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與邪、善與惡,每一個人突然間的念頭都會影響着行為……
法律,是一個永存于民心的制度;是社會安定的重要因素;是人們用來保護自己的武器;更是監督我們的一舉一動的準則。不管你是誰,一個不文明的動作,一句不文明的語言,一次沖動的舉動,都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以前提到法律,這一名詞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太模糊了,每每提起它,我們可能就會不屑一顧地想:法律,離我遠着呢,關我什麼事。其實,法律就在我們身邊。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事例:杜某十四歲,成績一直很好,還擔任班幹部。他在暑假的一天,與同學玩時認識了在社會上混的一夥人,他見他們才比自己大兩三歲,但卻比自己活的潇灑得多:出手大方,每天都玩的很開心,還不用顧慮花錢的多少,便很是羨慕。于是他經常跟着他們到網吧、遊戲室等地方玩。但是出去玩必須要有錢,他口袋中的錢很快就用完了,怎麼辦呢?突然一個邪惡的念頭在他腦海中産生了:到一個他認為有錢的同學家去搶錢。經過再三謀劃,一天杜他趁同學的父母上班、同學一人在家之時闖入同學家實施搶劫,同學進行反抗,他不但沒有醒悟反而将該同學打成了重傷。事後,他本以為搶這麼一點錢不要緊的,但沒想到公安機關很快就找到了他,将他抓獲歸案。
到了9月1号,杜某坐在看守所裡悔恨交加,他痛哭道:“今天是開學的日子,我多麼想背着書包去上學呀,當時我隻是想到要弄到錢,卻沒想到我的行為是犯法的,我後悔呀。”但是法律是無情的,誰觸犯了它就要受到處罰。
其實,犯錯沒什麼,隻是,誰都不可以去觸碰到那道底線,都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隻是,我們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都要學會三思而行,哪怕,現在的我們還年少。
生活中的一切将來都會是我們來承擔。而年少不是借口,現在的我們,有思想,有行為能力,那麼,我們就應該為我們所做的一切付出相應的代價。
現在我們很多同學一提起法律,就會産生一種神秘、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紀律一樣,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規範着我們的行為舉止。正是因為由于這些規矩的存在,我們這個社會才會變得有條有理,穩定;正是因為由于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了應有的保障……是以說,我們應該感謝法律帶給我們的一切。
讓我們知法,懂法,守法,千萬不能目無王法,似法律為一紙空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聞而不感。更是要通過自身的努力,遵紀守法,成為一個“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