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是在鄉下長大的,那時候總是和鄰居的小孩子一起漫山遍野地跑。春天在馬路邊采花玩過家家,夏天就在小河裡打水仗撿貝殼,秋天坐在田埂上扮武林大俠,冬天窩在床上把鋪蓋弄成龍椅演皇上。但牽絆我整個童年的是每年收谷完都少不了的活動——捉泥鳅!
收谷後,大人們都會把稻草紮成小人的樣子,讓他們密密麻麻地立在田裡放哨,這個時候隻要一下雨,小孩子就會一窩蜂地擁到田裡去捉泥鳅,田裡到處都是深淺不一的小縫,那縫裡,便是一條條靈活的泥鳅,男孩子負責捉,女孩子就提了個竹簍在後面等着裝。
泥鳅很狡猾,一旦覺察到人的動靜,它們便鑽進稀泥裡再也不出來。但我和我的小夥伴有的是辦法,總能尋找到他們活動過的蛛絲馬迹,将它們一網打盡。
天好熱,赤腳在水田裡漫步,也算是解暑。軟軟的稀泥經過長時間的浸泡,活像是踩在棉絮上行走,我們都像個蹒跚學步的孩子,身子搖晃似乎總也無法立定。踉踉跄跄地在水田裡慢走,時不時濺起水花,和着稀泥飛濺到身上、臉上。真像那個傍晚扛着犁頭從田裡回來的爺爺。
我忽然看到一條很大的泥鳅,隻見它冒出一個頭,向外吐着水泡。我沒有呼喚小夥伴,因為我們約定:誰捉到就是誰的!
我死死盯着它,輕輕向它靠近,同伴們沒有察覺。
眼看就要接近它了,我舉起雙手準備向它撲去,鼻子屏住了呼吸,心中暗下決心:我一定要逮住你!腳下突然踩空,陷在泥潭裡怎麼也拔不出來,我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腳是出來了,可是身子卻猛地失去平衡,一頭栽進泥田裡,瞬間成了泥人。
同伴們應聲回頭,霎時笑得人仰馬翻,有的幾乎都喘不過氣來,女孩子也捂着嘴巴咯咯地笑。
我頓時面紅耳赤,感覺失了面子,又不能在女孩子面前丢臉,于是叫道:“我——我故意的!試一下這水——涼不涼!”
他們笑得更歡了……
那些無法釋懷的生活,那些永載了我們最真的笑、最純的愛的歲月,那些讓我們淚流滿面的日子,那些一去已不複返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