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提示米拉(榴蓮蜂蜜)1生物學特性2營養成分和用途

提示米拉(榴蓮蜂蜜)1生物學特性2營養成分和用途

穗米拉是一種新型的熱帶果樹,俗稱榴蓮蜂蜜,又稱雪碧、小鳳梨蜂蜜,為山光鳳梨是熱帶常綠果樹,原産于馬來半島,現在馬來半島和泰國南部分布廣泛,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婆羅洲、蘇拉威西等地區也種植。尖頭蜜蜀與鳳梨蜜密切相關,樹果結構與鳳梨蜜相似,但其果實比較小,味道比鳳梨蜜更濃郁,在市場上更受歡迎。去皮的葡萄柚大小的尖尖蜜鳳梨蜂蜜,隻見金黃色的果實大與小緊密相連,散發着熱帶水果的獨特香氣。尖尖蜜鳳梨蜜不僅聞起來像榴蓮,吃起來又軟又甜,入口是瞬間的。在東南亞,大多數消費者認為,犀利蜂蜜的味道比鳳梨蜂蜜好,易吃,值得熱帶新興果樹的發展。

<h1類"pgc-h-arrow-right">1的生物學性質</h1>

1.1 植物學形狀

常綠樹為常綠樹,高10~20米,樹體含乳白色汁液,樹皮濃稠。植物形态與鳳梨蜂蜜相似,不同之處在于樹枝,葉子,花莖和軀幹都是3至4毫米長的棕色硬毛。葉為互生,卵形倒置,長12~27厘米,寬6~10厘米,基楔形,葉尾尖,葉面黃綠色至深綠色,葉脈長毛。幼芽被包裹在腳趾中,腳趾上覆寫着棕色的毛發,内部光滑無毛,早早落下,在樹枝上留下葉痕。

花序在樹幹或枝條上,夾在葉子之間,長圓形杆狀,雌花序長4.5~7.2厘米,寬1.5~2.4厘米,雄花序長6~7.6厘米,寬1.0~1.6厘米,雌花序梗比雄花梗梗粗,花序莖黃綠色,濃密的棕色硬毛。

果實長橢圓形,直徑23~46厘米,水準直徑9~16厘米,單果重2~4公斤,比鳳梨蜂蜜輕,果皮和鳳梨蜜尖硬,去皮黃綠色,成熟黃褐色接近棕色。成熟的水果幾乎沒有膠水,果皮和果肉容易分離,去皮可以使水果在果實心上留下一串,易于食用,果實呈黃色至深黃色,香味濃郁,質地介于鳳梨蜂蜜幹燥和濕潤之間。種子形狀各異,圓形,腎形,長橢圓形或不規則,長2.5~3.3厘米,寬2.1~2.5厘米,可煮熟食用。

提示米拉(榴蓮蜂蜜)1生物學特性2營養成分和用途

1.2 成長環境和等待期

穗莽經長期栽培,人選養殖肉質濃郁、風味型,在原産地,真苗5年左右即可開花,不需要特殊管理。與鳳梨蜜一樣,尖尖的蜂蜜是典型的熱帶果樹,環境溫度高濕,海拔不到1000米,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長發育最好,耐寒性比鳳梨蜂蜜弱,溫度低于5°C,細嫩幹燥,老葉黃,落葉。據介紹,廣西引進的犀利米拉曾在當地氣溫較低的時候受到寒冷幹燥。

海南萬甯興隆地區的氣候與齊米拉地區氣候相似,是一個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典型的熱帶特征和優越的光熱資源,無霜寒,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4°C,極端低溫8.0~9.0°C,年降雨量2131.4毫米,水資源豐富, 土壤為黃磚紅土。每年1~2月,銳米拉開始從樹幹産生大量的幼枝,2~3月在主枝上和樹幹上的枝上開始開花,9~10月果實成熟,果實發育期為160~180天。有些年份有兩種水果,第二種果實從7月到8月開花,果實從12月到1月成熟。真正的幼苗或花蕾一般4~6開始開花結果,成樹果實60~200株。同一株果實的大小存在差異,在雌花序中受精花數多,果實形狀正而大,果實100~200個,果實長達46厘米,寬約16厘米;

在海南瓊海,開花高峰期主要在3-4月,果實在7月中下旬開始成熟,8-9月進入成熟高峰期,果實發育期約130天。等待期比Wanning的Tira早一個月左右。

提示米拉(榴蓮蜂蜜)1生物學特性2營養成分和用途

< h1級"pgc-h-arrow-right">2種營養成分和用途</h1>

成熟的果肉香脆的蜂蜜拉力甜美芳香,營養豐富,可溶性固含量25%,總糖38.6%,澱粉1.26%,每100克果肉含有維生素C3.83克,風味優于鳳梨蜂蜜。烤或煮熟的種子是可食用的,味道像栗子,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未成熟的果皮可以煮沸湯,是美味的菜肴。同時,鋒利的米拉木密集,經久耐用,是建築和家具的好材料。

提示米拉(榴蓮蜂蜜)1生物學特性2營養成分和用途

引用

(1)吳剛、楊鳳春、于林等,引進千米拉在海南興隆引進栽培的先報。南方果樹, 2010, 39(5) 60-61.

(2)陶廷岩、範紅軒、王淑旺等,新品種的犀利米拉"衆多不同1号"的選型和栽培工藝要點。南方果樹, 2017 (3): 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