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季踢球,不要做“容易受傷的男人”

冬季踢球,不要做“容易受傷的男人”

記者寒冰報道 繁忙的英超“冬季戰役”并未因創紀錄的新冠病毒大範圍隊内感染而選擇整輪推遲,而是為了轉播和比賽日收入堅持繼續進行。但除了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冬季進行高強度的足球比賽,本身就容易增加球員的受傷風險。英國皇家足病學院(The Royal College of Podiatry)的一份研究報告就顯示,相比擁有較長冬休期的其他歐洲聯賽,英超球員在冬季受傷的可能性更高。

皇家足病學院與著名足球資料機構OPTA聯合釋出的傷病分析顯示,英超在冬季場均受傷2.3人次,高于其他四大聯賽(場均1.94人次)。傳統的冬季密集賽程是英超球員受傷頻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本賽季英超在12月1日-1月24日的55天裡原本安排了12輪合計120場比賽,此外還有1輪足總杯和2輪聯賽杯。而同期意甲隻安排了9輪90場比賽,西甲和法甲都是7輪70場比賽,最少的德甲隻有7輪63場比賽,幾乎隻有英超的一半。

英超在冬季期間受傷人數占了四大聯賽的40%,其中又有21%是腿部受傷,大部分都是肌肉拉傷。而冬季受傷的英超球員,平均恢複時間為27.9天。

今年因12強賽導緻被壓縮在冬季完成的中超,23天裡安排了8輪64場比賽,與英超冬季戰役的強度相當。中超的冬季賽事已有山東泰山國腳吳興涵、北京國安的王剛和廣州隊的韋世豪先後受傷,其他球隊的傷員也是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各隊的表現。往年中超在12月幾乎都已結束,如何預防冬季踢球受傷,或在受傷後能得到專業的治療與康複,一直是歐洲運動醫學領域的焦點。

相比能夠得到高科技治療裝置、運動醫學新技術治療的頂級聯賽職業球員,大量的低級别聯賽球員和業餘足球愛好者,在冬季更要注意科學地熱身、運動和康複,了解一定的專業運動醫學知識,并定期咨詢運動醫學專家,以確定身體處于最佳運動狀态。

為此,記者特别采訪了運動康複治療師邢劍(康複醫學與理療學碩士),為廣大足球愛好者科普如何在冬季踢球時,避免不必要的受傷以及傷情發生時如何初步判斷傷情并作出緊急處理,最大限度減輕傷情,為之後更快更好地康複奠定基礎。

冬季踢球,不要做“容易受傷的男人”

邢劍治療師2011年至今一直供職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康複醫學科,擔任主管技師,2017年至今擔任中國康複醫學會作業治療專業委員會常委,長期緻力于康複醫學科普宣傳,是北醫三院康複醫學科官方微信平台(bysykfk2015)營運負責人。邢劍醫生也是足球愛好者,不僅經常觀看歐洲聯賽和中超,自己也喜歡踢球。以足球愛好者的另一重身份,他對于冬季足球運動損傷有更準确的判斷。

◆《足球》:冬季是足球運動損傷的高發期,對業餘愛好者而言,一般哪些傷病比較常見?

邢劍:冬季進行足球運動,尤其是在氣溫比較寒冷的北方,肌肉拉傷類損傷相對更常見。比較容易拉傷的肌群包括:大腿後側(也就是我們在體育新聞中經常見到的腘繩肌),大腿内側(内收肌群),大腿前側(股四頭肌群),小腿後側肌群(小腿三頭肌),另外也不能忽視跟腱拉傷或者撕裂。而在南方,因為天氣潮濕陰冷,雖然絕對氣溫比較高,但體感溫度低,踢球前如果沒有做好足夠的熱身,比賽間歇時沒有做好保暖,也是非常容易導緻肌肉拉傷的。

◆冬季進行足球運動,應該在運動前注意哪些事項,又有哪些足球愛好者常見的運動健康方面的認知誤區?

