍,但是,日本人又開始蠢蠢欲動,已經越過了長城,直逼天津和北京,華北的形勢十分危急。

蔣介石不想停止圍剿紅軍的腳步,再說,憑當時中國的實力根本無法與日本人抗衡,于是,蔣介石又開始走與日本人和談這條路。

不過,蔣介石自己是不會出面的,就想起了賦閑在家的黃郛,讓他負責與日本人談判。

蔣介石為了安撫人心,在報紙發表講話,大講嚴懲日本人,維護中國的利益,但私底下卻在與黃郛的通電中表示,務必争取和平解決,隻要日本不提割讓東三省、不讓他們承認僞滿洲國,其他的一切條件都可答應,并賦予黃郛一切決定權。

黃郛面對危局,隻能苦苦支撐,日方卻步步緊逼,不斷敦促黃郛讓步,并将大炮運到了北京城外,如果黃郛不答應他們的條件,就要用大炮轟城。

黃郛隻能多方奔走,哪怕争取一點點權益,最後,與日本人簽訂了《唐沽協定》,日本人退出了華北,暫時解除了危機。

他是蔣介石的兄弟,蔣介石卻數次讓他背黑鍋,最後郁郁而終!

但是,綏東、察北、冀東被定為日軍自由出入地區,實際上是向日本敞開了華北的大門,再加上通航、通郵等讓步條件,一時間全國嘩然,紛紛要求嚴懲賣國賊。

因黃郛是《唐沽協定》的具體主持人,全國的焦點自然都聚集在了他的身上,再次給蔣介石這個“好兄弟”背了鍋。

事後,黃郛對《大公報》記者王芸生說:“這一年來的經過,一般人以為我黃某天生賤骨頭,甘心做賣國賊,盡做矮人;我并非不知道伸腰,但國家既需要我唱這出戲,隻得犧牲個人以為之。”字裡行間,都充滿了無奈。

1936年12月6日,黃郛郁郁而終,年僅56歲。

蔣介石對他有過評價,說:“其忍辱負重,誠有非常人所能堪者。自來志士仁人,臨湯火而不避者易,受疑謗而不辭者難,當其困心衡慮,不計毀譽,樽俎折沖,功同疆場。”

可見,蔣介石對這個“好兄弟”還是很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