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川台文化産業走向融合發展

川台文化産業走向融合發展

圖為與會嘉賓在内江歐豪年藝術館參觀。 (四川省台辦供圖)

内江與台灣相隔萬水千山,卻因國畫大師張大千結下深厚情緣。近日,以“傳承大千藝術 共創文化繁榮”為主題的海峽兩岸大千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在四川省内江市舉行。120餘名兩岸藝文界和文旅文創界代表人士齊聚一堂,圍繞弘揚大千文化、賦能城市發展等話題展開讨論,為加快大千文化特色資源的挖掘與開發獻計獻策,持續推動兩岸文化産業融合發展。

内江是張大千先生的故鄉。近年來,内江把大千文化藝術融入城市建設,打造了大千園、張大千紀念館、張大千美術館等景區景點,并開發大千系列文創産品,形成大千文化旅遊品牌,營造出濃厚的大千文化氛圍。不少台胞抓住機遇,将台灣“文創+旅遊”的發展經驗和模式帶到大千故裡,為打造内江大千文化品牌貢獻力量。

台商莫程富是台灣知名文創社群“妖怪村”的“操盤手”之一,在他看來,内江可以參考歐洲莫紮特小鎮“品厚重、俏營銷”的模式,将大千文化進行全域品牌打造。“他們用莫紮特帶動一座文旅小鎮,我們就用一個藝術家——張大千帶動城市發展。”莫程富建議,大千文化的展現不能單一聚焦書畫,而是要以數字化營銷的方式面向更多閱聽人,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由青年群體帶動産業發展,賦能産業關聯。

作為“川台文旅交流合作帶頭人”,第三次參加兩岸大千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的台胞謝柏園十分關注大千文化與内江城市發展的融合。“除了做大大千文化産業規模,更要加大人才引進。”交流會上,謝柏園多次提到“青年力量”的重要性,他希望内江大力招引具備國際性資源、擅長文化産業經營和規劃工作的人才,組建專業團隊,積極為内江引入其他優秀文化資源,同時帶動大千文化及其他内江文化走向國際。“此外,要充分利用糖、夏布、鑄造産業基礎優勢,突出内江特色,推動發展現代化文化産業,讓更多年輕人參與其中。”他表示。

活動期間,與會嘉賓還前往四川省對台交流基地——内江歐豪年藝術館,一睹台灣著名畫家歐豪年先生捐贈的包括張大千畫作在内的百餘幅極具藝術價值的書畫真迹,感悟畫作背後蘊藏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和人文精神。

“大千先生生于四川,老于台灣,而我是從台灣而來旅居成都的書畫後輩。”在川台灣青年書畫家蕭琬融表示,大千先生作為海峽兩岸藝術界共同敬仰的大師級人物,是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紐帶。“希望能以此為契機,通過大千先生這塊閃閃發光的招牌,持續促進川台兩地深度交流與合作。”蕭琬融說。

據介紹,海峽兩岸大千文化藝術交流活動自2013年起已成功舉辦七屆,成為促進川台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活動,發揮了弘揚大千文化、增進同胞交流、促進心靈契合的作用,有力促進了内江與台灣經濟文化融合發展。截至目前,内江台商工業園和64個台資項目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累計投資突破65億元,涉及文化創意、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

“2021年兩岸經貿合作再創新高,讓在大陸發展的台商更有信心。”全國台企聯常務副會長、重慶市台協會會長李文勳表示,内江作為大千故裡,又處于成渝雙城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在台胞中有較高知名度和關注度。“我們目前正計劃在内江建設一個500畝的廠房,希望能為更多想來内江落地發展的台商提供一個優質平台。”李文勳說。

繼續閱讀