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兒子撈金鐘》
富饒美麗的青島市郊區,有一個環境優雅鄰裡和諧的文明村莊。它座落在大沽河右岸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機關《即墨故城舊址》西約一公裡的地方。村名就叫大城西。
從前,該村東南角附近有一池塘,面積約兩千五百平方米,當地十裡八莊的人們都慣稱這裡為“城裡灣”。

據說,這城灣裡的故事還真不少!《十個兒子拉金鐘》就是其中之一。
話說康王城東遷登州篷萊之時,不警意間落下了一些殿堂寶貝,最有名氣的就是城門樓子裡的那口大金鐘了。 相傳,拆城時很多人都親眼目睹了金鐘飛入城裡灣的神奇,後經多次打撈未果,這事也就放下了。多年以後,一個美麗的傳說在當地民間一直流傳不息,“倘若誰家有福氣能生十個兒子,就能将金鐘從灣裡撈上來”,為此,許多官宦百姓都是慨歎莫及。
後來的後來,有一富戶,八子之後又得一男一女,彼人覺得自己福氣應該算是很可以的了。如是遐想,龍王爺爺才有九個兒子,自己還多得一女,我是不是可與龍王爺爺靠肩并齊了嗎?于是便打起了去撈傳說裡哪口金鐘的馊注意。 但是,人家都說必有十個兒子才行,怎麼辦呢?他自然而然想起了“一個女婿半個兒”那句俗語,為女兒找個婆家,十個兒子也就算是湊全了。 如此這般,十幾年以後的一個春上,他就請媒婆給女兒找了個婆家,女兒一過門女婿就算是自己的兒子了。
立夏過後,天氣逐漸變熱,這城裡灣裡的水溫也開始上升了不少。這位九兒一女之父請風水先生選了個黃道吉日,備齊香濁紙錢雞鴨魚肉等一宗祭品,擺放于池塘岸邊一張寬大的八仙桌上,招來兒子喊過女婿,一番禮儀過後,放上幾串炮竹,撈鐘序幕就算這樣拉了……。
池塘岸邊楊柳微搖,花草芬芳,彩蝶飛舞,熱鬧非凡。前來觀光的人們絡繹不絕從四面八方趕來,人山人海圍滿了整個池塘,真是“好一派北國風光” 。 九個兒子按序一字排開,女婿排在了最後面。他們使勁抓住繩索的一端,繩索的另一端掌握在其父手中。父親小心翼翼潛入水下,好一陣功夫,竟然真的摸到了那口沉匿了不知多少年了的大金鐘,他想自己的福氣實在是太大太大了,便仔仔細細的慢慢的摸着鐘鼻系好繩子,系了又系結了又結,感到萬無一失,才輕輕浮出水面。内心藏不住的喜悅寫滿了這位隻想發财漢子的整個臉旁。
………………
萬事具備隻待拉鐘。
“開……始”! 随着父親的指令,觀看的人群和拉鐘的一家父子都緊張了起來 ,全場一片肅靜,所有的人們及乎全部屏住了呼吸。大家都在全神貫注着那根粗長的繩子與池塘裡水面動态。
慢…點,慢…點,再慢……點!漸漸的,漸漸的,一米…,二米…,三米……。當繩子隻剩下最後一段的時候,眼看金鐘就要被拉出水面,人們的表情更加緊張起來。
岸邊一片沸騰。輕刻間,露着了…,露着…了,真的露着了……!
一口巨大的金鐘緩緩露出水面,陽光下閃出耀眼的光芒……。 哇…!哇…!……哇…!人們高喊着,嚷嚷着,羨慕着,贊美着,但更多的人們是在驚慌和焦急着。因為,金鐘的鼻子已被繩索那巨大的力量拖的掙開了大半個裂縫。緊張!緊張!十分緊張!着急!着急!萬分着急!所有在場的人們大家都在捏着一把汗。
緊急關頭更加緊急的當屬這位“偉大”的父親了,隻聽他大聲喊着,“您姐夫,你快使勁兒,眼看金鐘滴了鼻兒”。說時遲,那時快,話音剛落,金鐘身鼻兩分重新沉入池塘……。
再次成為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