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樣不被坑 關于ERP“二次開發”那些事

ERP廠商經常會有這樣的抱怨:起初的幾個月進行項目分析和讨論,使用者也認可了,ERP系統做出後,結果這時候客戶要進行“二次開發”…然後事情就變得複雜跟原先預期距離拉遠,最後導緻“變質”..

對于企業的資訊化系統來說,其實軟體方面來說真需要二次開發才會合适。那麼如何挖掘出這部分軟體的潛力讓企業拿到實惠在開發中?

企業應選擇通用還是實際?

試問有哪個企業願巨額投入開發?例如處理文檔、表格、财務等方面,很多成型軟體在這個市場中,是以在選擇上,優先注重的會是适合通用系統。

許多的資訊化軟體隻為滿足國家層面的要求,針對企業實際來說,通用方面功能滿足了,其實還會需要ERP系統提供企業内部的管理資訊。按照行業、子產品開發的ERP系統,最初會按照一定參數來設定,但根據企業的發展規模、周期等因素差異導緻除通用功能外還會有二次要求,是以還需适當調整。

企業本身特點該不該強調?

企業在做二次開發的時候,其實軟體中管理流程已經是經過千錘百煉的提煉,是以沒有必要太多的強調自身特點。而許多企業刻意去強調的是源于本身的不合理的業務流程或者優化和重組。這不應該去建立在對軟體的修改開發上。不能讓軟體去适應流程。

不要修改核心的代碼是軟體自身體系的基本原則。企業的需求不能被滿足,就要從ERP中導出資料再導入系統。盡量以小的改動去滿足需求也是為之後的更新做打算。二次開發應該在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因為可以充分的利用現有的資料庫條件以及将資料的價值最大化。

擴大資料使用範圍是指将ERP系統中的資料有計劃地通過公司自行開發的系統提供給其他不使用ERP系統的人員,擴大共享範圍。 從工程角度來說,這是一個複雜的大型工程,開發者應該保持絕對的原則并且對項目要保證可控性。是以,二次開發中,修改不宜多。

技術人員需要多專業?

從事二次開發的人員既要熟悉軟體的功能和相應資料庫中表的結構,又要充分了解使用者的特殊業務流程,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和工作的,甚至可能會使項目延期;再者,改動軟體後還可能出現系統的不穩定,影響版本更新。

如果必須進行二次開發,則應盡量使得二次開發做出的功能子產品獨立于原來的ERP系統。這樣,當ERP系統版本更新時,二次開發出來的子產品無需修改或者隻需較少的修改就可以應用于高版本的ERP系統。

結語

對ERP項目進行二次開發應被視為“一把手工程”,需要企業上司給予足夠重視,并且也需要軟體提供商以及相關的企業内部人員給予足夠的重視。隻有這3方面的力量都重視了,管控嚴了,項目才能按期并保質保量地傳遞。

本文出處:暢享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暢享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vsharing.com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