冬季氣溫偏低,進行足球運動前首先應該注意保暖。而且保暖要做到“由内到外全覆寫”,衣服選擇要兼顧貼身、有彈性、保暖和透氣功能。各種運動品牌的專業運動型緊身衣、褲是必備的“内裝備”,保暖同時又不失靈活性。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踢球活動前充分熱身。冬季氣溫偏低,熱身活動一定要充分,可以先從慢跑開始,然後做一些前踢腿,後踢腿,繞胯等動态牽伸動作。接着可以進行頻率快一些的高擡腿,小步跑,開合跳等動作提高心率,再進行2-3組15-20米的沖刺,最後才是持球熱身的階段。整個熱身時間應該在30-40分鐘比較合适。足球愛好者千萬不要來到球場就立刻開始持球活動,或者草草熱身敷衍了事。

◆肌肉拉傷是較為常見的運動損傷,球迷們熟悉的腘繩肌、内收肌等拉傷占肌肉拉傷的絕大多數。造成肌肉拉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首先熱身不充分就是大部分肌肉拉傷的直接原因之一,在業餘足球界尤其普遍。足球運動因場上進攻防守形勢變化複雜,瞬間啟動加速,急停,變向,退步防守過程中,都需要肌肉在縮短和拉伸過程中快速轉化。如果熱身不充分,神經肌肉系統激活不夠就會在做動作時跟不上節奏,造成損傷。

其次,肌肉力量本身不足也容易導緻拉傷。比如大腿前後肌肉力量不平衡,一般大腿後側力量要占到大腿前側力量的60-70%,如果低于這個數值,大腿前後力量不平衡就很容易發生損傷,是以平時要注意加強大腿後側肌肉群練習。另外不要忽視核心肌群的力量控制訓練,像各種難度的平闆支撐動作都可以适當練習,可以幫助球員更好地控制身體動作姿态。最後還要注意體能的問題,冬季氣溫低,熱量消耗明顯高于往常。比賽間歇要注意補充能量,比如少量進食香蕉,巧克力以及運動飲料等。

◆普通足球愛好者,如何在受傷後自我判斷肌肉拉傷的情況?有哪些典型的受傷表現?沒有專業醫生情況下,足球愛好者怎樣可以在受傷後減少傷情惡化,或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肌肉拉傷還是相對比較容易快速判斷,因為一般拉傷發生後會有局部疼痛,尤其發力時更為明顯,是以活動會受到影響。為避免加重傷情,應該停止運動,觀察傷情。如果出血明顯,局部會有按壓疼,在局部觸摸有凹陷或明顯隆起,表明肌肉組織不連續,發生了斷裂。這樣傷情就比較重,要立刻停止活動。傷者要對疼痛的部位給予局部加壓包紮,同時進行冰敷,并及時前往專業的醫院,做進一步處理。

◆肌肉拉傷後,從治療到運動康複大緻需多長時間?治療期間是否需要藥物、靜養和運動康複多種手段共同促進肌體恢複?

一般肌肉拉傷後,具體康複時間要結合傷情綜合判斷。如果拉傷後還能接近正常行走,隻是用力時有輕度疼痛,基本屬于輕度拉傷,一般3-4天,或一周左右即可恢複。如果走路影響很大,時間可能就要更長一些,短則3-4周,長則2-3個月或更長時間都有可能。肌肉組織拉傷要比肌肉肌腱結合部或者肌腱拉傷恢複時間要短,因為後者血供較差,組織修複所需時間要慢很多。

◆運動康複過程的複健練習,哪些是必須要注意的細節?或者說是普遍存在的康複訓練認知誤區?

肌肉拉傷恢複過程中不能心急,恢複時間要充足。千萬不要“腳癢“,過早回歸賽場二次損傷比例很高,得不償失。這方面,相信熟悉五大聯賽的球迷們,已經了解過不少球星急于複出,導緻傷情反複的報道。通常職業球員在賽季内反複出現相同位置的肌肉拉傷,相當大的可能就是康複時間不足。

◆足球運動中,針對肌肉拉傷的可能性,應盡量避免哪些技術動作,或者減少技術動作的頻率和幅度?

其實業餘愛好者平時踢球,更多是鍛煉身體為主,是以在對抗比較激烈的“刀山球”,“1/2球”,與對手身體量級相差較多等情況下,要适當收一收動作,不要直接拼身體,做好自我保護。另外冬季在球場上更要注意無球跑動,一是戰術需要,二是使身體處于“熱車”狀态,避免突然啟動反應不及造成肌肉拉傷。

◆冬季進行足球運動時,賽後應該注意哪些細節?賽後放松動作是否與其他季節有所不同?

冬季比賽間歇或結束,第一時間要注意保暖,比賽中的“高溫”狀态會因停止運動而驟降。較大的溫度變化會引發疾病,比如感冒。其次要注意放松,5-10分鐘簡單拉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疲勞,加速身體恢複,不能比賽結束直接“收工”,就開始飯局宵夜“交流感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